◎乐志云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运用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培养情感和意志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布置,对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意义重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作业布置应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的特点,在作业中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动态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谐教学,教学相长。下面本人从时间的角度把作业分为三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外复习作业,具体阐述如下:
课前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通读教材等方式,对新课进行预习。布置预习作业时,应精心设计,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作业,比如问题式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自己设计问题,通过查找问题来达到初步了解课堂知识的目的。
课堂教学导入性练习作业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除了要求学生回答预先设置的一些问题外,应鼓励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值得注意的是,预习作业的评价不存在对与错,只是对学生是否完成作业、是否真实、搜集资料是否尽力、提问是否有深度等等进行常识性评价,所以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作业形式。形成乐中学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课堂活动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设计的作业。教师应该摈弃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组织辩论、分析漫画、设计广告、写社会调查、小品表演等等。在师生互动中,在学生探索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分析、研究获得课堂作业答案,让他们体验到探究学习的成就感;还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巩固型作业常常是在一节课上完后才在最后的环节中布置课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比如:提问,做习题等等,将作业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达到边学边领会边巩固。在课堂作业中尝试布置一些社会实践题目,要求学生就某一热点问题或学生关心的话题进行思考和应答。这样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觉道德与法治就在自己的身边,变抽象为形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的尝试这样形式活泼的作业,学生在活动中既动了脑又动了手,激发了学习的激情,也达到了愉快学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课外复习作业,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分析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对于帮助学生消化知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及时性复习作业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利用教学资料上的作业或教师自己设计的作业,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系统复习性作业是根据知识间的连贯性、系统性地进行单元或章节性的练习,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分层复习性作业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分层布置,可以从作业的难易度、作业量的多少加以区别对待。开放性复习作业,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作业可以通过撰写政治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来呈现。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充满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