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华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各行各业之中,初中历史教学也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便捷性和先进性,以及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样化的功能,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面授式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环节,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所学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前人的行为和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必要的联系,因此历史课往往变成了单纯回忆历史、记忆历史的枯燥过程,虽然有些历史情节也比较吸引人,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逐渐消磨殆尽,学习的参与度也会随之逐渐降低。想要改变这一不良教学局面,实现历史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着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重拾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获得应有的成效。
现代信息技术包含着音频、图像、文字等不同的元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历史现象还原再现,并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学习《虎门销烟》这一历史情节时,教师可以先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制作,在画面上加入类似弹幕的说明和文字[1]。在课前将制作好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深刻体会到外国列强是如何使用鸦片来毒害中国人民、攫取中国财富的历史事实。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历史教学就会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的迎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给学生以较为真实的视听感受,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保证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心理学家陈鹤琴进行试验分析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11%的外界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取的,83%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这充分说明了有效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是增强听觉和视觉的比重。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历史事件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屏幕上,来刺激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陶冶其情操,并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讲授“开辟新航路”相关历史知识时,学生极易将哥伦布、迪亚士、麦哲伦和达伽马等知识点混淆记错[2]。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教师可以使用动画效果呈现开辟新航路的路线和过程,通过分别演示和对比演示的方式,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即清晰醒目又生动形象,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掌握这些容易出错混淆的地方,提升了学习效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产生的重要变化就是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转变了以往以机械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以自主探究为主、诱导启发为辅的教学模式,更加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不断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拓展教学渠道,比如网上参观。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浩如烟海,初中历史教材中仅仅是涉及了很少一部分,而网络上的资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集体浏览名胜古迹、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等,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3]。通过网络参观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书中难以呈现的历史原貌,而且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认知。浏览参观之后,再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便捷的互动功能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你如建立微信群、博客、论坛等[4]。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话题点或者知识点在各大平台上自由发表观点、交流互动、畅所欲言。这样既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还照顾了那些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使其也能找到存在感并提升自己的学习信心。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固有的形象性、生动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调动学生各个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中,摆脱了以往那种只是照着课本死记硬背的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学生的身心,使其能够在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记忆知识,使学生不再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减轻了学生的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深记忆,提升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此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必然要求。教师在实际运用中,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保证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