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玲
1.沟通过于片面 沟通的主要内容一般都是沟通双方所最为关心的问题。但就实际的沟通状况来看,虽然家长和班主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但是家长向班主任询问最多的,班主任向家长反馈最多的依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及在校表现情况。并且这样的状况并不在少数,严重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沟通过于片面。
并且,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也对学生过分“保护”,常常怕孩子受不了批评,避重就轻,以夸赞为主,学生存在的问题却得不到反馈。
2.沟通形式过于单一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大多是通过家长会的方式来进行的,大体流程表现为先由校领导对一定阶段的学校工作做汇报,再由各班班主任总结本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并对学生的假期生活应如何安排提出建议。但整场会议中,有很多家长并没有认真倾听这些内容,而且家长只是扮演被动者的角色,鲜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除此之外,微信群沟通,是在平时被最常使用的沟通方式。但微信群主要面对的也是家长群体。内容主要为班主任发送的学校重要通知、班级开展的活动、学生情况的双向反馈等。缺少班主任与家长的单独沟通,不能很好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沟通的效果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且班主任和家长运用微信群往往是以反映问题为主、以沟通为辅。
电话沟通,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联系方式。由于沟通双方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电话沟通成为了班主任和家长最为青睐的方式。但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当学生在校出现犯了错误、老师布置的任务孩子没有向家长转达清楚的情况下双方才会进行简短沟通。
总体来看,沟通的方式还是较为单一,面对面的沟通形式还存在较大欠缺。
3.沟通次数少,时间短 调查发现,大多数伴奏人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次数基本上每学期在1-4次左右,够哦太难时间均不超过十分钟。虽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家校沟通有正确的认识,但没有真正将意识转换成行动。总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在“等”班主任与自己联系。而班主任要面对的是整个班集体几十名名家长,在这样比例不平衡的情况下,就导致沟通次次数少的问题出现。
1.重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主任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第三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使学生通过所学、所想、所感能对周边事物产生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可以是感知到父母对自己付出后的感恩,可以是帮助别人后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还可以是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班主任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力军,可在每次的班会上、放学前的总结时等任何场合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渲染。家长要配合班主任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学习习惯、读书习惯、卫生习惯等。有了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进而可以提高成绩及其他方面的行为表现。
2.丰富沟通形式
(1)召开“花式家长会”。家长会,是最为常见的、也是班主任和家长比较认可的沟通方式。家长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家长和老师搭建一个可以互相传递信息、交流经验,为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而建言献策的平台。所谓花式家长会,即使家长会不局限于常规固定的形式,可从开办形式、开办主题等不同角度有所创新,采取多种形式进形。
从召开形式上来说,可分层分组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可根据一定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每一层级的学生为相同类型,或他们身上存在同一问题。再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时间分别与每组学生家长召开小型的家长会。这样类型的家长会,可以解决小学班级人数多的问题。将小部分家长聚集在一起,且会议内容更明确,不仅能够形成融洽的沟通氛围,班主任还能够有机会与每位家长深入交流,大家共同商讨的问题解决对策也更容易被家长接受。此外,还可举办网络家长会。班主任和家长可利用闲暇时间通过网络视频平台聚集在一起,就常规问题或需大家共同决策的事情互相交流。其优点在于召开形式新颖、便捷,减少家长与班主任面对面的紧张感,有助于真实想法的表达。
(2)适时进行家访。家访或许会给班主任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但却是一种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家访能够使班主任结合家庭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家访能够使家长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和对孩子的关爱,家长会更愿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家访还容易使学生改变平时对班主任敬畏的态度而真情流露,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学生们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平稳的情况下,可以不去家访。但当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是心里活动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时,班主任最好是能抽出时间及时对该生进行一次家访,到学生家里去看一看是家庭因素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了学生的变化。很多时候,一次有意义的家访对学生及家长的影响会是巨大的。
3.追求沟通氛围的“恰到好处”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要适时。即需瞅准时机,把握火候,抓住最佳的沟通时机。有的沟通需要在不好的苗头刚刚出现时就立马进行并及时商讨解决对策,以便防患于未然。这就使得班主任和家长要善于观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变化。还有的体现在学生身上的问题短期看来不会产生太大消极影响,沟通双方可先观察一段时间,待时机成熟再作出应对措施。但这个时机也是因人、因事而异。
其次,班主任还应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沟通氛围。请家长到校沟通时,要考虑家长的个人因素,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和地点,尽可能达到最佳效果;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使家长和班主任都能够理性沟通,不带有任何情绪。班主任亲近家长,真诚对待家长,家长才会没有距离感便更容易敞开心扉。
结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要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必须要家校联合,加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这样才能够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