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艳
引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记忆知识,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在这样枯燥的学习环境下,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不良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应该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比如高中化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让他们逐渐形成化学核心概念和结构化知识,构建起科学的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进步。
化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不但要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还要深入认识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探究化学的精髓,从而以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问题,运用化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厚,对问题也会分析的更加透彻,逐渐形成独特的化学智慧,实现化学学习能力的巨大飞跃[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融合性的原则,通过采取化学实验这种最根本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知识,实现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增长能力。
1.了解化学发展史,培养科学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师首先就是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具体可以采取介绍化学发展史的手段,让学生明确在学习这门学科时,一定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化学世界的魅力,这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例如在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率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介绍元素周期的发展历史“德国化学家贝莱纳首先发现元素的周期性质,它通过分析归纳一些相近的元素性质,逐渐得出五种三素组,即LiNa K、Ca Sr Ba、P As Sb、SSe Te、Cl Br I,之后德国的迈克教授又将其发展为了六种元素物质,最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系统地提出了元素周期表,深入挖掘的各元素的性质,促进化学学科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学生就会了解到化学知识是无数科学家辛苦研究的成果,逐渐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态度。
2.加强实验教学,认识化学本质 高中化学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比如可以把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食盐、醋、糖等调味料的使用等,或者也可以引用一些化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例如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价值等等。教师要特别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他们的学习热情将会大幅度提高,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也培养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严谨的、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2]。例如“物质的量”是一个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的开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切实地掌握;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思维的基本方式,在细致观察一些化学现象之后,学会从分子、离子等微观角度进行解释,进而借助化学符号来探究物质变化的内涵及规律,真正地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
3.创设问题情景,培养思维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还应该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师要提供给他们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比如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创设的情景应该具备真实性、开放性、可接受性等特征,让学生的回答展现出自身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等,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针对性的问题,开展分层教学,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就会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知识和思考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去调整和改善。对于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为什么、怎么办的关联性,也要具有思路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应用交流讨论、质疑追问、实验证明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进行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各种化学知识,还应该熟悉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且在价值观及情感态度上获得全面提升,学习不再是以应对考试的为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科学态度将会逐渐形成发展,这将让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