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

2018-04-04 09:28何祥华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

何祥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变得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现阶段,高校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建立了开放的计算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旨在培养一批创新型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从而为这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现如今,在各行各业当中已经深入地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各个行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并且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学校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多合格的创新型的计算机人才,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计算机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的发展。

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以及培养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还处于重视精英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当中,这无疑阻碍了我国对于计算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

针对教学目标而言,在计算机教学中,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设置的教学目标是以群体本位为基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式。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从而使得教学形式没有得到创新,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提不起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教学内容而言,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实际教学时,都是重视理论知识,只是将实践教学作为辅助内容进行教学的,这就导致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缺乏创新,从而一直沿袭以专业基础理论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最终,使得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不能掌握和洞察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与知识,知识面比较狭窄,从而缺乏创新灵感。

针对教学方式而言,主要体现在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强制性的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方式,最终会减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性以及创新能力,从而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教学评价而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参考的标准永远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于对学生进行的都是统一的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出现很多的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培养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在對计算机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就要求学校在重视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拥有新技术、新知识等创新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除此之外,培养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还应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具有明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的产品以及应用。同时,这些计算机人才还应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心以及贡献社会的责任心,即价值观的取向要正确。因此,在确立当今社会培养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满足知识、技能以及创新方面的要求,即具有渊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以及方法,还应具有优良的科学探索以及创新精神,拥有良好的计算机实践技术,创新能力和意识比较突出,从而能够在计算机的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三、计算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树立兴趣型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理念

要想让学生成为计算机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就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而此兴趣是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机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的。因此,学校要尽可能早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现状以及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可通过设置相关计算机方面的讲座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应用具体的创新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专业,从而点燃学生对计算机的创新热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外引内训”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现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的保障就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各大高校要在建设教师队伍方面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一是,加强培训实践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从而全面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聘请企业内部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在校内进行讲座或者参与设计课程的相关项目,从而进一步地实现教师队伍的社会化发展。

(三)建立产学合作型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1.校内外合作式的实践能力训练

现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校内外的创新实践技能的训练,第一,将企业内部的优秀的计算机工程时聘用到学校中,在课堂中,讲述优秀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学习,进而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二,为了实现校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可将优秀的学生直接送入计算机相关的企业内进行实习,从而加强他们的实践技能,此外,学校还可与计算机企业达成协议,在学生毕业以后,可将学生送入计算机企业内部进行学习,而学生的评价则由企业内部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增加了学校的就业率。

2.建立实践型的教学评价体系

现阶段,学校要想将创新能力纳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就要以培养计算机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各个学时,从而使得教学评价显得更加的合理,从而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评价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实践结果,并且要做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就是学校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以及创新精神,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弘.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现代盐化工,2018,45(04):119-120

[2]汤颖.探析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9):228-229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