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珊
摘要:教师在课前要对提问进行设计,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很缺乏,因此教师即使是提升教学难度,其教学范围也不应该过多地超出教材的设定范围。小学教材的编纂都是专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编纂出来的,其中涉及的范围和需要的学习能力都与小学生十分契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探讨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或高效的提问,能够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堂提问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了提问把握住时机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把握提问时机。如果提问早于恰当时机,学生会因为准备不充分,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如果提问晚于恰当时机,解决了问题,提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要想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就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把握住提问的恰当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我在讲授《春江晚景》这首诗时,有学生根据文中注释,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河豚要浮上水面,那不是成了死鱼了吗?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提前预想到,要随机应变给出恰当的理由,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这首诗是题画诗,那它的内容是紧扣画面的,大家想想画面上究竟有没有河豚呢?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画面上没有必要显现出河豚,这一句体现出了苏轼题画诗的核心所在。这样创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我们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由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提问。这里所说的关键处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句、段,在关键处提问,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如学习《詹天佑》这一内容时,学习全文的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句提出一些问题,如课文主要写了哪些问题?其中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是根据中心句提出的,可以让学生学会提问。二是由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提问。一些作者为了体现行文的简洁特点,会使用简略、省略等写作方法,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如讲授《丰碑》一文时,有一处写到:有人告訴将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将军愣住了,久久站在雪地里。将军站在雪地里在做什么?想什么?读者没有明说,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从空白处提问,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多元性
课堂提出问题的多元性是说问题的多方面、提问对象的多层次及问题解决的多角度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是作者提出的。精读课文时,可以在预习、思考、练习环节设计一些问题,阅读课文时可以在阅读提示中设计适当的问题。问题的涉及面要广,可以涉及课文内容,也可以涉及课文中心。教师要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对象的多层次,是说一些教师在提问时比较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好学生的回答容易和教师的答案一致。其实,会造成课堂互动的不平衡,一些学生会频繁的受教师注意,但同时也会忽略其他学生。提问对象的多层次,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材施问,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基础较差的、胆小怕事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易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稍加思索能得出答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深思获取答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角度解决问题是说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如要理解重点句子,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来理解,也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只要和原文的意思相差不大,能把握住中心意思就可以了。
四、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度”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难易度。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领域主要有识记、领会、应用、创新等层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规律,把握问题的难易度。
五、课堂提问要突出问题的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难易度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常会出现一些“幼稚”的想法,有些想法就是天方夜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这种思维,提高学生突破定势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不应只注重“问”的数量,还要保证“问”的质量,教师应精心设计,巧妙提问,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清文章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