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展示方法讨论

2018-04-04 09:29罗会作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

罗会作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具有思想性,探究性,民主性,体验性等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着重的培养学生做有责任的公民,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同,要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是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断的去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课程;课程设计

从2016年开始,“道德与法治”的更名,意味着这门课程展开了新局面,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紧密的集结合在一起。初中学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要关注到教学的实践性,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践活动出发,为学生带来全面的教学体验。从社团活动中,从社会实践中,去感知法治与德育教育,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

在初中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首先,道德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究其本源来说是一样的。道德是人心中的一把尺子,而法律则是道德的强制那个要求。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将道德与法治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明白,自由和约束的真正含义,在框架行使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在开展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展示方法,让学生全面的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具体内涵。比方说一些合作探究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适当的课题,让学生通过课后实践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展示、讲解。真正的将自身的道德建设和法律意识的提升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法律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作用,道德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支柱作用。无论是学生自我展示,还是师生合作展示,都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毕竟,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的展示方式。贴近学生生活的,就可以采用学生自我展示或者学生之间的合作方式,而对于一些偏离学生生活的,便利让教师展示。比方说一些法律知识。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

对初中学生来说,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学生的培养更多是对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层面的培养,而并非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好课程特点,辅之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实践性的课程,能够将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得到的不再是语言层面的理解,而是和自己生活相结合的经验,更加立体、富有感染力。当然了,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教育活动,这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的。

(一)合理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初中的学生培养是倾向于全面性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合理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经济、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等等,有有限的時间内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育,也要求教师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教师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和相关学科的概念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的、系统化的教学,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优化自身的行为。比方说,利用多媒体资料将近期热点问题播放,通过对这些热点事件的分析,让学生对道德与法律形成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思想。当然了,课程的整合意味着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对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也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的,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发展所在。

(二)情感教学的引入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而是应该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上的行为产生影响的,这便意味着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学生接受的便是冷冰冰的知识,未能透过这些文字形成感性认识,也未能引发学生思考。为了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成长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引入情感教育,通过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和现象引入,让学生产生感性化的认识,进而达到情感层次的升华。通过这些实践,将情感层次转换为道德品质的提升,这便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所在。并且,情感教学更能够打动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毕竟,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终身都会产生影响的。

(三)积极构建实践型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需要同学们有着实践体验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同学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受到社会道德法治法规的力量,是学生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体系,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由于中学生自身经验的限制,对法治与生活模板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课本上的知识和案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较远,简单理论层面的理解,学生也无法深入到实践中。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相应模块教学的时候,应该辅之以实践课程,从当前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等等出发,为学生构建贴合实际生活的实践课程。比方说,开展社区服务,关爱老人的活动,通过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关爱老人”、“爱护环境”有了深刻的体验,而不是简单文字层面的理解。比方说,参观历史古迹,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素养给予了更为直接的刺激,在了解中国灿烂文化的时候,更加深刻、有感触。在道德与发挥的课堂中引导学生逐渐的了解广阔社会的大课堂,在生活中拓展知识层次,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中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小结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和重要的一门学科,在这门学科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知法,懂法,知荣辱,明事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建立在学生对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的课程,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对塑造学生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能更加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而并非当前学生对这些理论的认知情况。毕竟,这些理论知识最终是要去指导学生生活的,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1]安华锋.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初探[J].学周刊,2017(27):29-30

[2]刘建德.道德与法治:课程定位与演绎——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8(2):26-29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千里画廊,魅力北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主体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教学的调查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在交往实践观视阈中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观的重构
分阶段进行楼盖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