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来提·努尔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橱窗美术教学,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不脱离实际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对于此要求,生活化角度教学能够很好的予以满足。所以本文尝试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探讨如何以生活化角度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活动。
关键词:生活化角度;初中;美术教学
美術本身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初中美术教学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感受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每一位初中美术教师都希望能够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课堂,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结合现实生活,以生活情境作为教学切入点对于美术的兴趣,并且为学生提供观察与感悟生活的机会。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要能够感悟身边所存在的艺术美感,同时还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美术知识来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通过积极拓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资源来展现生活与美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将美术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能够更好的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加强对于常规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之外,还应当积极选择与学生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美术教材,并且结合社会时政,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例如教师对于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设施以及现在流行美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最终经常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初中美术教学材料和素材,同时有效展现了生活与美术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具体可以采取如下三种方式,第一,可以由美术教师来带领,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美术馆、图书馆或者是民族文化遗产博物馆等进行实地参观,以达到拓宽学生事业的目的;第二,将生活画面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通过浏览互联网下载大量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资源,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将自己心中的美好生活的样子,用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三,结合当前较为流行的视觉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理的增加大众艺术、多媒体视觉艺术等教学内容,例如漫画、媒体广告等艺术形式。
二、通过构建生活化的初中美术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发展
开展生活化的初中美术教学,则首先应当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将生活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密切联系,尝试构建相应的情感和氛围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美术与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关联,从而能够获得愉悦的心情感受,进而对初中美术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初中美术学习中去。生活化角度开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其情境建设应当坚持如下四个原则,首先需要有机结合课程内容;其次,所构建的教学情境要能够与初中生的心理城市和年龄特征相匹配;第三,所构建的教学情境自身要具备新奇感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第四,所构建的教学情境要能够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三、通过对身边生活资源的合理利用来帮助学生发现其所蕴含的美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有美。一切事物都在表法,表法本身就是美的体现。井然有序的家,窗明几净,家什摆放错落有致,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道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过目难忘。艳丽的朝霞,巍峨的高山,皎洁的明月,迷人的花朵,使我们感到自然的美;庄严的交响乐,优美的芭蕾舞,色彩丰富的画卷, 巧夺天工的根雕、剪纸,能感到艺术的美;美丽大方的服装,英俊潇洒的风度,品质高尚的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又使我们感到心灵的美。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美,把人所追求的自由和理想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的眼前,使人看到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和欢乐,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明朗、欢快,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和振奋我们创造新生活的力量和热情。
美术源于生活,而生活中也的确蕴含着无数的美,美无处不在,但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在生活中,庭院的对称美、溪流的曲折美、树木的苍劲美、游鱼的动态美等等,这些都属于生活中所蕴含的美,但是需要美术教师来引导学生去感受。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周边的生活素材,例如可以观察屋檐的造型、橱柜的摆放、公共设施的外形等等,并且对自己的观察结果从色彩、功能以及造型等角度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且尝试着给出具有创造性的构想。如果学生因此而产生表现生活的欲望,并形成了自己的美术作品,也就意味着其绘画出了属于自己的画作。
四、合理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巧来表达生活
人们所认识和积累的所有知识,都是源自社会这一大环境,所以将美术应用到生活中也是美术教育的根本所在和最终目标。在多彩丰富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去应用美术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益的改变,逐渐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去,实现由课堂到生活的转变,帮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提升自己生活质量和品位的目的。例如可以安排学生世纪学校的宣传栏、布置教室、绘制黑板报等等,让学生在这些生活的点滴中融入自己所学习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充分的展现美术的价值与趣味,同时也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创作的喜悦之情。
五、总结
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将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不应当继续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应当积极挖掘生活中所存在的美术素材,并且尝试将美术与生活有机的结合,通过调动学生当前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来达到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美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基于生活的美术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的,所以初中美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的课堂学习来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来感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郭淑惠.文化情境视角下初中美术欣赏课人文价值的体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2).
[2]张俊英.浅谈初中美术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结合[J].学周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