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18-04-04 09:27杨玉亭
魅力中国 2018年46期
关键词:蜂蜜教学内容创设

杨玉亭

摘要:新课改后,一直提倡以学生为本,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必须要学的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利用严谨的推算方式为学生良好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小学生的身体和心智都没有完全发育,怎么将枯燥的课堂气氛变得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数学老师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关键字: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在很多人眼里,数学枯燥乏味,由一堆简单的数字组成了难解的问题。恰恰问题情境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将复杂的问题用情景设置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间接将学生的潜力最大化,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動性。

在西师版教材中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贴近生活,亲近生活,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已知的经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

(一)紧扣教学内容。

一般数学问题情境创设都选择在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进行,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完全进入到要学习的情境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偏离了教学内容,不仅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要有足够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自动能力较差,天性活泼好动。教学内容死板单一,会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必须保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趣味性,不仅要新奇还要生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内容上,也能够确保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思维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升[1]。

(三)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情境问题。

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逻辑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学科,一个知识点能够延伸出很多不同的问题和知识层面。所以学好初级数学可以为整个数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延展到其他相关知识的层面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情境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学习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模式

(一)小学生随时都保持着好奇心,尤其是在听故事的时候。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将教学内容改编成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在一边听一边思考中将知识吸收。

在对简单数进行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熊买糖果的故事:小熊一家去商店购物,熊爸爸熊妈妈买了5罐蜂蜜,但是小熊不喜欢吃蜂蜜,所以它没有拿,那么小熊拿到的蜂蜜数就是0,但是小熊喜欢吃糖果,它拿了3个糖果。通过这个简单故事,小学生就会对这些数字有个概念。再比如说,在教授圆周长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故事情境: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一起参加森林运动会,光头强认为熊大熊二跑不过他,不过运动会规定熊大熊二要跑圆形的跑道,而光头强要跑方形的跑道。这个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到底谁会先到达终点,为什么光头强在比赛结束后抗议不公平?将知识内容带入到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中,可以让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认识圆周长。

(二)一切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概念。数学知识对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际生活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过程中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

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请学生甲和乙各自准备一模一样的水杯,将水杯倒满相同刻度的水,然后在甲的杯子里放半勺的蜂蜜,在乙的杯子里放一勺的蜂蜜,然后问学生哪杯水的甜度更大?先仔细观察和思考,然后邀请学生亲自尝一下,最后给出结论:在相同水量的情况下,放入一勺蜂蜜的水更甜。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境设置,另一种方式要利用电脑来实现。设置甲的被子里有15克的水,加入了5克的蜂蜜,乙的杯子里有20克的水,加入6克的蜂蜜,问学生哪个杯子里的水更甜?这种方式会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而第一种方式贴近生活,又能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

(三)小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都很强。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主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

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板书太过抽象,学生根本不能够清楚认识角的特征。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工具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各种角,这样就能够将原本抽象的角变得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关系有疑问的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画几个不同的角进行对比,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就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进行动手实践的问题情境中,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信心,也能培养学生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2]。

三、结束语

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形象的了解和学习数学,对数学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新课改后,促使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切以学生为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兴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5):90-91.

[2]胡飞.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110-111.

猜你喜欢
蜂蜜教学内容创设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创设未来
蜂蜜保卫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不翼而飞的蜂蜜
蜂蜜好甜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