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4-04 09:27潘睿琦
魅力中国 2018年46期
关键词:课前导入高中语文微课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短暂的课堂教学相对于阅读和品鉴教材中的文章所需要的时间来说存在明显的矛盾,不利于教师充分的引导学生自发的鉴赏和发掘作品的精髓和体会其创作意图。而微课这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教学工具,能够让教师通过精炼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影像教学资源以及灵活的视听效果渲染手法,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关的文章重点段落赏析、重要章节知识点的概括或者与教材文章创作和学习有关的背景资料制作成微课,用以导入阅读课的讲解和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精妙之处,更加深刻的领会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所表达的情怀与创造的意象等,在课堂内外为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学习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阅读教学;微课;高中语文;课前导入;渲染气氛

引言: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掌握不同体裁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规律,从而提升学生与文学相关学科的综合素养,逐渐让学生掌握在人文学科领域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并具备不同体裁文章的创作能力,学会运用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个人的情绪、观点和养成勤于思考的优良习惯,进而促进所有学科课程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式发展概述

基于提高高中生对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阅读品鉴与创作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框架下传授多方面的知识,遵循语文教学的科学规律,由浅入深的讲解各种写作技巧的特点以及运用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章的立意与构思的精妙,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中发现文学创作的持久魅力和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精华。而由于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决定了其教学知识点的高度抽象,有关意境、情怀和作者的感悟都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能否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产生共鸣决定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疲于从各种角度、运用所有能够想到的词汇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和分析,力图让学生认可和接受对文章标准化的解构。而近年来教育界倡导的以学生的切实学习需要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有很多新的教学策略探索,意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对重要知识点的学习理解方式。教师则需要在深度研究学生需求的情况下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和恰到好处的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二、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课堂教学时间与深度品鉴教材作品的矛盾。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阅读内容都是具有鲜明的思想、文学和艺术特色的经典作品,这些古今中外具有持久魅力和广泛影响的作品及片段在教材中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其所蕴含的思想、意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背景却取之不尽,而这也正是这些作品得以入选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原因[1]。在教材中每一个教学板块由几篇相关体裁和蕴含了所有关键知识点的优秀作品组成,意在通过相应阶段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所有相关知识,并且经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和品鉴提升学生的审美、文学语言的应用以及从不同视角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相关体裁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留给学生通过阅读和听教师的讲解去体验、领会和理解如此丰富又抽象的感性知识的时间往往不够。

(二)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系统。

由于高中语文阅读课的知识点分布在不同的文章中,而教学时间本就感到紧张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深化讲解,因此难以引导学生阶段性的系统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而且由于学生感悟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其中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即便在课堂上能够适时进行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关联和引导,也总是难以起到理想的作用[2]。但是由于教学时间安排的原因,面对这类现象教师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探究微课解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矛盾的有效应用方法

(一)高中语文微课制作的基本形式和关鍵技巧。

使用微课作为教学工具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掌握关键的制作技巧。首先,微课这种教学工具本身具有形式灵活和可以使用多种形式教学资源的优势,无论是音乐、语音、图片还是影像都可以综合运用到课件制作中。其次,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美术、动画以及剪辑等技巧对教学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加工,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语文教学中所应用的微课制作通常包括了所有上述形式和技巧的运用,用于形象的展示或再现某种场景、渲染特定的教学氛围或由教师主讲某一主题的学习内容等。

(二)以微课形式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灵感。

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的课堂导入环节使用简短生动的微课课件,将即将学习的文章中重点需要探究和讨论的话题引出,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和领会教师的意图,从而更高效的阅读和自主探究学习,并且掌握相关内容的学习重点[3]。例如,在进行郁达夫的经典作品《故都的秋》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需要学生仔细品读作品中用词之精炼、多个排比句式运用之巧妙以及作品的貌似平淡无奇却又寓意深刻的语言所表达出的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厚情感和难忘的体验。因此通过使用与文章内容息息相关的优质影像资料,通过色彩鲜明的风景影像展现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秋的有关元素的同时,教师阅读相关段落并引入教学主题。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并辅以与画面相称的音乐来渲染和再现激发作者创作灵感的秋色,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作品描写的景物环境中。因此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学习中更容易领会文章的创作精髓,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掌握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

(三)运用视听效果俱佳的微课再现作品的创作背景。

文学作品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展示不同时代的特定场景的载体,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际遇都是作品孕育和创作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微课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关文章的深厚背景资料,对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和创作意图很有帮助[4]。例如,在《边城》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微课讲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小城在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沈从文在家乡的成长经历及其从戎和到大城市谋生等丰富的人生经历,并且在讲解过程中配以湘西的山水和人文景观影像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背景。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微课全面的掌握和体验了《边城》这一经典作品的诞生背景,因此阅读教学中对作品的鉴赏有更感性的视角和理解作者对笔下主要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刻画。

(四)通过微课形象的传达作品语言中蕴含的意境。

由于诗歌以及散文等形式的作品所表达和描述的内容多与个人情感和体验有关,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难让学生领会其中极度抽象的意境,进而影响学生对这类作品写作技巧的学习和增强审美能力。而微课能够运用语言之外的感官体验来传递信息,将不可言传的作品意境一定程度上展现在学生眼前,或者通过声音与画面的渲染让学生经历与作者类似的情感历程,理解作者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的情感信息和创作手法的应用目的[5]。例如,《再别康桥》这首著名的诗歌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领会作品的内涵。而通过配有古典音乐和诗中景物画面的朗诵,就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其产生与作者之间心理方面的共鸣,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微课精炼的总结阶段性的重点知识供学生温习。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抽象而又品类繁多,其中有关句式的构造和应用、写作手法的特点及技巧和文章的立意与结构布局等都需要学生形成相对系统的认知,才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意图和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哪些具体的写作和语言表达技能,变抽象的学习目标为具体的学习目标[6]。而微课恰好可以弥补教师缺乏足够时间组织学生系统化的重构文学知识的缺憾,利用录制教学视频将系统化的总结环节放到网络上进行。

四、结束语

由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资源也有了十分广阔的来源,形式多样,而又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内容。利用微课形式整合课外的阅读教学资源,并指导学生的课外和课内阅读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课本与课外阅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冯尚财.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

[2]于荣.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高考, 2017(27):185-185.

[3]李娜.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7).

[4]曹艷华.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课外语文, 2018(6).

[5]罗玲.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36):110-111.

[6]陈亚春. 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未来英才, 2017(13).

作者简介:潘睿琦(1992-),女,江西高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助讲,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课前导入高中语文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前导入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