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峰
摘要:脱贫攻坚以来,习水县实施了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及危房改造等惠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在乡村发展方面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围绕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目标,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三农”工作;小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新课题、新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习水县乡村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黔北高原,是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近些年,我县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全县人力物力,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现以顺利通过国务院第三评估验收,实现我县脱贫摘帽。
这几年我县在“三农”工作中,针对性的开展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从2003年开始创建,截止2015年,县级财政累计投入4亿元,全县先后创建市级精品点5个,县级示范点78个,示范带5条,覆盖全县254个自然村,受益群众5000余户18余万人,村容、村貌得到有效的治理。
脱贫攻坚以来,我县大力开展了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等惠民工程。要想富、先修路,截至2017年底,小康路累計完成364.72千米,村民的出行条件得以改善,也为今后“黔货出山”提供了交通便利,更为引入外资创造了先决条件。水是生命之源,安全饮水是健康的保障。习水县水务局大力开展“小康水”工程,2016年投资6183万元,在全县26个乡镇、街道启动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18个,修建水池322口,蓄水量达10660立方,铺设大小输供水管道1418Km,全面完成建设后将有效解决9.8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制约乡村发展的诸多难题也因“水康水”的建设水到渠成。五年来习水县电网总投资达4.7亿元用于“小康电”的建设,现以实现全县每家每户通电的目标。“小康讯”方面,我县大力建设移动基站,清除死角、盲区,现也实现移动网络村村通、全覆盖。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以来,我县加大农村危房改造的力度,针对性的在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加固或易地搬迁,不让一户群众住在危房中。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离我们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正如县委书记向承强所说,我县的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同样,我县的乡村振兴还任重而道远,一是我县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二是村民还没有完全从“等、靠、要”的思维中解放出来,目前还存在在“输血式”脱贫,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造血”机制,三是许多乡村也缺泛支柱性产业的支撑。我们要如何抓住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呢?
二、关于习水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一)乡村振兴需要立足长远规划。我县面积广阔,生态多样,不同地区不同乡村面貌差异较大,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好本地区的实施细则和行动方案,经济条件好的、二郞、马临、习酒要突出现代化气息,加快煤、电、酒等行业的发展。自然生态好的仙源、大坡、寨坝、坭坝、三岔河要守护好青山绿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旅游,旅游是个富民产业,让老百姓在家就能致富。历史文化丰富的土城镇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开辟更多红色旅游线路,让人们在旅游中把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四渡赤水”精神入心入脑,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二里、永安、桃林等乡镇则针对性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
(二)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保障。加强对村民的农业适用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农业生产骨干。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兴农活动,激发农民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鼓励和表彰支持各方人士回乡下乡任职、创业、投身乡村振兴行列,营造服务乡村振兴无尚光荣的社会风尚。聘请在“三农”方便的专家、乡贤在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
(三)乡村振兴离不开财政的投入。县财政要把资金向乡村倾斜,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乡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利用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带动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
(四)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针对我们有机烟叶,有机红粮,有机稻米等农产品的要增加种植面积,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加大宣传力度,定位高端市场,创出自己的品牌。
(五)乡村振兴需要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压实领导责任。要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乡村书记要协调好各行各业各部门心系乡村,情倾乡村,鼎力支持。地方党委政府要在政策创新、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出制度性安排。对乡村两级班子和干部要奖惩分明,以激发乡村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
(六)乡村振兴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从哪里来?需要全社会对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充分发动起来。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本土企业家、各类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或投资兴业、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乡村。为地方党政领导和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和智力支持,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创新性示范实践取得新成就。
只要我们立足“绿洲红城”的定位。按照县委政府打造“黔、川、渝”结合部县域旅居中心的部署,融合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全景域旅游。我们定能下活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把我县乡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一方福地。
参考文献:
[1]朱钧侃;潘凤英;顾永芝;匡亚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徐霞客评传 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04.
[2]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制定党的农村工作条例[N].农村新报, 20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