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友军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小岞渔女服饰是指生活在福建泉州惠安县东部小岞镇妇女所穿戴的传统服饰。由于小岞镇地处濒临海洋的半岛,当地妇女常年生活在海边,并主要以渔业为生,光脚拖鞋穿梭于沙滩和田间的妇女们“重头不重脚”的服饰装扮习惯便自然形成。传统小岞渔女服饰装扮形式独特,其渊源众说不一,最为大家认同的观点是该地传统服饰为古代百越遗俗、中原文明迁入以及与海外文化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小岞镇渔女服饰是惠安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其他文化的不断冲击,年轻的小岞女性基本上已摒弃了传统服饰,致使惠安女传统服饰文化生态日渐消失,当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服饰文化等问题凸显。
惠安女服饰作为中华民族服饰大家庭中一种特殊的服饰样式保留至今,虽然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但从穿戴功能上来看,都与海洋环境息息相关,并很好地契合了南方海边生活生产等地理环境。
由于地处海边,男性出海捕鱼,妇女田间生产和下海劳作,尤其是“赶小海”——帮助出海归来的丈夫搬运海鲜,是惠安女的重要劳动形式之一。特殊的海边生产环境使得妇女脚下难以讲究,头部装饰自然成为扮美的重点。“大头髻”“螺棕头”等考究而复杂的惠安渔女头部装扮,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翻新变革。传统头饰为能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摒弃繁缛,崇尚简洁,再加上“破四旧”以及妇女剪发运动等积极推动,惠安妇女头饰慢慢趋于一致——花头巾、黄斗笠(如图1所示)。花头巾在惠安女头饰中占有重要地位,成年妇女都会攒有上百条不同花色的头巾,有的甚至多达二三百条。惠安女的花头巾多以红、橙等暖色为基本色调,蓝绿点缀。她们从大自然色彩中得到启示,蓝色的大海和天空,金色的海岸及沙滩,这些颜色在她们眼里都是最美的颜色。惠安渔女花头巾为四方形,折成三角形后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保护发型和美化脸部等作用。小岞妇女头巾以红橙色系为主,红底小花居多。斗笠为全黄色,尖顶相对朴素,斗笠涂上黄漆,不仅防日晒雨淋,其色彩与蓝色的服装、海水形成极强的对比。斗笠带子一般选白色居多,并配上红、黄、绿等彩色蝴蝶塑料夹。
图1 小岞渔女头饰
惠安女服饰的造型结构处处体现了实用,斗笠、头巾、上衣、腰带、裤子等款项是惠安女服饰的主要组成部件。夏天,斗笠可以遮阳挡雨,头巾可以挡风防晒,短衣短袖不仅干活方便、利索,也不容易被海水弄湿,宽裤脚不但有利于在海滩上挑担行走,而且被海水打湿也干得很快等。由此可见,渔女服饰是在长期的滨水环境下生活生产而逐步形成的,是渔女勤劳智慧的产物。小岞渔女服装结构简洁、造型质朴,通常以蓝色为多,四五十岁以上妇女多穿汉装“旷(宽)裤”,年轻一点的妇女多穿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裤管宽大的西装裤。腰部扎有红、蓝色塑料裤带,已婚者常加上银质裤链,链子宽度为1~8股不等,以多股为佳,这样便体现自己经济条件的富足。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筒约为30 cm。小岞渔女服饰的样式、色彩、装饰等方面尽管与惠东地区的崇武、净峰、山霞等乡镇的服饰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风格接近。
服饰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地域的服饰特点都体现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审美。小岞镇地处东南偏僻海隅,三面临海的半岛地形,早年受道路交通条件的限制,该地几乎与外界隔绝,因而受外来文化影响甚少。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才使得这瑰丽的服饰文化得以保留至今。
小岞渔女传统服饰纹样及其配饰,仿生题材丰富,大体可分为海洋生物的形态仿生及意象仿生等类,纹样饰品仿生语言古朴自然,变化多元。水生动植物是渔女服饰纹样的重要题材,鱼虾蟹鳖在小岞渔女传统服饰装扮及其纹样装饰中十分常见(如图2所示)。小岞渔女服饰纹样从题材到造型大多直接或间接地源于自然界形态,有的并具有一定的图腾意味,对水生动物或植物崇拜蕴藏着神奇的仿生艺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渔女们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传统小岞渔女服饰纹样仿生艺术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图形仿生,是以自然界动植物及生态景观为原型进行适当的夸张、变形,具有高度概括和突出原型的显著特征。传统小岞渔女服饰纹样中对鱼蟹等生物的仿生,体现了族群对于海洋生物形态的特定心理情感和审美意趣,并向人们传达一种族群文化,一种精神境界和美好喻意,甚至具有典型的族群标志和符号化特征。
图2 小岞渔女发饰
小岞渔女传统服饰纹样造型稚拙,构图奇巧,人物、动物、植物及生产劳动场景时有组合。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小岞渔女将天赋的想象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描述有机结合,纹样造型简洁、质朴传神,具有明显的“亲水”韵味和独特魅力,体现了海边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及精神追求。活蹦乱跳的鱼虾、大大小小的各种渔船、装满海鲜的箩筐等图形元素极具海洋文化特质。大量的海洋生物、动物等形象都成为惠安女随手拈来的刺绣素材,各种海洋动物纹样、渔船凯旋归来鱼满仓的幸福喜悦场景,通过她们的巧手或绣或织成服饰装扮,并赋予它们更多的美,寄托了她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图3)。小岞渔女传统服饰纹样在具有精神层面象征意义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如服装肩部的图案使得服装更加耐磨而提高穿着寿命。小岞渔女传统服饰及纹样不仅反映了渔女的经济生活状况和朴素善良的精神情怀,也显示了她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能。
图3 小岞渔女服饰纹样
惠安女服装的基本结构都是沿袭汉族传统结构的,上衣为斜襟右衽。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小岞渔女上衣一直沿袭右衽,只是不同时期,长短、宽窄、装饰有不同演变。裤子也都是大折腰宽筒裤,不同时期的面料和色彩随着新的审美标准而有所变化,但基本结构一直不变。
小岞大衭衫的基本结构与大岞惠安女早期的接袖衫结构类似,但不同于崇武、山霞惠安女上衣胸围和下摆围有巨大差量的造型特征。小岞大衭衫下摆稍微有一点弧度,大体平直,不收腰,“大衭衫”的结构基本延续中国传统的右衽衫(图4)。小岞“大衭衫”的工艺特点主要是滚边,而且是布滚、线滚、花滚、橄榄滚及万字滚等多种工艺手法综合运用。工艺步骤大体是先把这些滚条裁好后黏上浆糊,固定在衣片上,然后手针线固定,再用缝纫机车缝。缝纫机的针脚要调到最小,缝出来的迹线非常密集。在面料色彩上,蓝色、黑色服装滚白边或红绿边。另外,小岞上装的“贴背”,衣身分为三片,左右衣片对称,前后片等大,领子为立领,侧缝开衩。缝制工艺:立领为线滚,蓝色拼布白色布滚边,滚边工艺和大衭衫相同(图5)。
图4 小岞渔女大衭衫
图5 小岞渔女贴背
小岞宽腿裤的上裤脚稍收,没有大岞宽腿裤的裤筒尺寸大。前后档是斜线分割,不同于大岞裤裆的直线,裤子插一个小裆。裤子依然分三片,左右裤筒各一片,从侧缝对叠,不同于现在西裤四片裁剪。腰头为长方形拼接,前后片相同。工艺也都是机缝,小岞自古都是请专门师傅做衣服。小岞裤子还有一个装饰工艺,就是右裤腿侧缝外绣一块绣记,大小约为5.5 cm×5.5 cm,手工在裤片上绣好,然后再合裆缝。
小岞渔女服饰的整体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奇而不俗,艳而有韵,是汉民族服饰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个性服饰之一。小岞渔女服饰的形成是勤劳智慧的产物,体现了惠安女特有的审美情趣,是小岞渔女对大自然的独到认识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表露。金黄色的斗笠和金色的沙滩是那么的协调,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服饰,和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融为一体,裤子的皱褶宛如大海的波浪。当一群渔女挑着海鲜行走在金色的沙滩上,当阵阵海风吹动着美丽的头巾和宽宽的裤管的时候,渔女宛如仙女下凡,美丽动人,妙不可言。
纹样是传统惠安女服饰的主要装饰,几何纹样和花鸟富贵纹是不同区域惠安女的共爱,只是表现的手法各异。题材上充满了海洋文化气息,各种海洋水族欢快灵动,人物故事以及期盼渔船归来等朴素的题材都是惠安女服饰纹样创作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传统小岞渔女服饰纹样是通过各种滚边工艺来实现的,主要位于服装的门襟、袖口、下摆及侧缝。滚边种类繁多,其中小岞袖套滚边更是典型,从袖口开始,先滚三道白布条,间隔花色布滚一道,然后再滚两道白条,接上去是滚连续万字纹,间隔两道白条滚,线滚菱形纹、波浪纹和大小橄榄纹组合,图案属于弧形线与直线相互搭配组合成各种几何纹样,装饰风格独特(如图6所示)。
图6 小岞渔女袖套滚边纹样
由于地理位置濒海,受内陆、本土及海外文化的多元影响,小岞渔女服饰工艺精巧,纹样多彩,色泽艳丽和谐。渔女服饰纹样特别注重与服装款式结构等本身的协调搭配,服装简洁、大方,穿着方便,利于劳作。渔女服饰图案等习俗的形成与其居住的海边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服饰及纹样色彩艳丽,与深蓝色的服装底色以及大海、沙滩等大自然色彩和谐统一,并形成强烈对比,张扬着渔女的个性,展现出小岞渔女传统服饰及其纹样艺术语境的海洋文化内涵,体现了劳动人民实用、质朴、环保的服饰美学思想。
惠安女服饰文化是古代百越遗俗与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服饰民俗文化遗产,它融民族、民间、地方和环境特征于一体,独具地方特色。它在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惠安女服饰纹样特征区别于中原传统纹样文化,以奇特瑰丽的形象活化在闽南海岸线上,具有典型海洋文化和地域风俗特征。惠安女服饰及其纹样在保持与传承自己族群独特的服饰文化的同时,强化了对于自然万物的崇拜,依赖于海洋生存的地域环境,具有重要的族群标识意义。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惠安女的渔业劳动方式单纯,惠安女服饰完全适合这种劳动方式。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很多年轻的惠安女子已不再“赶小海”了,而是到工厂、企业以及酒店等服务性行业就业,现代职业装、生活休闲装等服饰在生活和工作中穿戴更加方便,传统惠安女服饰的穿着使用场合越来越少。惠安女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文化被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穿戴传统服饰的年轻惠安女已越来越少,服装作为纹样的载体受到“冷遇”,纹饰也必然“在劫难逃”,如何有效地保护和重塑该地区的文化生态变得十分重要。
鉴于小岞镇的交通不断改善,当地的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民俗表演、传统地方节日活动等来展示传统服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让传统服饰在一定的环境和场合下“活起来”。另外,可以尝试将传统渔女服饰进行适当改良和创新设计后,作为中小学校的校服之一,鼓励在校学生平时积极穿着,在参加重要集体活动和节日庆典时统一穿戴,以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服饰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审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