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饶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2.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 )
任一语言抑或方言之数量表达,均有客观量与主观量之分。“主观量”是指语言的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带有主观的感受、态度与评价的量[1]。
在我国,主观量研究起步较晚,论著不多。熊正辉[2]、马真[3]等先生相对较早注意到主观量现象;陈小荷先生[4]首提并界定“主观量”这一概念,且将主观量分为“主观大量”与“主观小量”;李宇明先生[5]基于主观量产生之根源,将主观量区分为异态型、直附型、夸张型、感染型四小类;李善熙先生[6]对现代汉语主观量的表达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罗荣华先生[7]则对古代汉语主观量表达手段之来源及发展进行了全面论述。
研究方言尤其是赣方言中主观量现象的成果不多,陈小荷先生[8]、罗荣华先生[1]分别阐述了丰城话、上高话的主观量表达形式。
余江县位于赣中,县境东毗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西邻东乡县,南倚金溪县,总面积936.93平方公里。本县方言属赣语鹰弋片。
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一样,余江话主观量表达法丰富多样。本文意在揭示赣语余江话主观量的特殊表达法,与普通话相同的主观量表达法则置而不论。
如前所述,主观量有“主观大量”与“主观小量”之分。表达者在表达前往往会在心里将被参照量(实际量)与参照量(作为参照对象的另一个量,包括社会常态量、物理常态量、个人常态量、个人期待量、客观实际量等)进行比较,当被参照量大于参照量时,为“主观大量”;当被参照量小于参照量时,为“主观小量”[9]412—413。兹分述如下。
余江话中表示主观量的“□kәn55”/“完”(un423),其词义与普通话中“整”大致相当,也都表示“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 ‘零’相对)”[10]的意思;其语法意义与“整”相同,都表示主观大量,用法上同中有异。具体有下列结构方式:
1.“□kәn55”/“完”(un423)+名词+(架)里(ka31li)
例1: ~年(架)里(一整年)/~日(架)里(一整天)/~船(架)里(一整船)/~车(架)里(一整车)
例1中表达者的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小于“一年/一日/一船/一车”,故“(完整的)一年/一日/一船/一车”为主观大量。
余江话中的“□kәn55”/“完”(un423)不能与光杆名词结合,而必须与带词尾或后缀“(架)里”的名词结合;而普通话里的“整”则可以与光杆名词结合,如“整年”“整天”“整船”“整车”,名词后边不需加词尾或后缀。
2. “□kәn55”/“完”(un423)+/量词+(架)里+名词
例2:~头里树(一整棵树)/~只(架)里牛(一整头牛)/~碗(架)里饭(一整碗饭)
例2中表达者的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小于“一棵树/一头牛/一碗饭”,则“(完整的)一棵树/一头牛/一碗饭”为主观大量。
余江话中出现在“□kәn55”/“完” (un423)与名词之间的量词一定是带词尾/后缀“(架)里”的量词;而普通话“整”后量词则无词尾/后缀。
式1中的名词前、式2中的量词前必定是因习惯而被隐去的数词“一”。
3.“□kәn55”/“完”(un423)+数词[+(架)里]/数+量+(架)里+名词
例3:~百里人(一百多人)/~万(架)里斤谷(一万多斤谷子)/~仟只里猪(一千多只猪)
例3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不足“一百人/一万斤谷/一仟只猪”,那么等于或大于“一百人/一万斤谷/一仟只猪”为主观大量。
余江话中出现在“□kәn55”/“完” (un423)与名词之间的数词或数词+量词一定是带词尾/后缀“(架)里”的量词;而普通话“整”后数词或数词+量词则无词尾/后缀。
4. “□kәn55□kәn55”/“完完”+里+数(+量+名词)/(数(+量+名词)+“□kәn55”/“完” (un423)+个/“□kәn55□kәn55”/“完完” (un423un423)+里(个)
例4:~~里六十(块钱)(整整六十元钱)/~~个六十万(块钱)(六十万元足的)/~~里个六百万(块钱)(六百万元足足的/足足六百万元)。
例4中表达者的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小于“六十元/六十万元/六百万元”,显然,大于“六十元/六十万元/六百万元”为主观大量。
余江话中的“□kәn55”/“完”(un423)可以“AA里”的模式重叠。重叠以后可以出现在“数词(+量词+名词)”之前,也可以出现在“数词(+量词+名词)”之后。用在后比用在前强调意味更浓;叠用比单用强调意味更浓。
式3与式4中的数词必定是整数。
短语“去(得)里”的内部结构是动补式。在余江话中,“去(得)里”经常用在数量词语后,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使用。无论哪种情况,都是表达者对听话者的提示或警示,强调程度深、数量多或范围大,表示主观大量。
1. 即将达到某个标准或某个限度
例5:阿个崽今年五岁~,明年就可以发蒙。(我的儿子今年六岁了,明年就可以读小学一年级)
例6:唔勒迟到两次~,再迟到一次凑,就把唔勒一个月个奖金都扣光。(你已经迟到二次了,再迟到一次,就将你一个月的奖金全扣掉)
例5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社会常态量)是六岁儿童上小学,而其儿子已经五岁了,即将达到上学年岁标准,故为主观大量。例6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社会常态量)是一个月内迟到三次奖金全扣(某单位内部规定),当前的情况是已经迟到两次了,快要达到三次——奖金全扣的限度,故为主观大量。
2. 已经超过某个标准或某个限度
例7:唔哇喫一碗就撒开,算一下,唔都喫泼三碗~。(你说吃一碗就算了,算一下,你都吃了三碗了)
例8:不是哇十点钟就睏吗?现在已经十二点~。(不是说十点钟就睡觉吗?现在已经十二点了)
例7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是一碗,现在竟然吃了三碗,超了两碗,故为主观大量;例8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是十点钟睡觉,现在十二点了——已经超过二小时了还未睡觉,故为主观大量。
将“打”嵌在前后相同的量词中间,构成“量词+打+量词+里(词尾/后缀)”这样的特殊结构,用在数量词修饰的名词或者可以记数的名词后面,含有“每一”“逐一”的意思,表示主观大量。
例9:一蓝崽青菜,把打把里新鲜。(一篮子蔬菜,每一把都新鲜)
例10:箇多西瓜,个打个里磕哩下。(这么多西瓜,逐一敲了敲)
例9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是一篮子蔬菜会有一把或几把不新鲜,现实情况居然是每一把都新鲜,故为主观大量;例10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是有选择性的敲一敲(抽测),实际上却是逐一敲了敲(普测),故为主观大量。
助词“泼(里)”用于动词后,与该动词构成动结式,后边再接上数量宾语或者时量宾语,表达者觉得该数量超过了其心理参照量,带有主观大量色彩。
例11:摆~一万块钱摆阿勒。(给了我一万元钱)
例12:等小明来等~两个钟头。(等待小明到来等了二个小时)
例11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是一万元以下,实际给了一万元,显属主观大量;例12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常态量)是一会儿或不足二小时,而事实上等了二个小时,显属主观大量。
余江话中的“跳起脚”/“打到顶”/ “多话几”等短语,其词义和用法大致与普通话副词“最多”相当,表示最高限度,客观程度或许很高,但说话者觉得其范围小、程度浅或者数量少,主观小量色彩很浓。
例13:箇只猪~两百斤重(这只猪最多二百斤重)/挨哩打~三分钟自在(挨打后最多三分钟安静)/班上~有十个人过哩十八岁(班上最多有十个人超过十八岁)
例13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期待量)是大于“二百斤/三分钟/十个人”,故至多(甚至不足)“二百斤/三分钟/十个人”为主观小量。
副词“□na24”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只 ”,含有“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11]之意。与数量词语结合,主要有下列二种用法,均起限制作用,表示主观小量。
1.限制与动作有关的事物的数量
例14:阿去晏得哩,~看到最后两集。(我去晚了,只看到最后两集)
例15:教室里~有七八个学生在听课。(教室里只有七八个学生在听课)
例14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期待量)是看到全集,如今只看到最后两集,是主观小量;例15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期待量)是全班学生都在听课,如今只有七八个学生在听课,是主观小量。
2.放在名词或人称代词前,限制事物的数量,其间隐含着一个动词(“有/是/要”等)
例16:田里就~老李老张两个人做事。(地里只有老李老张两个人干活)
例17:~唔勒一个人守得住吗?(就你一个人看得住吗?)
例16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期待量)是超过两个人干活,但事实上却只有两个人干活,为主观小量;例17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期待量)是多于一个人,但事实上却只有一个人,为主观小量。
数词“一”原本就是自然数中的最小数,量词后缀“崽”又是小称;“一+量词+崽”是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NP”构成偏正关系,强调范围很小、程度很浅或者数量很少,主观小量色彩很浓。
例18:阿屋里后院有一洼崽地可以栽菜。(我家后院只有一小块地可以种菜)
例19:腌咸鱼搁一勺崽盐就得吗?(腌咸鱼放一小勺盐就可以吗?)
例20:阿等里一下崽,火车就来里。(我等了一下子,火车就来了)
例18、19、20中表达者心理参照量(个人期待量)分别是大于或多于“一洼崽地”“ 一勺崽盐”“一下崽(时间)”,则“一洼崽地”“ 一勺崽盐”“一下崽(时间)”为主观小量。
兴许是家乡话的原因,上述主观量特殊表达法于笔者感到特别亲切、特别贴切、特别有味道!笔者经回乡调查,进一步了解到上述主观量特殊表达法是当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出生的人的惯常表达法。这里姑且抛砖引玉,期许有更多类似的文章,能从不同角度将余江话这只“麻雀”解剖得更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