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对高校新形势下的使命做了重新定义,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重要使命[1]。其中,国际交流合作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作为高校使命首次提出。地方高校的学校数和学生数均占据中国高校的绝对多数,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使命是中国高校国际化使命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SPSS分析模型是几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其含义为:资源(Source)、渠道(Place)、服务(Service)、策略(Strategy)。我们将它分为SP和SS两个部分,分别用来分析外部问题与困境和内部条件与保障。本文用SPSS模型分析地方高校应该承担的国际化功能及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求地方高校国际化功能实现的服务与策略。
国际化是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作为智慧和科技高地的高校,都是在不断吸取不同文化的成果,从而实现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目标。正如有学者指出:“大学每一种功能的确立,均有其历史缘由和逻辑上的必然性,它清晰地反映出大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确切地说是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大学不断适应这种需求变化的结果。”[2]地方高校也在国家开放战略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挥了其国际化功能,具体有:
1.培养高质量人才,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愈发重要。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意识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开放程度和水平有关,而其中人才的开放程度更决定了其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水平。因此,各高校都在抢抓机遇,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因为“高校国际化将人才培养视野放在国际范围内,以国际视野来制定、衡量人才标准,为社会提供各类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人才,有利于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强地方经济竞争能力和增长能力”[3]。
2.扩大教学科研范围,提升高校学术水平
教学科研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因此高校功能的前两项就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地方高校由于人才缺乏、视野不开阔等客观原因造成了教学科研的成果不突出,研究范围和水平受到很大限制。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地方高校在促进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学术交流扩大,促进跨地区、跨国界吸收知识、传播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学术竞争力,也为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3.促进文化传播,推进文化传承
高校是先进文化的思想熔炉,大学师生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群体,因此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4],也是引领社会文化思想的重要高地。地方高校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培育国际化人才及教师,派遣学生留学及吸纳海外留学生,在培养其传统人文精神与道德操守的同时,引进西方当代人文精神,促进文化传播,将文化转化为沟通中西的桥梁,为“请进来”“走出去”做贡献。
4.服务地方社会,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师生的对外交流,地方高校可以培养出一批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国际化人才,为地方提供人才保障,进而满足地方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地方经济文化繁荣。而且,通过不断融入国际化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技能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能迅速融入就业市场,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5],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为1237所,除去115所中央部属院校,其他属于地方院校。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迅速,在管理机构、制度建设、发展规模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突破,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具体表现在:
1. 国际化组织机构逐步完善
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多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学校国际化活动事宜,只是在名称上存在多种称呼,如外事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及留学生办公室等,这些机构统筹安排各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为本校国际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各高校也逐步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为国际化提供一定制度保障。
2. 国际化人才规模不断扩大
国际化的具体表现就是人才的国际化,近年来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数量得到增加,规模得到扩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国际化教师数量稳步增长,语言类外籍教师数量、具有留学背景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学生国际化程度也有所提高,表现在学生的外语(主要是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进步较大,能够较好地对外交流和沟通的;另外,地方高等院校也通过积极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专业类外籍教师聘请数量增加,为学生及教师带来国外最新专业知识,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同时,外国来华留学生、高校赴海外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部分高校积极发挥特色专业优势,特别是中医、汉语等专业,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就学。有些高校还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输送本校学生在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剩余学业,获得中外双方文凭,国际间人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6]。另外,教师出国(境)研修访学派出数量、行政人员因公出国(境)考察访问团组数量逐年增加。派出教师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为地方高校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水平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3. 国际化程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位于沿海地带和省会城市的高校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比如整体来说,上海、浙江、江苏的高校就明显高于江西、安徽、四川等地的高校。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内地高校没有充分发挥资源及其优势,无论是在教师还是学生层面,学校的国际化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以江西为例,南昌、赣州的高校国际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样在南昌的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高校。
1. 国外合作办学院校层次不高,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困难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是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7]。引进与利用好优质的国外高等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从而能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纵观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开展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有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分布不平衡的状态。地方高校合作院校资源较少,合作项目所引进的教育资源整体水平不高。总体来说,中东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相对数和绝对数较高,而西部地区偏少。地方院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层次较低,缺乏硕、博层面的合作交流,在办学形式上还比较单一;合作院校中知名高校少,多为与地方高校层次相近甚至更低的一般院校。此外,地方高校与国外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机会不多,主办、承办国际会议机会极少,缺乏对外合作交流的路子和方法,难以在科教层面上一个台阶。
2. 外籍教师资源不足,招聘工作难以深入
高教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教师来源的国际化。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科研学者来华开展教育工作是高校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8]。例如,语言类外教使用其母语对学生进行全外语授课,可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学生对外国语言文化的高效掌握;专业课类外教承担专业课程,可使学生掌握国外学科前沿,扩展知识面;外籍科研人才通过与校内科研工作人员的学术交流,可指导提升本校科研人员的科研学术能力,带动学科发展。然而,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充足的外籍教师资源,外籍教师师资严重短缺。聘请范围狭窄、聘请对象贫乏,可挑选的余地不大,故存在质量不高、滥竽充数的现象。因缺乏全国性的外籍教师信用能力评价系统,地方高校对应聘外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难以辨别,更加重了地方高校聘请外籍教师的压力。
3. 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师资资源缺乏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无论是课程内容国际化还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国际化办学要求教师具有掌握学界最新教育技术,能有效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具有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能力。因此,壮大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师资力量,如招聘海归人才或派遣教师赴海外访学、留学,是地方高校师资国际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受地域条件、薪资条件、科研条件限制,地方高校在吸引优质师资上困难重重。在现有师资中,其组成力量过于单一,整体教学方式方法相对传统,而且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遍较低;同时,因近亲繁殖原因(籍贯与毕业院校多为本省市或邻近省市),教学理念相对本土化,他们既缺乏国际化办学意识,又缺少对外教学的经验。
4. 政府主导作用不强,支持资源严重不足
教育国际化作为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得到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认同。为此,我国制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为做好相关工作,其后各省也相应制定本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其中均明确了本省具体的高校国际化发展目标。然而,在教育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部属高校比地方高校获得了更为丰厚的经费支持,国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整体向发达省市倾斜,剥夺了地方高校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也限制了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化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地方政府作为地方院校的主管单位,尚未充分认识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困难,扶持政策出台较少。
同时,虽然地方院校已经意识到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着手开展各项对策活动,但限于政府多将资金、指标、机会分配给了部属高校,国际化步伐难以迈开。就资金方面来说,师资与人才培养、教学设施与仪器购置、科研投入、人员出国考察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基础做保证,但受限于经费不足,地方高校难以开展拳脚。据研究统计,“1997-2011年全国部属高校(共约111所高校,大多为“211工程”院校)的教育经费为12 749.3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高等教育总经费的1/3;地方高校累计教育经费投入为26 079.9亿元人民币。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地区获得部属高校教育经费的大部分”[9],这种情况随着“双一流”项目的推进会越来越明显。可见,地方高校在经费支持上远落后于部属高校,可用于国际化发展方面的经费则更加短缺。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受挫,学生学业培养受阻,国际化发展难以推进。再如,由教育部、教育厅等单位牵头组织的赴国外考察培训项目,多优先安排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机会较少;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历年国家公派出国地方合作项目申报名额的分配多向部属高校倾斜。
1.语言类外籍教师招聘渠道不畅,专业类外籍教师招聘渠道单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民办教育的发展壮大和国际化意识增强,各高校加大了外语专业外籍教师的需求量,加之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高薪聘请外籍教师开办“国际班”“外教班”等,国内有限的外籍人才资源被严重稀释,高校对外籍教师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十数年前,地方高校外籍教师多由中外友好基金会、基督会、天主教会选派赴任,此类外教多以教书育人、搭建友好桥梁为己任,在交通不便、条件不好、薪资不高的地方高校潜心教学。如今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薪资福利、地域、高校层次等因素成为决定外籍教师受聘与否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即使各高校广开招聘渠道,如托人介绍、投放网络广告、从兄弟院校转聘、请求国外合作高校推荐等,但主要还是依靠引智中介机构物色,渠道虽多但却难有成效。另一方面,专业类外籍教师招聘多通过由已开展学历合作项目的国外合作院校派遣教师为合作专业学生授课,二级学院自主联系、自主引进外籍专家开展教学科研指导工作的情况极少。虽然各学科或实验室亟需接受国外最新研究指导,但却苦于无招聘渠道可寻,难以与国外专家对接。
2.教职工公派留学渠道较少
为加强学校教师和干部队伍的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鼓励支持教师申请各项进修培训项目。高校公派出国留学主要有两种派出渠道:单位公派和国家公派。国家公派项目主要有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面上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地方合作项目)等,其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以前只面向“985”“211”高校教师申报,虽然2014年起面向所有高校开放,但从录取结果可见仍然主要向部属高校倾斜。地方高校单位公派渠道多以赴国外合作院校进修培训为主,学历教育项目较为缺乏,留学渠道尚不健全。
3.地方知名度不高,宣传渠道少
教育国际化对高校和地方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知名度和声誉方面。然而,由于地理位置、信息渠道和交通等方面缺乏合适宣传渠道,地方高校难以树立特色形象与品牌,加之所在地知名度不高,城市宣传力度有限,外籍人才及海外留学生对地方认知度较低,在外籍教师招聘及留学生招生工作上有一定困难,对有海外学术背景人才潜在合作院校的吸引力及也远不如部属高校。
1. 转变服务理念,确定国际化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校师生参与国际化的程度不高、机会不多,甚至很多地方高校教师的出国成了一种待遇,不是真正惠及学校教学科研发展需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学校应转变这种理念,破除参与国际化是某个领导、某个部门或者某些教师的特权的现象,让学校的国际化因事找人,而不是因人找事,从而提高教师和不同部门对国际化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学校发展的功能。
2. 职能部门与教学部门配合联动,提高国际化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高校的国际化是全校的事情,单凭一个国际交流合作处或相应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提高院校所有人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增加国际化参与面。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国际交流工作主要在相关外事或者国际交流合作部门完成,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统一管理,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仅凭一个部门来完成相关工作很难有突破。如果能让教学部门直接参与国际化的相关工作,比如教学科研人员的聘请、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办等,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优势和紧接学科前沿,也可以更多地调动教学部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行政部门的“放管服”作用。
3. 寻求合作项目,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建立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证[10]。随着地方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让教师和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国际发展趋势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参考。以项目促合作、以项目带发展是提升教师国际化视野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应积极寻求和开拓中外合作项目,从而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一方面重点以学生项目带动教师与国外院校的合作;另一方面以培训项目增加教师出国学习机会,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对出国留学人员的服务和政策倾斜力度,拓宽公派出国留学渠道,健全激励机制。
1. 做好地方高校国际化的顶层设计,提高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视程度
顶层设计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领导层提高对国际化的重视程度,才可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化。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的到来,地方高校各级领导要“转变管理理念,了解国际院校的管理方式方法,充分认识到院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开放教育管理意识,增强国际化教育的大观念,对院校国际化发展进行规划”[11]。而且,“对地方高校而言,国际化道路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选择”[12]。这种规划可以设计成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远期规划。近期规划重点可以放在短平快项目上,比如交换生项目、师资交流项目;中期规划可以重点在合作办学项目,比如不同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科研合作等;远期规划可以是合作学院或者学校的建设。同时,地方高校应实现区域化特征与国际化特征的有效融合,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独有优势,从而获得专属于自己的国际化教育发展模式。
2. 转变管理方式,鼓励教学院系主动出击
一方面,管理方式由“垂直式”管理向“扁平式”管理转变。由于当年地方高校的管理多参照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因此国际化的工作也大多由学校的相关职能机构完成。比如外教的聘请、合作院校的联系、师生的出国(境)、留学生的招生等均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或外事处完成。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统一口径,统一管理,但是也存在因专业学科差异带来的困难和矛盾,而且容易使教学院系形成“坐等靠”的习惯,影响学校国际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教学院系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探寻本学科的国际化路径。目前的管理模式下,大多教学院系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主动不够,存在被动等待的现象。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扩大教学院系的办学权限,让院系有更多的主动权,进而提高积极主动性。而且,教学院系因学科的差异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有自身的优势和选择。比如外语院系有语言交流优势,理工院系有学科优势,可以更好地联系国外相关学科的专家和院校,而这仅靠学校的职能部门是难以完成的,不利于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
3.申请资金支持,增加经费投入
经费支持是国际交流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没有相应的经费,很多项目和交流也就无法开展。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的要求下,近年来对其中“三公经费”的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上有严格的规定。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就势必会牵涉到师生的因公出国(境),而且人员会不断增多,与之相适应的经费就会增加,这与国家政策中的“零增长”又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学校用足政策,借鉴国内外高校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申请各类经费支持,将有限的经费增加到国际交流合作的投入中,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或者奖学金,用于教师和学生的出国(境)交流,从而实现学校国际化的大发展。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环境下,推进地方高校国际化势在必行,地方高校国际化功能也将进一步凸显。本文利用SPSS模型分析了地方高校国际化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探究地方高校国际化功能实现路径。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应从提升服务与转变策略入手,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地方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功能提供新的视角,从而不断提高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程度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