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钟 诚
(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2.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到生源质量下降、办学水平不足、人才培养机制不畅等因素的限制,职业教育“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一大难题。“大而不强”主要表现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快而不优”主要是指发展速度快,但内涵跟不上,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不少职业院校学生不能正确地自我认知,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人生前景一片灰暗,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分类招生考试渠道入学,这就造成了学生整体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课堂专注能力差、挫折容忍力弱、情绪体验消极、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施。因此,科学地研究和分析教学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
目前,学界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中《双微支持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周新新 2015)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微信、微博的特点和功能改变高职教学模式;《高职教学模式研究与总结》(付正祥 邱梅2012)强调高职教育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地,其发展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清晰的教育思路、科学的教学流程和合理的教学平台,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将教学流程的每一环节做到位,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基于MOOC教学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王全英 丁玉波 2014)通过分析MOOC教学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探索MOOC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搭建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开放式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为职业教育积极应对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提供支持,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全新的方法;余下几篇则是关于职业教育实验实训方面的研究。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鲜有看到,主要集中在师资队建设、班级学风建设和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均未涉及到运用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理论去进行课堂教学研究。鉴于此,笔者更坚定了信心,在组织行为学视野下开展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是一项崭新的尝试,能够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寻找一条富有成效的创新之路,进而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人性化、选择性和多样化,其结果必然指向个性化。教育的个性化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重要途径。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把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起来,让每个学生真正喜欢日常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本研究旨在以组织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将职业教育学生作为特殊的个体进行研究,从个体在组织中的角色、组织与个体的互动、组织目标内在化与个体行为、组织对个体的功能等多个方面入手开展研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并满足学生心理和行为需求,运用组织的影响力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管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构建创新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组织目标。
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人的存在形式有个体、群体和组织三种。从现象上看,个体是指单独的人,由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个体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各不相同的现象。
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David Popenoe)将社会化定义为“个体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习惯的贯穿始终的过程”。由此看出,社会化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不断学习、不断调节、不断适应的过程。“预期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进程,主要指让个体通过学习来实现他将来要扮演的角色而不是目前正在扮演的角色。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各类学校,尤其是技术学校、职业院校和各类大学。在该阶段中,学校对于学生个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社会期望,二是学生随时可用的组织资源。学生个体对学校的作用则是:一是学习需要和目标,二是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来源。而学校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具体细化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课堂教学和学生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否稳定、有效、持久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指在组织行为的过程中,个体和组织之间相互交换并认同的、内隐的、不成文的心理期望和承诺。它是一种已经被双方接受和认可的主观信念,它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决定着组织对个体的激励和个体对组织付出努力的程度。心理契约理论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指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默契,学校和教师对课堂教育充满期待,期望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学习,掌握职业知识和技能,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职业教育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组织的期望和承诺迥异。部分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需求并愿意努力提升自我;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因为高考的 “失利”,从此一蹶不振,缺乏理想和抱负,感兴趣就多听些,不感兴趣就完全置之不理;还有小部分学生上学仅仅为了获得文凭,抱着“只要考试通过就好”的心态,无论你怎么组织教学,他基本上无动于衷。因此,如何让课堂教学期待与学生个体需要保持平衡无疑是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创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教师能否科学设立学习目标、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激励个体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达到学生个体与课堂组织之间的高度心理默契,是课堂教学质量改进的关键所在。
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自主的、社会的、连续的、持久的、具有可塑性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人总会有某种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则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一旦目标得以实现,新的需要又会诞生,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构成了人的行为规律。
激励,正是以人的行为规律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方式,满足人的需求、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即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又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全面激励的理论体现在高职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从教学用语和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文化构建、教学评价实施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帮助学生建立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和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构建个体目标体系并进行目标管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
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佐藤学说过,看待教育问题,要有三种眼:第一种是“蚂蚁的眼”,看得非常细致,小草、小微粒都看得到;第二种是“蜻蜓的眼”,会从各个角度观察事物;第三种眼是“鸟的眼”,能够俯瞰大地。职业院校教师在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时,既要观察得细致全面,又要具备一定高度。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在性格、气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由于入学前知识结构和学习成绩各有不同,因而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个人的目标追求方面也存在较大区别。首先,通过致电家长、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倾向性测试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目标追求、自我评价、对课堂的评价、对组织和组织中人际关系的期待等,将了解到情况完整记录下来,整理归纳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管理方式和课堂文化氛围进行恰当的调整,尽可能地满足个体的不同需求。其次,要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学习成绩并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亮点、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目标方向上加以引导,在条件上予以支持和帮助,“不拘一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再次,根据个体的特点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现实表现,从知识类型和气质类型两个维度将学生进行归类,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布置复杂程度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后,帮助学生培养制定计划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目标管理。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目标的不同,引入“日清工作法”等管理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分类目标管理。如果学生的目标是毕业后继续深造学业或进入较为稳定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则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复习迎考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若学生的目标为创业创新,则引导学生把握国家政策、积累创业资源、掌握相应知识技能、参与各类大学生创业活动等。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梁启超先生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孔子曰:“不愤不发,不悱不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通过主动学习而不是靠机械的灌输来获得知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关注学生本身的兴趣和情绪,构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愉快课堂”在高职教育中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目前的高职学生大多为95后,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笔者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学生对照本宣科式的传统课堂倦怠情绪较为明显,而对运用了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等贴近自身生活和兴趣的教学模式则充满热情。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课堂情境,采取“案例教学”、“游戏教学”、“闯关教学”、“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教学手段,设置富有趣味性和一定挑战性的课堂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增长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另一方面,即便教师通过调研和总结,选择了一种或多种适合当前大多教学对象的教学模式,不同的个体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反应仍然是不尽相同的,很难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此外,职业院校学生生活阅历少,心理较为敏感,容易产生挫败感、孤独感等不良情绪。因此,观察并感知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反应和微小情绪变化,并加以记录和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或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引导。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或课堂管理模式等进行恰当的反馈和调节,有利于保证教学方向的正确性,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从而让课堂教学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30%,而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实施全面激励,能够满足个体的不同需求,诱发个体的行为动机,从而激发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和一般大学生相比,具有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推广“拇指文化”、开展“全面激励”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是积极向上的,相信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由于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大多不太理想,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较差、自我认知不全面的心理倾向,很容易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上课玩手机、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者甚至会自暴自弃、放弃学业,而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关注和认可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一般会为了证明自我、不辜负教师期待去努力学习。其次,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用亲切的语气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愿意认真听讲、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课堂提问、随堂任务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对于完成得好的学生,充分地肯定他们的成果,对于任务完成得欠佳的学生,首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再委婉地指出不足,同时用激励性的话语鼓励他们改进方法、更好地完成任务;善于给学生分配合理的任务并让他们独立完成,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鼓励不同、鼓励创新,鼓励他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情绪体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受尊重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便会由被动式学习转为喜欢课堂、愿意学习,同时逐渐地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达到学生个体与课堂组织之间的高度心理默契。当然,鼓励的话语也要言之有物,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现实表现,不能流于空洞和宽泛化。再次,建设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通过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就业创业观念、树立模范和典型、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扬班级的优良文化传统等方式,同时采用“奋斗”、“理想”、“集体”等“软性”激励与制度规范等“硬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学生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感、树立远大理想、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将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最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体都有一种归属心理,希望成为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以满足自身安全、友谊、爱和尊重的需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小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拓展等集体活动,创造条件、创新方式,让学生在沟通、交流和合作中增强团队意识、提升归属感。
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指导教学,无论是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对职业院校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首先,以学生个体及其在课堂组织中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其次,将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师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开展 “反思研究”研究,从而最终脱离“教书匠”而走向 “教育家”,这也为教师开辟了一条“教学相长”式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