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对中国茶路文化的贡献探索
——纪念徐霞客诞辰430周年

2018-04-04 09:03:02张红艳杨载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徐霞客游记茶文化

张红艳 ,杨载田 、2

(1.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9;2.衡阳师范学院,城市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8)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 时提出:“要用创新合作模式倡议与欧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1月,他又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及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举措和战略构想,要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茶叶是一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产品,古代丝绸之路茶叶贸易就相当活跃,在国家倡导发展“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茶叶贸易仍将是重要内容之一。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明

(一)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之为飲,发乎神农氏”(唐.陆羽《茶经》),表明早在5000年多前的神农氏时代中国人就开始识茶、饮茶;另据十多年前浙江宁波余姚田螺山考古发掘的山茶属树根,可推断出浙江东部一带6000多年前就可能种茶了[1]。饮茶风气上至皇宫贵族、寺院僧道,下至民间百姓,但大量栽培种植和进行交易则是在唐代。宋、元时期茶区继续扩大,茶叶种植遍及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丘陵山区,当时全国茶产估计最高在5万吨以上。明太祖朱元璋倡导种茶,中原地区与西北各少数民族也开展了“茶马交易”,清代开始有了较为稳定的国内外茶叶市场。18世纪20年代,我国茶叶出口开始取代丝绸的贸易地位,甚至一度垄断了世界茶叶贸易市场,茶叶曾在中国货物出口总额中占到90-95%的比例[2]。19世纪未至今,中国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受到新兴茶叶生产大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国家的挤压,直到当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外贸出口国时,茶叶贸易才重新兴起。2012年,全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出口量达32.179万吨,居世界第二位[3],充分显示了当代中国茶产业的强大活力。

(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茶文化是泛指与茶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中国的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内涵丰厚,博大精深。具体来讲,我将中国茶文化分为了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个方面。所谓茶物质文化即指人类从事与茶叶生产有关的物质和活动的总和,包括茶树的栽种和茶叶的制作加工、储存、运销以及成份、功能分析,也包括茶叶、茶具、茶器以及茶坊、茶馆、茶路、茶亭等物质物品。所谓茶制度文化即“茶政”,是指人类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流通消费过程中所形成一整套行为规范,包括茶贡、茶税、茶运、茶贸易等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所谓茶行为文化,是指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形为模式,即茶俗、茶礼、茶艺等行为范式。所谓茶心态文化即茶德、茶道,是人们在喝茶、品茶、赏茶中所形成起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从茶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看,中国茶文化兼容了儒家的亲和与内敛,佛家的清静与空灵,道家的自然与无为。在中国传统的饮茶习惯和悠久的茶文化熏陶下,人们爱茶、追求好茶欲望一直不曾停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开发新的茶叶品种,今天,我国已经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云南普耳茶等数十种名茶享誉国内外,中国茶及其茶文化已为世界广泛认同,中国茶叶的国际销售市场正逐步扩大。

(三)中国茶文化生机焕发

中国提出与世界人民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从交通、贸易乃至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2014年11月5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以“共建各国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主题,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大主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与交流,并在随后召开的“第四次高官会议”、“加强互通互联伙伴关系对话会”、“工商领导人峰会”、“第26届部长级会议”、“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取得广泛共识,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到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习近平主席倡议设立“丝路基金”以提速“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许多国家对此予以积极响应,如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科威特就投巨资建起一个规模巨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地处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坦还同中国共同申报了 “古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4]”,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关注度和认可度。借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扩大对外贸易,对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二、徐霞客及其《游记》影响深远

(一)徐霞客游履与“古丝绸之路”迭置

徐霞客祖上为官宦之家,但他舍弃名利,不入仕途,将自己毕生精力献身考察祖国的美好山河,其一生旅行考察足迹相当于当今中国的22个省(市、自治区)。《徐霞客游记》是他的旅行考察实录,内含丰富的中国茶及其茶文化信息。其出游线路大致包括太湖及无锡、苏州游,浙东游,杨州、镇江和南京游,皖南白岳(齐云山)、黄山游,赣北和皖南游等在内的“江南游”;包括武夷游,闽东九鲤湖游,漳州以至广东罗浮山的闽广远游等在内的“闽广游”;包括齐鲁燕冀游,中原荆楚游,京师盘山游,五台、恒山、华山游等在内的“北方游”;包括浙西游,江右游,楚游,粤西游,黔游,滇游等在内的晚年“西南万里游”,其所有旅游线路实际上多与古代的丝绸之路重合或者是其支线或延伸线路[5]。尤其是其晚年在云南西部北至鸡足山、丽江乃至金沙江畔,后南行经剑川、大理、南至保山、滕冲、凤庆、云县等地,其旅行考察线路与我国的“西南茶马古道”亦即“南方丝绸之路”的路线基本相吻合。徐霞客一生所旅行考察过的江苏太湖洞庭山、浙江的天台山、普陀山、雁宕山、江郎山,都峤山,贵州的白云山、丹霞山,江西的庐山、龙虎山、麻姑山、九疑山,广西的越城岭、白石山、武功山,湖北的武当山,湖南的衡山、云南的大理点苍山、昆明西山,以及东部地区的泰山、盘山、五台山、恒山等天下名山,也多是我国最为主要的名茶产地或“禅茶文化”名山,因此,在他的游记里,据业内人士统计就有70多处。徐霞客生活的晚明时期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属于商品经济作物的茶叶正在此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徐霞客作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重实践,求真知,故才出现了如此旅行考察线路和考察区域的安排。

(二)《游记》对中国茶文化进行广泛记载和描述

徐霞客爱饮茶、会品茶、关注茶。据初步统计,在现存的旅行考察实录约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中,有100多处关于茶文化的记载和描述。其中对南岳衡山所产“衡茶”便在《游记》中先后出现3次[6],在广西宜山县的一处茶文化文字记载便有120多个字,在云南大理感通寺所见:“中庭院外,间以茶树,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挂相似,时方采摘,茶叶颇佳,炒而复曝,不免黝黑。”(928页),并得了该寺大云堂“僧为瀹茗设斋”(928页)的茶礼遇,综观《游记》的茶文化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一,种茶及其茶园分布。如徐霞客在福建武夷山“自御茶园登岸,……峭壁高骞,砂碛崩雍,土人种茶于上”(22页)、在浙江雁宕山所见“隙地上多茶树,故坎土植梯往来其间”(79页)等。二,供茶、献茶和饮茶。如徐霞客在浙江天台山“瀹茗饮石上”(69页)、在福建九鲤湖“僧供茗芳逸,山所产也”(37页)、在南岳衡山“中立以芽茶馈”、云南鸡足山圆通庵妙行“瀹茗设果”(1117页)等。三,评茶。昆明筇竹寺茶“待者进茶,乃太华之精,茶冽而兰幽,一时清供”(791页)、云县高简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1090页)。四,茶交易。明代时期,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采用“以货易货”的交换形式,在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徐霞客就亲自见到“茶山野人负茶、藤、飞松、黑鱼,与松山、固栋诸土人交易盐布”(986页)等。由此可见我国南方主要茶产区茶叶种植环境、茶叶加工制作方法、茶叶品种类型以及茶礼、茶俗等方面,存在着东西间的明显地域差异性[7]。

(三)徐霞客精神与茶人精神高度契合

茶人精神或指饮茶人所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即所谓茶德。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俭德之人”。由此,饮茶再也不是仅仅为人们满足解渴的生理需求,或也不是为治病健身之类的保健要求,而是指饮茶者应在饮茶中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俭德操行。唐未刘贞德在其《茶德》中,将茶德归纳总结为十个方面,即以以茶驱腥气、以茶利礼、茶散闷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养生气、仁、以茶尝滋味、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其中的“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属于茶道范畴,足见唐代就已经喝茶有道了。那些《茶经》所要求做到的就可转化为茶的社会功能,以茶雅心,即可陶冶个人情操;以茶表敬意,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以茶行道,可以净化社会空气。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曾提出中国的茶德应该是“廉、静、和、美”四字,也就是“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和敬爱为人”(庄晚芳:《茶文化浅论》,1990)。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两个方块汉字,一是“和”;二是“茶”,其意是说中国茶道追求“保合太和”,其底蕴极其深厚,这是对庄晚芳教授茶德“四字铭”的进一步提炼。1985年,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7];2011年 4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写的文章《纪念徐霞客》,特别强调其“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字,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山川大地,予以逼真的描绘,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意识等方面,完成了开拓性全方位生态探讨和审美观照,”这是对徐霞客为探索祖国河山真面目而舍生求知,艰苦求索、坚韧不拔、献身科学等精神及其卓越贡献的高度概括,这与茶人精神高度契合。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徐霞客精神与中国茶业出口新机遇

中国茶叶出口目前主要有俄罗斯、欧盟、东盟、日本、中东和美国六大国际市场,但各自面临不同挑战。尤其是如欧盟、日本等市场新设置的茶叶进口“绿色壁垒”,大幅度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的限量和限项,给本来就已产能过剩的中国茶叶出口带来了新的困扰,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使中国茶叶生产及其对外出口贸易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紧紧把握住这一难得的新机遇并巧打已具很高国际知名度的徐霞客品牌,开拓创新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新局面,应不失为一大新举措之一。

(一)徐霞客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徐霞客及其《游记》明清以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如明清之际的文坛领袖钱谦益评价“徐霞客为千古奇人,其《游记》乃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瞩徐仲昭到游记书》)。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丁文江先生,以其自己在云贵地区进行地质地理考察的亲身经历,评价徐霞客“叹先生精力之富、观察之精,记载之详实”(《徐霞客游记》丁序),并为之重新整理游记、编制其《旅行考察路线地图集》,撰写《徐霞客先生年谱》,并将有关部分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8]。建国后,百废待举,毛泽东主席视徐霞客精神为其动力源泉之一,于20世纪50年代两次倡导学习徐霞客及其《游记》,并说:“我有这个志向……我很想学徐霞客”(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侯仁之、任美鳄,陈述彭等中科院资深院士,以及陈桥驿、朱惠荣、于希贤等资深史学家或历史地理学家,都积极投入了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研究,并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科学《徐学》[10]。“中国徐霞客研究会”1993年在北京成立,并在全国25个省(市、区)有了“徐霞客研究分会”,开发了“徐学研究网站”,创立了《徐霞客研究》会刊,并同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60多家图书馆进行交流,全国及其各地的“徐霞客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及纪念活动”不断吸引大量国际学者来中国参观考察。徐霞客作为中国最杰出的40位文化名人之一,其塑像已汇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也很活跃,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其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称徐霞客为“世界上卓越的旅行家”;《徐霞客游记》法文译本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著名丛书中国巻之一”;国际著名地质学家伊佛说:“徐霞客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地质学家,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11]。其实,徐霞客还是一个著名的茶人,将徐霞客作为形象大使,开展中国茶对外文化活动和贸易活动,应有很好效果。

(二)发扬徐霞客“游道三德”诚交天下茶人朋友

晚明文坛名士松江人陈继儒评价 “徐霞客游道”,概括为“三德”即“清、任、和”。 清者,指徐霞客不假公事之便,不废国帑之积,自筹盘缠,甚至不惜变卖自家田产以充游资;任者,指不畏艰难险阻,不顾生死,玩命而游;和者,指其与社会人群、天地万物保持和谐亲密关系,做到远游如致亲,尊重各地乡土风俗,不论绅士之贤良,抑合遮民之贫贱,待皆以友善和诚心[9]。这与庄晚芳教授所倡导的茶德“廉、美、和、静”如出一辙,与孔子所提倡的“忠、孝、仁、义”儒学精神也相通,而徐霞客以其高尚人品和道德风范被当时人称为“儒者楷模”。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生涯、尤其是晚年西南万里遐征的长途险道上往往是艰险万状,在湖南衡阳的湘江旅途的船上被强盗洗劫一空;好不容易重新筹积的游资在贵州狗场又被仆人倦走,在黔西游资再次被劫,以致“襄中钱尽”(675页)。更为可悲的是最亲密的旅伴静闻僧死于南宁崇善寺,旅行途中徐霞客不断为他寻医求药,至第二年的九月二十三日已病体不支,徐霞客只得“与之永诀”(453页),并留下了足够的银钱委托寺僧照顾。待从广西边境考察七十多天复回南宁后,才知离别的第二天静闻便离世了。徐霞客费尽心机周折,耗时七天才将静闻遗骨取出,负骨西行一年多到达鸡足山。此举感动了鸡足山的宏辩、安仁、仙陀、纯白等高僧,静闻僧遗骨终于获准安葬在其风水宝地文笔塔之阴。“生死之痛,情见乎词”(1150页),其诗句更是字字血,声声泪,对于徐霞客之诚心令人感动不已。我们在今天的对外茶文化交流和外贸活动中就应像徐霞客一样的诚心广交天下朋友,做大做强茶生意。

(三)弘扬徐霞客科学执着精神创造更多茶文化品牌

徐霞客自幼“特好奇书,多博览古今史籍及輿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中兴高蹈之迹(陈涵辉《徐霞客墓志铭》),故而发现“尝谓山川面目,多为图书志籍所蒙”(吴国华《圹志铭》),决心以还祖国河山真面目为已任,自19岁就开始了其旅行考察生活。且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吴江潘耒《徐霞客游记》序)。徐霞客三十多年求真求实的旅行考察生活中,详细考察了沿途的地质、地理、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状况,准确地描述了祖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开创了实地考察自然、系统地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游记》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是徐霞客的科学执着精神所结出的科学硕果[10]。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一带一路”构想,发展茶叶的对外国际贸易和茶文化的国际交流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徐霞客其人其事其精神就是最大的品牌。塑造茶品牌就应发挥徐霞客的名人品牌效用,更应以其科学献身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实求真的态度去创造茶品牌,发展茶品牌,为“一带一路”战略注入新活力,更好服务于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和茶叶对外贸易出口。

徐霞客已离开人世四百多年,虽世事沧桑多有变故,徐霞客其人、其事、其书、其业绩却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今天的中国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和政府,在为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而徐霞客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献身精神和尊重实践的精神仍然是其动力之一。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徐霞客也是一位著名的茶人,他爱饮茶,会评茶,以茶会友,以茶赠人,他结识了众多的茶人朋友,他晚年在祖国西南地区万里遐征所选择的旅途基本上是西南茶马古道重合[11],对于其对中国茶路文化的贡献应该深入研究、挖掘和整理,并使其成为中国茶文化宝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徐霞客游记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茶文化的“办案经”
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8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徐霞客访谈录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