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翠
(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旅游活动是一项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新时期下,音乐以独特的艺术性、文化性,同旅游产业具有密切的联系性,由此能够看出,音乐旅游产业中音乐产业占据较大的比重。新常态背景下,音乐产业在旅游产业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其已经成为游客眼中较为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风景线,是旅游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销内容,将音乐产业融入到旅游产业中,不仅为旅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从而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将音乐产业运用到旅游产业中具有审美艺术价值。音乐产业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将音乐产业运用到旅游产业中,能够使游客感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故事、人们的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使游客精神文化得到升华。当前,有许多电影作品、小说、舞蹈都是人们根据音乐而孕育出来的。故而,将音乐产业的多样性表现形式运用到旅游产业中,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业内容,还能够给游客一种美的体验,进而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例如,蒙阴的旅游产业将一些地域特色的音乐产业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如《沂蒙山小调》,为游客营造一个旅游氛围,陶冶游客情操,从而给予游客美的感受。
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自媒体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管理、生活、获取信息的方式,当代人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时代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超出任何时代,同时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也脱离不开互联网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可以作为宣传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载体,实现两者的融合,以一种宣传手段,使旅游产业与音乐产业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认可,吸引全国人民来此旅游,进而促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通过音乐产业对旅游产业进行宣传具有以下优势:其一,能够通过音乐传播较为丰富的文化信息,使人们对当地文化具有一定认知;其二,能够提升当地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地位;其三,能够突显地方文化的特色,并且能够将当地文化介绍给游客,进而实现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有效性。
将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能够开发与运用当地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进而能够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对当地具有特色的音乐产业进行开发与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旅游产业的知名度,使旅游产业更具地域文化特色。音乐产业的经济价值,是一种无形资产,其需要通过一个载体来体现其中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例如,临沂的旅游产业可以通过音乐剧的形式来挖掘当地的旅游产业,如带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大型歌舞剧《蒙山沂水》,丰富旅游产业的营销内容,提升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从而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
将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知名度不断的提高,旅游产业会逐渐成为音乐产业的宣传“舞台”,丰富音乐产业的表现形式,使当地音乐产业得到广泛的传播。据相关调查而知,在旅游途中,导游为了带动游客的积极性,大都会为游客播放一些民歌、童谣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当地音乐产业,为游客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使游客通过音乐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一些旅游产业会将一些宣传小册、旅游书籍中融入音乐产业,吸引游客关注,使游客能够通过词曲感受当地人民的情怀,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旅游氛围中。通过这些精心安排,当游客身临其境中,能够亲身感受到自然美、文化美,并且与音乐产业形成共鸣,进而热爱当地音乐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快速起来,加之外来文化的不断涌现,造成了一些音乐产业不断的流失,一些年轻人喜欢接受现代文化,对于一些民歌、民族乐器认知甚少,导致我国音乐产业传承面临一定危机。而音乐产业是我国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我国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会为我国带来一定的损失。新常态背景下,借助旅游产业传播、宣传音乐产业,提升人们对音乐产业的认知度,使人们通过聆听音乐产业感受到其中的内涵,感受到先祖创作每一首音乐产业的初衷,使当代年轻人能够不自觉的受到感染,将音乐产业进行传承、继承。因此,将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对音乐产业的一种保护、传承。
由于近年来人们过度放牧、耕作粗放,导致音乐产业赖以生存的草原环境形成了退化现象,甚至一些草原出现寸草不生的现象,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迫害,导致音乐产业生态保护失衡。然而,由于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不少人们意识到草原生态环境的珍贵,随着草原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也相对提高,使当地政府也重视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一些政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同时,以发展旅游产业闻名的希拉穆仁草原,构建了生态草原保护区,为游客营造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观,并且响应政策号召,引入优良草籽进行治理草原退化现象。因此,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进而能够促进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音乐产业,尤其是传统音乐产业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发展,保留音乐原有的文化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音乐产业的传承、发扬。在音乐产业开发中,开发者应该具有保护理念,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开发,做到新旧结合,不失传统的开发模式,例如:在开发中,要整合音乐作品内容,尊重历史,并且敢于融入现代化元素,使两者有效相结合,一同渗透到旅游产业中,这样才能够实现开发的有效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旅游产业过于追求回报,不遵从合理、科学开发原则,破坏了音乐整体生态环境,加之一些旅游产业为了商业发展,将音乐产业进行扭曲,不顾历史事实,使音乐产业为了商业而表演,失去了特有的艺术风格。
新常态背景下,音乐产业在旅游产业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其已经成为游客眼中较为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风景线,是旅游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销内容,将音乐产业融入到旅游产业中,不仅为旅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从而能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然而,一些旅游产业为了追求发展,迎合受众者的需要,在开发音乐产业中,任意将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词曲、风格更改,甚至将一些民族音乐作品改变成流行音乐作品,失去了民族风格特性,这样的开发,影响到音乐产业的传承,是一种不尊重历史的体现,最终会使原生态音乐作品消失。因此,旅游产业在与音乐产业相融合中,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音乐作品特色,不能够恣意更改音乐作品风格、情感,可以融入现代化风格融入现代化元素,也可以从游客需要出发,但一定要谨记保护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音乐产业的发展。
一些旅游产业为了追求音乐产业旅游,盲目的开发音乐产业,体现在重复开发、没有特色开发、过于商业化开发,这样的开发较为低级,不能够具有好的营销效益,导致开发者投入的精力付之东流。加之一些旅游产业看别的旅游产业开发的音乐产业较好,就进行模仿,毫无创意,这样的开发是省去较多前期投入,但盲目的模仿,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只有适合当地特色的音乐产业,才能够引起人们的认可,才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产业与音乐产业的融合,要避免盲目开发音乐产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特性,选取较为适合的音乐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游客的认可,才能够提升旅游产业的知名度,进而才能够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密切相连性,旅游产业在开发音乐产业时,应该认识到音乐产业在旅游产业中的价值,科学、合理进行融合,以音乐产业为导向,为游客营造一个旅游文化氛围,增强旅游项目吸引力,进而才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
漫画作为一种时尚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已经逐步融入到国民生活体系中。故而,新常态背景下,在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中,当地政府与相关旅游部门可以将当地音乐产业以漫画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以漫画形式展示音乐产业中的韵味与内涵,不仅能够吸引游客,还能够丰富旅游产业内容,进而能够提升旅游产业的知名度。旅游产业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收集当地音乐漫画产业,并在旅游风景区开展音乐漫画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漫画以动态的形成呈现在游客面前,使其能够吸引更好的游客,实现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融合,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徽州就以这种音乐漫画形式,吸引游客,使游客觉得新颖,进而慕名前来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加。这样的音乐漫画形式将当地文化特色、地域风情,以音乐漫画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当地文化的内涵,从而能够促进音乐产业的发展。
每一首音乐都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或是能够通过音乐能够了解歌唱者自身的故事。音乐产业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旅游产业价值。音乐舞台剧是以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其中的故事情节,能够将音乐以故事的形成呈现在游客面前。人们大都喜欢听故事,以表演者丰富的肢体动作,将音乐中的故事呈现在游客面前,这种形式会受到游客的青睐。因此,新常态背景下,当地政府与相关的旅游产业,应该挖掘当地的音乐产业,并将有价值的音乐编排成音乐舞台剧形式,将其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营销手段,使其能够不断的吸引游客的观看,从而实现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融合。
《云南印象》是20世纪初创作演出的极具云南少数民族风韵的大型音乐舞蹈剧,它将云南的传统音乐、舞蹈进行现代化的改编,使其兼具传统之美和现代之力,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不但成为了宣传云南传统民俗文化的媒介,更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名片。这种传统音乐产业融合旅游产业的模式就是以旅游为平台,对接了扎根于厚重历史文化的传统音乐,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音乐产业,二者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局面。既提升旅游产业的人文景观、品牌效应、游览品质,又对传承和创新传统音乐产业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同时,实现了传统音乐产业不仅能创造财富,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红色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色,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决定了红色旅游文化的主旨。红色旅游文化既是一种休闲的消费,又是一种审美、修身文化活动。红色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强调教育和审美功能,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成为丰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目前的红色文化教育普遍存在雷同化、单一化的问题,然而各种类型的红色歌曲,突出了地域特色,通过旅游,将游客带入到那个战火弥漫的年代,或激扬、或欢快,激发了游客的爱国情结。例如临沂,一个被誉为“两战圣地 红色沂蒙”的革命老区,一首婉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二者融合之后不仅描绘了临沂秀美的自然风光,更凸显了当时革命老区人民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也成为了红色音乐产业旅游区的标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的普及,带动流行文化的盛行,人们对于旅游的定义再次延伸,有时一部电影、一集综艺,乃至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都有可能铸造一个热门景区的诞生。 赵雷的一曲 《成都》,引得无数人围观成都,顺带着美食、茶艺等成都特色都成为了旅游热点,甚至歌曲中玉林路的小酒馆现在都成为了一个热门景点,顺便将成都打上了略带慵懒而又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标志。
在目前竞争愈加激烈的旅游环境中,如何强化城市的形象和加深游客的体验十分重要,很多人就是因为一部影视剧、一首歌曲就把某些地区选为旅游目的地。如果通过旅游+流行音乐产业的引导,让流行音乐产业成为城市旅游业的重点宣传媒介,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还能有助于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将旅游的目的地选为国内景区,通过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增进爱国情怀,进而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极大的加快文化自信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