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皇华集》研究

2018-04-04 08:44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粤东

王 琳

(南通大学 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粤东皇华集》收录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至十一月间李调元典试广东时所作的诗。此书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沿途的地理面貌、名胜古迹、田园风景及粤东地区的特产、风俗、民歌等。《粤东皇华集》共有诗216首,其中111首已收入《童山诗集》卷十五和卷十六甲午年中。

《粤东皇华集》收入《函海》嘉庆本、道光本、光绪本,此外还有清刻本及清乾隆刻本。该书共有四卷,卷首有程晋芳及朝鲜使臣徐浩修所作序言,《童山自记》云著录“十卷”,《童山自记》为晚年自订,“十”为“四”之误。本文研究采用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扉页印有“此据函海本影印”等字样。

一、《粤东皇华集》流入韩国概况及韩国文人的评价。

乾隆四十一年(1776)冬朝鲜人柳琴随副使徐浩修入京,翌年(丁酉年,1777年),其于书肆中见到《粤东皇华集》(以下简称《粤》),并慕名拜访李调元。但是在具体细节上,不同文献记载稍有差异。

首先,在李、柳是否会面的问题,十六卷本《雨村诗话》与李德懋中土本《清脾录》的记载有所不同。

十六卷本《雨村诗话》记曰:“乾隆丁酉上元,余在京,忽有朝鲜人柳琴到门云:‘我朝鲜副使徐浩修使也,因在琉璃厂肆见尊刻《粤东皇华集》,无心山谷放翁,而自合于山谷放翁,窃意著作必不止此,不知此外尚有几种,乞求数部。’勉恳不已,因令人与之使去。”[1]

从这则材料中不能判断李调元是否会见了柳琴。李德懋中土本《清脾录》“李调元”条则记为:“丁酉上元,几何子弹素随本国副使徐浩修至中国,于琉璃厂书肆得吏部兼编修绵州李雨村先生调元所著《粤东皇华集》,呈副使……雨村先生时以谪官家居,未见也。但以初刻《看云楼集》及未刻《童山全集》给之,副使大喜。”[2]354

据这则材料李调元没有会见柳琴。但在见面地点上李德懋中土本《清脾录》与朝鲜本《清脾录》又有不同。中土本《清脾录》认为二人在李家中会面,而朝鲜本《清脾录》则以为是在端门外。并认为柳琴为李调元的风采所折服,主动结交,该则材料也明确提到了李调元赠与柳琴《粤东皇华集》。其文云:“丁酉春,柳琴弹素随谢恩使入燕。弹素,奇士也,欲一交天下文章博洽之士。尝于端门外见羹堂,仪容甚闲雅,直持其襟请交,遂画砖书其姓名及字。羹堂一见投契,称其名字之甚奇。弹素屡造其室,谆谆善接人,呈露心愫,有长者风。临别赠以诗曰……仍馈其广东主考时所作《粤东皇华集》及松下看书小照。”[2]260

相较于以上三则材料,《韩客巾衍集·序》记载的更为详实,该序言署为“乾隆四十二年岁在丁酉元後一日”,距所发生之事时间最近,笔者以为该则材料最为可信,其文曰:“今年春正,偶以心疾,闭门摄静,谢来客,不窥户外者十有五日,又懒不作诗,遂无一事……偶有剥啄声,启之,则一秀士,丰神朗润,眉如长松,眼烂烂若岩下电,头戴笠子,衣道衣,不似中国人……姓柳名琴,字弹素,而别号几何主人者也。为言向于书肆中见余《粤东皇华集》,窃慕著作当不止此,故以来。”[3]由此可知,李、柳的确见过,会面地点为李调元家中。柳因《粤东皇华集》而生仰慕之情,特来拜访。

无论李、柳见面经过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粤东皇华集》的确曾在韩国流传过,否则就不会留下韩国文人的评价。目前,在中韩资料中能够找到依据,证明其阅读过《粤东皇华集》的共有五人,分别是徐浩修和韩国四家诗人李德懋、柳得恭、朴齐家、李书九。

徐浩修专为《粤东皇华集》写过序言,其文现收录在函海本《粤东皇华集》中,其评云:“超脱沿袭之陋,一任淳雅之真,非唐非宋,独成执事之言;而若其格致之苍健、音韵之高洁,无心山谷、放翁而自合于山谷、放翁,亦可谓欧阳子之善学太史公。”[4]1

李德懋拜读过之后,赞曰:“今读《粤东皇华集》,渊博韶颖,乃其余事,窃自庶几想象先生之万一也。”[5]并有论诗诗《读李雨村<粤东皇华集>》“梅花岭外五羊天,到处珠娘乐府传。珍重星桥评隲好,诗情清丽断霞妍。”同时,李调元有和诗《次韵寄李炯菴(其三)》:“谬持文柄海南天,赢得诗名万口传。寄语三韩蝉橘老,就中细与辨媸妍。”[6]85

朴齐家拜读过《粤东皇华集》后,其云:“观先生著书满家,其未见者姑不论,试取其《粤东皇华集》一二读之,韬光敛彩,斲雕归真,不为浮夸矜止之色,而沨沨然见其元气之鸣于纸上也。信乎!大家之音也。”[7]

席帽山人李书九曾经就李调元撰《粵东皇华集》题写过论诗诗,李调元有《和寄席帽山人(三首)》,诗一注右酬《題<粵东皇华集>》,其诗曰:“罗浮佳处胜岷峨,不向天南访补陀。惭到宝山无丽句,等闲休付雪儿歌。”[6]94

柳得恭虽然没有留下评语,但其《并世录》卷一“李调元”条[6]81-94列举李调元诗19首,诗题如下:《几何柳公来访》、《几何再访》、《怀几何子》、《次柳冷菴韵(有序)》、《几何主人歌送弹素归国并寄贤侄冷菴》、《七月初五立秋日奉寄几何主人》、《次韵寄李炯菴》、《落花生韵和柳惠风》、《和寄朴楚亭》、《和寄席帽山人》、《桐城道中绝句》、《南唐后主祠》、《临江府》、《吉安太守庐个轩招游白鹭洲书院,院已久圮,时初落成,为题一律,示诸生,从个轩所请也》、《梅关和德定圃座主题壁韵》、《英德县喜雨》、《飞来山题飞泉亭示怀远长老》、《南海竹枝词》、《中宿峡》。其中《几何主人歌送弹素归国并寄贤侄冷菴》、《七月初五立秋日奉寄几何主人》、《落花生韵和柳惠风》3首出自《童山诗集》丁酉年卷十九,分别题作《几何主人歌》、《寄柳几何》、《落花生歌(为柳几何及其侄惠风作)》。

《桐城道中绝句》至《中宿峡》等9首诗歌出自《粤东皇华集》。其中《吉安太守庐个轩招游白鹭洲书院,院已久圮,时初落成,为题一律,示诸生,从个轩所请也》“个”为“介”之误。《粤东皇华集》题作《吉安太守庐介轩招游白鹭洲书院,院已久圮,时初落成,为题一律,示诸生,从介轩所请也》。《飞来山题飞泉亭示怀远长老》,“山”为“寺”之误。《粤东皇华集》题作《飞来寺题飞泉亭示怀远长老》。剩下7首诗歌则为李调元佚诗,并不见录于《童山诗集》。

二、《粤东皇华集》的内容特色

据《童山自记》,李调元典试广东的行程大致如下: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二十五日,李调元接到任命,与编修王春甫一同典试广东。八月初一抵达广东,初九日命题,九月初三日出榜。九月十一日在粤启程,十一月十六日抵达京师。

李调元此次出行如采风之使臣,十分注重对粤东地区风土人情、草木植被的记录,正如程晋芳在序言中所云“乘輶轩周四国,而风谣美恶必兼收焉”,“《皇华》之诗以咨、诹、询、度、谋五事为本。”粤东地区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人文荟萃,这些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在《广东乡试录后序》中言“粤东虽介在岭外,而山川名胜如罗浮。庾岭之雄壮,珠江、昆湖之秀丽。物产财殖,瑰玮珍异,不可名状。灵气所钟,共萃于人文者独厚。”[8]所以笔者以为,《粤东皇华集》最大的内容特色在于对粤东地区地理风貌、草木植被的歌咏及对粤东民歌的改编。

(一)对粤东地区地理风貌、草木植被的歌咏

一入岭南,李调元即有《岭南舟行杂诗十首》,其以“长立船头到日西”(其二)的好奇心观察着岭南地区的乡音、少妇、汉子,留下了“自日边来百越乡,语音殊异听难详。使舟日日浈江曲,半靠人家牡蛎墙。”(其一)“碧波漾漾走银沙,篛笠长年各家有。少妇舵楼金齿屣,两鬓还插素馨花。”(其三)“櫂郎黔面亦堪怜,撑尽筠蒿袙两肩。榄豉干鱼兼水饭,生来不识有炎天。”(其九)等诗句。其后又紧接着创作了《咏鹞鹰石》、《韶州望韶石》、《虎头矶》、《弹子矶》、《观音岩》、《浈阳峡》、《香炉峡》、《大庙峡》、《中宿峡》等诗歌,这些诗歌大都展现了岭南风景的奇秀及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如《弹子矶》云“自入韶山来,岩峦益奇秀。神禹力不到,天工自结构。”《大庙峡》云“粤东山水奇,每出意不料。连朝已臻绝,玆复得大庙。”

《与编修春甫分赋南方草木状三十首》[4]208则吟咏了龙眼、荔枝、橄榄、槟榔、羊桃、蜜望、甘蔗、苹婆、椰子、菩提、佛桑、朱蕉、桄榔、波罗蜜、贝多罗、素馨、蒌叶、金钮子、蕹、使君子、黄皮果、木棉、榕、诃子、蒲桃、宜母、君迁、都捻、山辔、万年松等三十种草木。每首诗下皆有注文,介绍所咏植被。李调元晚年“删改旧诗”(《答祝芷塘同年书》),在《童山诗集》中将题目改为《与编修春甫分赋南方草木状二十首》,少了黄皮果、木棉、榕、诃子、蒲桃、宜母、君迁、都捻、山辔、万年松等十种草木。然而对于这些咏物诗,袁枚的评价并不高,云:“诗中如咏岭南草木,物物有诗,似可不必编入尊作。”[9]372

(二)对粤东地区民歌的改编

《粤东皇华集》卷三开篇即有《採珠曲》、《後採珠曲》、《合欢词》、《薏苡谣》、《扶留曲》、《寄远曲》、《淘鹅谣》(并序)、《花燕》(并序)、《青鵻引》(并序)、《懒妇欢》、《番狗怨》、《断草乌吟》、《相思曲》、《踏潮歌》、《蜘蛛曲》、《竹叶歌》、《绾髻谣》、《素馨曲》、《踏月歌》、《浪花歌》、《怨曲》、《蕉布行》等21首诗歌,这部分被顾宗泰赞为“集中小乐府最工”(见题《粤东皇华集元韵》其三)[4]155。这些诗歌大都语言直白,格律宽松。其中一部分直接改编自粤东地区的民谣或谚语,如民歌《渔童谣》云:“水流鹅,莫淘河。我鱼少,尔鱼多。操弓欲射汝,奈汝会逃何?”李调元“嫌其词俚,不足以风,故为易之”,改编为《淘鹅谣》,诗云:“淘鹅淘鹅,汝勿淘河。我淘鱼少,汝淘鱼多。汝用皮袋,我用网罗。网罗鱼可漏,皮袋鱼难过。可漏鱼尚可,难过鱼奈何?一枝竹弓,一枝枉矢,射杀淘鹅,淘河应止。”[4]94

《青鵻引》则是根据山歌“宁人食我橄榄,莫食我槟榔”改编而成,李调元认为“其词颇近乐府”。《懒妇欢》是根据粤中谚语“朝为懒妇,暮为奔?”改编而成,李调元认为“其词有风刺”。

这部分小乐府大都托物言志,所言之志各有不同。如《断草乌吟》“人以直如弦死道边,汝以直如矢免于死”,抒发了人世险恶的感慨。大部分诗歌则表现了男欢女爱的浪漫之情,塑造了不少敢爱敢恨、活泼可爱的少妇或少女形象。《合欢词》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挚热的爱情,云:“郎是合欢花,妾是合欢叶。朝朝花自开,夜夜叶相接。郎是合欢叶,妾是合欢花。叶飞过墙去,花落终在家。”《浪花歌》的告白更为大胆直接,“摇浆过郎船,滴水上郎身。语郎勿相怪,水是郎媒人。”

除以上两点之外,《粤东皇华集》也是诗人行程的忠实记载,如程晋芳所言“凡所经历,悉记以诗”。每至一处,李调元多会走访当地的历史遗迹,拜谒名人祠堂,留下了《雄县怀古》、《献县怀古》、《彭县怀古》及《合肥怀古》、《陶靖节先生故里》、《南唐后主祠》等诗作。另外出于社交的需要,李调元也创作了不少唱酬诗,唱和高潮出现在抵粤之后,数量大且集中,这些诗歌大多充满了溢美与自谦之辞,所颂之事也极为琐碎,从诗题就可窥见一斑,如《谢中丞座师遣送满洲饽饽》、《谢中丞座师送羊桃》、《监临大中丞定圃座师赐杏酪分送各房诸君同饷仍用石兰元韵奉谢》,笔者以为这些诗作价值并不高。

三、《粤东皇华集》的艺术特色。

李调元《粤东皇华集》出版之后,在国内并未引起太大反响,目前所见评点性文献仅有程晋芳《粤东皇华集序》及顾宗泰《题粤东皇华集》。但是传到韩国之后,受到韩国文人的普遍好评。无论中韩文人,认为其诗集的最大特点在于“诗情清丽”。顾宗泰《题粤东皇华集元韵》其四云:“岳转湘飞未许夸,番禺不数旧三家。鹧鸪岭接梅花岭,清丽诗情似断霞。”认为李调元的诗歌具有“清丽”的特征。这一观点得到韩国文人的赞同,李德懋《读李雨村<粤东皇华集>》云:“珍重星桥评隲好,诗情清丽断霞妍。”

最能代表李调元清丽诗风的是他创作的绝句,这类诗歌注重意象组合,用语清雅,常营造出清微古淡的诗境。如《吉水县》云:“字江日日写清晖,细雨濛濛湿祫衣。忽有渔翁一撒网,一群白鹭掠江飞。”江水、细雨、渔翁、白鹭几个意象组合,蕴含张力,宛若一幅泼墨画,以黑白为基调,同时静中有动,是绝佳的风景画。

李德懋将《粤东皇华集》的部分诗句选入《清脾录》,其挑选标准应以“清丽”为准绳。所选诗句有《潛山山行简王春甫》“皖山似展倪迂画,潛水渐无许浑诗。”《梅关》“人拨乱云驴背上,僧敲古月鸟栖边。”《吉安太守庐介轩崧招游白鹭洲书院时方落成为题一律示诸生从介轩所请也》“一林蕉雨侵窗绿,四面书灯映水红。”李德懋认为这些诗句“皆可以传诵也”。

纵观李调元一生的诗歌创作,程晋芳《童山诗集序》评云:“合观全集,大矣!美矣!”认为李调元诗歌具有“大”且“美”的总体特征。袁枚评其曰:“才豪力猛”[9]232。而《粤东皇华集》作为阶段性诗集却呈现出“清丽”的特征,这与李调元此时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李调元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在翰林院任庶吉士,散官后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吏部任职,时年33岁。刚任职两年,其父李化楠因官场争斗自刎身亡,这件事对李调元打击非常之大,其在在诗歌《密云抵舍检点行箧,见先大人夫丁亥除夕赋诗二首,因忆戊子除夕之事,为之黯然,敬依韵追述之》中云“魂飞一骑出都门,汗湿羊裘体不温。敝屣功名何足问,破巢身世更无论。”[10]106这一时期诗人也时常流露出归隐山林的念头,如“他年老子出函关,誓拟随他不拟还”[10]105(《过牛阑山》),“仕宦亦何谓,田园胡不归”[10]109(《感怀二首》)等。由此可知,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极度哀恸和失望的。三年丁忧结束,乾隆三十六年(1771)李调元再次返京,此时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李调元十分留恋乡居生活,不愿意再次挣扎于宦海的泥淖之中,这种情愫在《留别醒园》中表达地十分清晰,云:“新建楼台倚翠微,排山松柏半成围。白云似友还相送,明月留人苦劝归。池内养鱼随变化,亭前放鹤且高飞。最难别是冬初候,梅正含苞理客衣。”尤其是末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另一方面,诗人又不甘就此埋没,十分渴望得到重用,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居家之时,诗人曾作《观笊鱼歌》,充分显露了他不甘就此埋没的心情,“我从柳荫袖手看,徙倚终日还嗟吁。得多得少亦偶尔,甚美甚苦非忍乎。淘汰即今似梳擳,蛟龙岂向池中趋。誓欲乘风破浪去,安能坐困如余且。”

在这种矛盾心情中,诗人又在京城闲置二年。直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李调元才接到人生中第一个相对重大的任命—典试广东,时已是不惑之年。诗人壮志得酬,可以想见他的心情极为舒畅。这种情感流于笔下,便形成了“清丽”诗风。

《粤东皇华集》作为李调元阶段性诗集,由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形成了迥异于其他时期的“清丽”诗风。另外,《粤东皇华集》曾传入韩国,受到了韩国文人的一致好评,于无意中推动了十八世纪中韩文化的交流。

猜你喜欢
粤东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粤东LNG线路施工E标段水网地区沉管下沟施工技术
粤东剧界演变发展及其戏剧史意义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又要出大招
【浣溪沙】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粤东支队成立七十周年
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HPV-DNA检测在粤东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粤东地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及主要问题
福建和粤东近岸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中控签约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项目
八乡山——粤东革命的摇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