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玲,李雅微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各类人才,他们为城市建设辛勤工作,全力奉献,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生活、工作条件。然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及工作的繁忙,一方面需要家中老人帮助他们照看子女;另一方面,他们也心系家中老人,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赡养责任,他们尽自己所能将老人带入城市共同生活,于是催生了随迁老人这一社会群体。然而这一社会群体由于“空降”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在环境适应、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及心理适应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关爱老人,让他们在辛苦付出的同时,幸福愉快地度过晚年,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根据最新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1]另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60岁及以上的流动老年人口数量接近1800万。可见随迁老人是庞大老年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困境迫在眉睫。
对于随迁老人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总结其共同点不外乎以下两个:一是拥有农村户籍;二是年满60周岁。基于以上说法,本文对随迁老人做出如下界定:随迁老人,是指年满60周岁,长期生活在农村并拥有农村户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或养老而背井离乡,随迁到子女生活和工作所在城市的老年人。
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是指随迁老人进入城市以后,对不同以往的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作出的自身反应,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进行心理和行为的融合与调整,以便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
关于社会支持,社会学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支持的概念进行界定,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也涵盖个体内在认知因素,直接反映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萨拉森(Sarason)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2]109;李强从社会支持刺激和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角度来理解社会支持,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状态紧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3]67—70;丘海雄等认为社会支持结构已从改革前资源主要由国家通过单位向个人提供的一元化结构,逐步转变为社会资源分布的多样化和社会支持的多元化结构[4]54;贺寨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认为个人的社会支持网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维持日常生活运行,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危机,社会支持的实现是一个由政府组织行为、非政府组织行为、社区行为和个人行为组成的社会系统工程。[5]319
综合以上学者论述,笔者认为社会支持的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解:首先,从社会互动关系方面来讲,社会支持不是单纯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支持和帮助,更多是一种社会交换,一种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其次,从社会行为性质传递的信息来看,个体不仅能从中得到关怀,更能在其中体会到自己是有尊严、有价值的,并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属于这个群体的;最后,从社会资源的效用来看,社会支持是在社会关系的协助下,社会网络中成员间的资源交换。[6]34
社会支持理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其最初起源于心理学研究领域。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研究人口健康问题时将社会因素作为一个因变量进行考量,结果表明遭受社会排斥或社会融合度低的个体更容易出现身体健康问题,且容易发生自杀行为。[7]8420世纪中后期,社会学者开始将社会支持理论引入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中,从而促进了社会支持理论的充分发展与普遍认可。随迁老人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类弱势群体亟需我们的关注,将社会支持理论引入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研究中,对于解决随迁老人当下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从社会支持理论角度调查分析随迁老人在城市适应方面的基本状况,发现问题并探讨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策略,最终目的是使随迁老人与城市环境、城市文化以及主客体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本次调查进行于2017年1月份到2月份之间,一方面,由于这一时间段处于学校临近放假期间,时间上允许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另一方面,寒假通常是随迁老人进城的高峰期,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调查对象群体,有利于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地址选在临汾市五一路某社区附近小广场,选址原因有两个:一是临汾地处山西西南部,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二,属于中部地区三四线资源型城市,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讯便捷,人口流动性强。二是我们生活在此社区附近,对社区周围环境较为了解,经过长期观察,社区内随迁老人数量众多,并且经常出入小广场进行身体锻炼。此次调查共有60位随迁老人参与,综合被访者的家庭和个体情况作出了如下记录。
1.被访者性别及年龄构成:女性33位,男性27位,分别占有效调查总数的55%和45%。60—69岁共24人,占总数40%;70—74岁共15人,占总数25%;75以上共21人,占总数35%。
2.学历构成:具有高中学历者6人,占总数10%;具有初中学历者21人,占总数35%;具有小学学历者27人,占总数45%;没有上学经历的老人有6位,占总数10%。由此可以看出随迁老人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3.流动原因及流动意愿:其中为照顾子女的有9人,占总数15%;为照顾孙辈的有36人,占总数60%;为进城养老的有15人,占总数25%。其中出于主动自愿进城的有21人,占总数35%;应子女要求进城的有39人,占总数65%。可看出大多数老人乡土观念浓重,无奈远离故土,对于城市生活的接受程度较低。
4.适应状况:其中适应期很长且难适应的有12人,占总数的20%;适应期较长且较难适应的有33人,占55%;适应期较短且较能适应的有15人,占总数的25%。由此可以看出大多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需要较长适应期且不易适应。
5.与子女及当地人的交流状况:与子女聊天多且时间长的有6人,占总数的10%;聊天少但时间长的有6人,占总数的10%;聊天多但时间短的18人,占总数的30%;聊天少且时间短的30人,占总数的 50%。与当地人经常交流的有12人,占总数的20%;偶尔交流的有42人,占总数的70%;不交流的有6人,占总数的10%。可见大多数随迁老人与子女及当地人缺少交流。
1.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适应状况。相较于农村简单的生活环境,城市生活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与农村生活有很大差别,使得随迁老人在城市适应中面临困境。在与随迁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发现,随迁老人进入城市生活多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适应程度。在受访的60位随迁老人中,共有75%的老人表示不太能适应城市里的环境。一是随迁老人普遍认为市里的空气状况不好,经常有雾霾天气出现,在夜晚很少能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二是随迁老人认为城市人口数量大,外出交通拥挤,车多人多,办事费时费力;新兴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用电器的出现虽然便利,但是很多老人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三是随迁老人认为,虽然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很近,但人与人心理距离遥远,人情冷漠现象严重,在城市生活犹如牢笼一般,缺乏在农村生活的亲切感和自由度。另外,15%的老人表示基本能够适应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会带来很大影响。其实,大部分随迁老人出现适应困境很容易理解,其实质是社会支持的丧失。随迁老人常年生活在农村,有成熟的社会网络和熟悉的房屋土地,进入城市以后,高楼大厦代替了房前屋后,陌生人群的偶尔寒暄代替了同辈熟识群体间的日常交流,之前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城市的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减弱,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活中的失落感,导致城市适应问题的出现。
2.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状况。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状况是衡量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重要尺度,不仅能反映随迁老人对城市生活的心理接受度,同时有利于我们了解实际情况而对症下药。人际交往在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拓展个人社会交往的广度,同时满足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需求。反之,人际交往的单一化往往对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造成严重的影响。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状况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与家庭成员的交流。在随迁老人的城市生活中,面对乡土社会的“脱域”和原有社会关系的脱离,人际交往的对象变得单一而有限,这时老人们往往把安慰心灵的重心放在与子女的交流沟通上,但在与老人们的访谈中可以发现大多数老人并不能得偿所愿。第二,与同辈群体的沟通。同辈群体是仅次于家人的第二大交流对象,有时甚至超越家人高居交流榜首。同辈群体由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和共同经历的时代感,往往产生相似的思想情感,因此同辈群体的交流更加自由与和谐。访谈中会发现随迁老人与同辈群体的交流程度存在差异,他们与城市老人的交流趋向于半陌生化且交流次数偏少,而与其他随迁老人则话题较多,经常能够交流城市生活的困惑从而排解不良情绪。第三,城市归属感、安全感差。归属感来源于主观上对于生活环境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的认同感。随迁老人在城市中享有的社会保障少,精神支持又多来源于家庭生活,这样的境况通常使他们感觉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因此归属感和安全感较差。社会支持理论不仅要求个人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生活挑战,同时也要求积极发挥社会资源应有效能,来帮助被困群体更好地面对生活。可见,增强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不仅是对老年人及家庭增强自助和自我支持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全社会加大对老年人关爱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调查发现,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在于社会支持网络中个人资源的缺乏和社会资源的变动两个层面,具体表现在制度环境、社会交往、心理调节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
2017年的户籍制度改革,开始使附着于城市户籍之上的福利逐渐剥离,呈现出许多亮点,如取消农与非农户口界限,破解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等。然而随迁老人“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补贴在农村,消费在城市”,依然难以享有与城市老人户籍相关的政策优惠、单位福利、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因此形成了一定的心理落差,致使其感到未被城市真正接纳,进而影响了其城市适应的进程。
另外, 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中难免生病或身体不适,需要就医。然而现行医疗报销制度,增添了随迁老人看病难、报销难等问题。因为随迁老人若要住院就医,在住院前或住院后3日内需要给参合所在地电话报备,对住院就医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出院后需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出具居住证明,出院后持病历复印件、汇总明细单、住院收费票据、出院证明、患者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及居住证明回参合所在地报销。如果是从参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治疗,必须在走之前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然后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疗。一般来讲省外报销的比例最低,若在省内就医,医院级别越低,报销比例越高。因此,报销难的问题无疑成为随迁老人城市适应中的一个心理障碍。
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步,这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然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上投资差别的历史欠账,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彻底消解。这种差异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使得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中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
随迁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人生暮年仍无奈脱离原有生活场域,不得不接受新生活的挑战。“年纪大”且“另起炉灶”是随迁老人的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很容易成为影响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城市生活的制约因素。因为年龄的增长不仅代表着年龄数字的增加,还暗藏着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的下降,通常表现为对生活的期许下降,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等。另外,“另起炉灶”意味着随迁老人脱离了原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在陌生的城市里,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变,更多的是心理环境的改变,少了生活的自信,多了心理上的胆怯。因此面对日常生活的困难,许多随迁老人往往会选择怯懦退缩。由此可见,个人积极性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
家庭是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空间,而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是随迁老人得到的最好的慰藉方式。但在实际生活中,代沟的存在使得老人与子女间在价值观念、饮食习惯、消费理念、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别。[8]47另外,在城市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子女们闲暇时间缩水,不能经常陪伴父母左右,即使有时间坐在一起也不愿意听父母说些家庭琐事。长此以往,造成了随迁老人与子女间沟通不畅,交流积极性下降,家庭生活缺乏归属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
社区是随迁老人除家庭以外的第二大活动空间,社区活动的有效组织是促进老人们城市适应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生活中,社区组织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一,专业人员匮乏。调查发现,由于社区服务人员薪资水平较低,参加社区工作者多为低龄退休人员,这部分人群通常缺乏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第二,社区活动少且门槛高。近年来社区组织行政化的加重,致使其将全部精力集中于行政事务,没有心思承担老年服务工作和举办各种活动。即使组织活动也多服务于某单位家属,而将非职工家属排除在外。
生活场域的变化带来的孤寂感。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一个熟悉的地方走进陌生的空间,到处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取代了农作物与自然植被和谐共生的田园风光;同楼层住户的横眉冷对代替了邻里间热情的寒暄;浑浊的城市空气和充斥的灰色雾霾取代了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碧水青山;从早到晚穿梭不停的车水马龙代替了柳叶低垂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这些在农村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眷恋如今却无迹可寻,随迁老人心中的孤寂感不禁油然而生。
经济上依靠子女产生寄居感。随迁老人进入城市后,担负起照看孙辈及照料家庭事务的责任,为子女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随迁老人由于没有稳定收入,经济上几乎全部由子女负责,尤其在城市居住,生活成本增加,处处需要开销,不像农村生活,有些日常需要还可以自给自足,这种由子女供养的感觉会使随迁老人价值感、存在感减弱。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随迁老人在经济上的不独立往往使其产生深深的寄居感。[9]77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10]53比起城市中堆砌起来的高楼大厦,农村建筑中多为一家一户的院落式格局,这样的建筑风格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大自然,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同时也可以形成熟习亲密的宽阔自由情怀。而在城市生活中,高耸的楼房一方面制约着老人们的出行,限制了老人们的活动场域,另一方面狭小的生活空间容易使老人们心中形成拥堵不畅的感觉。面对拥挤的交通与建筑、关门闭户的城市文化,老人们会更加怀念家中熟悉的伙伴、宽敞的大瓦房、门前自理的小菜地。
另外,老人们在农村可以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生活自如,而在城市生活则不同,随迁老人需要记忆新的生活路线、新的电器使用规则、新的生活习惯等。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生活顺利。然而,年龄的增长不仅使得他们学习能力下降,视听能力弱化,且记忆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差,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难度。
随迁老人,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群体。当前,无论是缓解老龄化背景下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是顺利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解决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都迫在眉睫。立足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巩固和发展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对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至关重要。从个人、家庭、社区及政府四个层面共同构筑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社会支持体系,多角度采取措施增强随迁老人城市适应能力,使随迁老人即使远离故土也仍能幸福生活,安度晚年。
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不仅需要从个人角度完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宏观层面的社会支持。因此,解决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需要社会政策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政策调整带来的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使随迁老人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和关爱的,有利于其重塑城市生活的信心。
首先是户籍制度改革,当前户籍制度的存在不仅在物质上阻碍了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步伐,在心理适应层面也容易使其产生局外人的心理障碍。作为政策制定者,应逐步放开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使随迁老人能享受到子女所在城市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其次,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随迁老人在城市就医过程中遭遇最难的问题莫过于高昂的医药费以及复杂的报销手续,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弊端,由于多级部门分级管理城乡医保事务,往往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相互扯皮管理低效。面对这种现象,政府部门应合理规划责任分区,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快速高效的医疗报销制度。再次,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供给体系。经济生活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随迁老人的经济来源大多来自子女,经济独立受到限制。政府有必要建立政府与家庭供给相扶持的保障模式,以减轻个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解决随迁老人的后顾之忧。
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社会支持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能力不足的个体,主要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期扩大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以及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社区是随迁老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而社区委员会是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因此,社区居委会在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中扮演重要角色[11]89,能否认真履职,发挥本体功能,决定了其能否更好服务随迁老人的质量和水平。
当前,为促进社区居委会做好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社区居委会重新整顿调整,摆正工作重心。在服务居民的过程中努力去行政化、形式化,多元化地认真组织居民活动,消除对随迁老人的设限,做到以服务所有居民为天职。第二,吸收专业人员,强化队伍建设。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树立服务随迁老人意识,学习服务随迁老人的知识技能。第三,组建志愿者队伍,壮大关爱随迁老人的社会力量。在缓解工作人员紧张问题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社区服务环境和结构,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家庭是老年人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所,家庭生活的和谐是促进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强化家庭建设。
首先,子女要有孝心、爱心和耐心。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中最为熟悉亲近的莫过于子女,子女的陪伴是对父母最真情的告白,而守护是对父母最沉默的陪伴。父母年事已高,很多生理机能都在下降,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差、手脚不灵活、重复性话语增多等情况,这时需要子女保持足够的孝心、爱心和耐心,对年老的父母多一份宽容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照顾,过一种温暖、踏实且有尊严的生活。其次,子女要和父母加强交流沟通。父母远离故土,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缺少了与乡里乡亲的闲话家常,心理上可能会有一种孤寂感,作为子女要经常与父母交流沟通,了解父母所思所想,空闲时间能够陪伴父母左右。再次,子女要尊重父母对家庭的辛勤付出。父母不仅照顾子辈的饮食起居,还得负担孙辈们的上学接送,可以说承揽着生活的种种重任。所以,子女要尊重父母对家庭的辛勤付出,适当的时候要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激励,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最后,正确面对代际冲突与隔阂。代沟是生活中存在的正常现象,代沟所引发的教育、生活及消费等理念的差异,可能会引发代际冲突与隔阂,面对冲突与隔阂,子女要秉持耐心的态度与父母交流意见,取得彼此的认可和谅解。切记不能让父母感觉到自己不仅是身体上的移民,也是精神上的移民。
个人适应能力的提升在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中同样是重要一环,随迁老人是城市适应的主力,只有其自身积极适应才能最终实现目标。[12]81
首先,树立乐观积极人生观,勇于面对生活困难与挑战。针对生活中的变迁、困难、不适应,随迁老人要勇于面对,自信乐观,不累积负面情绪,不激发不良情绪,积极疏解消极情绪,及时主动与家庭成员交流沟通,学会自我调节,营造和谐生活氛围。其次,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随迁老人不要宅于家中,宅于家中不仅会引发胡思乱想,同时也会造成与周围生活的脱节与分离。因此,老年人要经常到附近的公共场所活动,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能够自信地与他人交流,重塑自己的朋友圈。再次,培养兴趣爱好,老有所乐。兴趣往往能成为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有利于消解与分散不良情绪,随迁老人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多去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认识有共同兴趣的老年群体,积极与他人互动交流,培养多元化兴趣爱好,老有所乐。最后,主动学习,提升生存能力。面对生活中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任何人要想适应并跟上社会的发展,都要尽力去接触新事物,不断学习新技能。对于随迁老人更是如此,有条件的随迁老人可以读老年大学,主动学习,不刚愎自用,不故步自封,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安享晚年。
综上所述,帮助随迁老人解决城市适应问题,需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来自个人、家庭、社区及政府四位一体的支持,使随迁老人过上有质量且幸福的晚年生活,这对构建和谐家庭、社区及社会都意义重大。
[1] 中国统计年鉴(2016)[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
[2] 吕培瑶.关于社会支持理论研究的综述[J].时代教育,2010,(4).
[3]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4] 丘海雄,陈建民,任焰.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4).
[5]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6] 谈玲芳,尚振坤.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痴呆老年人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4).
[7] 黄健元,程亮.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城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研究[J].东南学术,2014,(6).
[8] 易丹.随迁老人:一个亟需社会关注的群体[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
[9] 付敏红.增权视角下的进城老人社会适应问题探析[J].社会工作,2013,(2).
[10]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 匡义.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6).
[12] 同春芬,李雅丹.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的体系构建——基于青岛市李沧区的实践经验[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