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8-04-04 03:47雷苗琳谭咸彬曹冰兵刘章生魏贱生
作物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季稻衡阳县再生稻

雷苗琳,谭咸彬,曹冰兵,刘章生,魏贱生,刘 彪

(1衡阳县农业局,湖南 衡阳 421200;2衡阳市农业委员会,湖南 衡阳 421001)

近年来,尽管国家一直很重视水稻生产,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措施,但种稻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农民对双季稻的种植意愿不足,导致部分双季稻重点产区的双季稻面积大幅减少。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日益缺乏,水稻生产由双季改为单季,甚至抛荒现象时有发生。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收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衡阳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大力推广“中稻+再生稻”的农业生产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衡阳县再生稻生产现状

衡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9.67万公顷,年总产60万吨以上,多年来连续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近年来,衡阳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契机,按照“稳粮提质增效”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再生稻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1 基本情况

据《衡阳县志》记载,早在700多年前,当地就有农民在早、中稻收获后蓄留再生稻的习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再生稻。不过,受品种及生产条件限制,再生稻种植规模不大,也没有被相关方面所重视。90年代中期,再生稻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0年,扩大至1万公顷以上。其后,由于粮食结构性过剩等多种因素影响,再生稻的推广工作被弱化,再生稻生产处于自发和零星状态,面积逐年下滑,一直徘徊在0.2万公顷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步,再生稻面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势头。据农业部门统计,2015年衡阳县再生稻种植面积0.65万公顷,2016年1.69万公顷,2017年达到2.11万公顷,年均增幅达112%。平均单产3.3 t/hm2。

1.2 存在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面积不大。再生稻没有作为一季粮食种植面积纳入统计范围,未享受种粮补贴,政策上没有支持。部分地区农民认识不够,抱着有收就收、无收就丢的态度,没有真正作为一季庄稼种,蓄留再生稻的保收率较低。二是技术不到位,单产不高。虽然衡阳县对种粮者开展了一系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但部分农民一直按传统方式种植,在前作播期、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留桩高度等技术上不到位。目前再生稻的单产水平仅3.3 t/hm2,若技术到位,完全可以达到 4.5 t/hm2以上。三是农机具不配套,碾损面积较大。现有普通收割机收割头季稻时其履带会碾压20%~30%的稻桩,而且现在广泛使用的收割机重量大,在收割头季稻时,对稻桩破坏比较严重,从而导致稻桩上的腋芽不能萌发,头季机械收割比人工撩穗收割的再生季稻谷产量低25%左右。四是产业不配套,没有形成品牌效益。由于再生稻的产业开发尚未跟上,没有再生稻大米生产线,对再生稻生产的带动作用不强,还没有形成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

2 衡阳县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必要性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优化农产品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绿色发展。发展再生稻生产完全符合这一要求。一是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再生稻根系在前作(中稻)已经形成,且生育期短,其生长发育全过程基本上不施用农药,只施用少量化肥,减少了农药化肥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能基本做到绿色无污染。二是提高稻米品质,优化了农产品供给。再生稻灌浆结实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段时期衡阳县基本上为晴朗天气,且昼夜温差大,稻米的垩白粒率低、垩白度小、蛋白质含量高,米饭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三是提高了种粮效益和农民收入。再生稻是头季稻收获后稻桩上的腋芽再次萌发,因而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只需60多天就能成熟。由于其大米米质好,价格是普通大米的2~3倍,达5~8元/kg,收入相对较高。衡阳县农业局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对本县4种水稻种植方式进行了调查,其中再生稻的投入最低,纯收入、纯收入/投入、毛收入/投入最高,分别为3225元/hm2、10425元/hm2、3.23和 4.23,种植再生稻的效益最高(表1)。

表1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效益比较

2.2 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业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离现代农业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当前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早籼稻高仓满储,销售不畅;另一方面泰国米、东北米大举入湘,优质粮源依然紧缺。二是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处在第一位。各级政府为了确保粮食安全,花大力气推进双季稻生产,但由于双季稻种植季节紧、成本高,尤其在7月上、中旬出现“双抢”农忙阶段,任务重、天气热、劳动力紧缺,从而制约了粮食生产。由于再生稻生产具有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统一等五个方面重要特征,完全符合现代农业追求的主要目标。其具有的独特生产模式,是发展无公害、绿色、精准、持续农业的具体体现,推广再生稻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3 衡阳县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可行性

3.1 自然资源丰富

衡阳县地处湘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温光资源丰富,雨热同季,种植一季中稻后还有一个多月的温光资源空闲,可以满足再生稻生长需要。

3.2 生产技术已成熟

衡阳县高度重视再生稻生产。一是农业部门多年来开展了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了一批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再生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二是集成了大面积再生稻生产技术。近3年衡阳县农业局采取展示示范、现场观摩、专家授课、经验介绍、宣传报道、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再生稻生产,广大农民、种粮大户、农村合作组织接受了再生稻生产,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再生稻技术上有保障。

3.3 种粮者积极性较高

衡阳县大部分种粮大户、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户都自觉生产再生稻。如政府对种粮者加以引导和扶持、改善水利设施,种粮者生产再生稻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

3.4 政府支持力度大

县财政每年安排发展粮食生产资金2000万元以上。一方面对再生稻示范片实行生产性补贴。在再生稻生产示范片核心示范区,再生稻种子及配套物资由政府采购,统一发放,实行专业化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对示范区粮食生产实行以奖代补。对县定再生稻生产示范区3.3 hm2以上的大户,每公顷奖励2250元;对其他乡镇县定规划区种植再生稻3.3 hm2以上的大户,每公顷奖励1800元;面积在2 hm2以上的种粮大户每公顷奖励600元。

4 加快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建议

4.1 继续筛选优质、高产品种

选用优良组合是再生稻高产的重要环节。若品种选用不当,就难以实现一种两收的目的。选取组合时需满足的条件:一是头季稻产量高;二是再生能力强;三是生育期适中。选择组合的生育期要与当地气候条件相吻合,既能充分利用当地水稻的生长季节,又要保证再生稻安全齐穗。

4.2 推广适用技术

(1)适时早播、早插,严格控制秧龄。适时早播早插,有利禾苗早生快发。实践表明,衡阳县再生稻播种适期是3月中旬至3月底,不迟于4月1日。同时要做到适时早插,水育秧人工插秧秧龄不得超过30 d,机插秧秧龄为18~20 d,在4月中旬至下旬全部移栽,确保头季稻在8月20日前后收割。

(2)突出“早、足”二字,搞好肥水管理。一是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头季稻底肥每公顷施45%复合肥750 kg。早施追肥,第一次在插秧后一周、水稻活蔸时每公顷施尿素150~225 kg,氯化钾150 kg作分蘖肥,第二次在幼穗分化4~5期,每公顷施氯化钾150 kg,尿素75 kg作壮苞肥。在头季稻收割前10~15 d,每公顷施尿素150 kg或45%复合肥300 kg,促进休眠芽萌发;头季稻收割后3 d内,每公顷施尿素150 kg或45%复合肥300 kg,加快再生蘖生长。二是适量灌水,及时晒田。再生稻田间灌水要做好“浅、勤”二字。头季稻全面实施间歇灌溉,做到浅水活蔸分蘖,有水施肥打药,及时落水晒田,深水降热护穗和干干湿湿壮籽。头季稻收割后立即灌浅水,加快幼芽和再生蘖生长。再生季田间要保持干干湿湿,低温天要灌深水保温防冻;后期切忌脱水过早,以防土壤干燥伤根,影响再生稻穗结实。三是看天看苗,巧施叶面肥。头季稻齐穗后,遇高温暴热天,用磷酸二氢钾或其它高钾叶面肥液于上午9:00前,或下午16:00后,均匀喷到叶片上,以降低叶面温度,解除稻穗热害,增加营养,促进谷粒饱满,增加千粒重。再生稻始穗期,用谷粒饱加磷酸二氢钾肥液在上午9:00~10:00均匀喷到叶片上,以加快齐穗,提高结实率,增加再生稻产量。

(3)及时打药,防治病虫害。再生稻病虫防治重点在头季,做到打药及时、用药对口。头季稻生育期内,主要有三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三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危害,在搞好高含量吡虫啉和咪鲜胺等药剂浸种的基础上,要按照农业部门的病虫情报,选择持效期长的对口药剂及时施药防治。同时,要特别预防稻瘟病和纹枯病,每次治虫打药时,都要加入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药剂。

再生季病虫发生量少,危害轻,一般不需施药。特殊年份,若发生生理性黄叶和“寒露风”来得早,可用黄腐酸盐加高磷、高钾类叶面肥混和液进行根外喷施,以提高抗病抗寒力,减少空秕率,提高产量。

(4)推广肥—稻(中)—稻(再生稻)耕作模式。冬季种植绿肥,可提升地力,又可提高再生稻的产量,还能提高再生稻整精米率。

4.3 研发、引进新式农机具

一是研发、引进新型插秧机;二是研发割幅较宽且机身较轻的联合收割机,减少对头季稻桩的碾压,同时采用加装切碎装置的收割机,使其排出的秸秆细碎均匀地覆盖在稻桩上,既保墒肥田又不影响再生苗的生长;三是研发、引进适合丘陵地区使用、操作简单的农机具。

4.4 发展再生稻产业链,形成再生稻米自主品牌

(1)提高加工品质。衡阳县再生稻的整精米率只有50%左右,低的只有35%。这除了与再生稻成熟程度不一致有关外,与衡阳县现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亦有关系。应引进先进的加工机械,提高再生稻的整精米率。

(2)延伸产业链条。再生稻出米率低,细碎米占50%左右,可将这些细碎米开发成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降低再生稻米生产成本,提高再生稻米市场竞争力。

(3)发展订单农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大力发展再生稻订单农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创造自主品牌。充分挖掘市场潜力,让再生稻米迅速进入高端米市场。

4.5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要在思想上重视再生稻产业发展。再生稻产业是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保障粮食安全,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种植模式,是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有机结合的代表,发展再生稻产业意义重大。其次在政策上要扶持再生稻产业发展。衡阳县是国家产粮大县,要从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再生稻产业。切实把再生稻产业做大、做强,使再生稻产业成为衡阳县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抓手。

参考文献:

[1] 蔡志刚.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5-77.

[2] 郑普兵,周 巍,代春桃,等.洪湖市再生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S1):116-118.

[3] 冯 骏.桐城市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4):55-56.

[4] 李亚贞,肖国滨,郑 伟,等.准两优608在江西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6):77-78.

猜你喜欢
季稻衡阳县再生稻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同治)衡阳县图志》作者考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
衡阳县:禁毒宣传进校园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抓关键技术夺再生稻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