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背景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2018-04-03 07:27杨荔雯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

杨荔雯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摘要:“互联网+”是一种颠覆创新的范式,“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延伸,将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研究“互联网+”思维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互联网+”及其思维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互联网+”思维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促进作用,提出图书馆可以从跨界融合、用户体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信息资源智慧化与智能化等方面着手,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118-03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内涵与外延越来越丰富,呈现出Web1.0、Web2.0、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内容,涉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变革与重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信息呈几何级数倍增,很多未知知识得以被发现与挖掘,海量的数据不断生成,知识、信息、数据等流动加剧,不分国界、地域、身份、民族、性别等,形成一系列的资源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信息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资源与图书馆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发展引领着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变革。特别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兴起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呈现,必将引起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型,融入“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后的图书馆事业将获得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1“互联网+”思维: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动力源

1.1“互联网+”思维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互联网+”是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的特点表现为开放、平等、互动、协作、共享。“互联网+”的开放表现为信息资源与用户的互联互通;平等强调遵循平等要求,与用户、相关利害关系人平等地进行交流与沟通;互动要求实现最优互动,确保信息对称[1]。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2]。“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延续,而互联网思维是指人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模式、特征,思考问题并加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为平等开放、高效互动、快捷方便、用户体验和免费自由获取等[3]。基于此,“互联网+”思维发展为“开放获取,精致服务,连接一切,跨界融合与创新”的精神,由互联网思维转换为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新的思维模式,并实施“互联网+”思维与各种战略[4]。“互聯网+”思维呈现为尊重个性的用户思维、开放协作分享思维、知识整合与重构思维、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等特性[5]。

1.2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人造资源[6]

互联网衍生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其信息资源特征己不再是某一类技术系统或应用平台,而是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内,“互联网+”汇集了大数据理念,利用海量数据采集、挖掘和分析工具,打造先进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云平台,为增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1.3线上线下信息资源交互

“互联网+”思维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型过程中,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不断融合互动,变革传统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例如,图书馆采取激励措施,积极鼓励用户参与图书采访工作,包括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用户回音壁”“新书推荐”“用户留言”“QQ咨询”等栏目,及时与用户进行互动,支持资源建设工作。图书馆也应主动参与线下资源的整合与价值创造过程,通过线下的资源建设活动促进线上互动的进行,推进“互联网+”思维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融合发展。同时,政府应充分认识互联网资源对公共文化体系发展影响的基本规律,制定更加精准的公共政策,保障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

1.4智能互联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互联网+”思维贯穿传统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个过程,促使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组织架构发生改变,逐渐形成了智能互联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深刻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型。图书馆信息资源由纸质文献、电子图书、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四部分构成,纸质文献与电子图书通过线上线下得以融合发展;数据库借助链接、协议,在数据库商、图书馆、用户三者之间建立了智能互联,实现了数据的自由流动和分享;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知识捕获、遴选、融合、吸收,生成新知识,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注入新活力。

2“互联网+”思维背景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策略

2.1跨界融合

“互联网+”思维背景下,跨界融合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①传统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工具与思维,应用“图书馆+”的概念,把图书馆看成一个平台,加入各种各样的单元[7]。例如,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于一体,以宁波大学图书馆为中心馆开展资源建设,形成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②图书馆采访主体由馆员跨界到用户,提倡用户参与资源建设,开展用户资源荐购活动。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线下跨界到线上,网上书店与实体书店相结合,电子书与纸质图书同步采购,完善馆藏资源建设。④图书馆也可以实现各行业跨界,把复本量较多的图书拿出一部分,与咖啡屋、商场、银行、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合作,分享交流知识。以上各种跨界行为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以用户为中心,广泛开展各种用户体验,尽一切可能向用户开放信息资源采购权,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用户参与信息资源采访工作,尤其是图书采访工作,即图书采购按用户需求量身定制。这种定制必须建立在对各种类型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例如图书馆通过分析用户阅读行为,掌握用户的普遍需求和个性需求,为图书采购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同时,图书馆可以选择适当的信息资源内容举办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如用户参与数据库采购的问卷调查。

2.2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主要体现为图书馆向用户开放信息资源采购权。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大多围绕着资源本身展开服务推广,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更多的是从用户角度出发。①“去中间化”。“去中间化”强调用户充分体验的感受,用户直接参与资源荐购。用户荐购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去中间化”表现形式,既方便用户参与信息资源建设,体现用户主人翁意识,又便于采访人员了解用户需求,使资源建设更符合用户的资源需要。荐购方式包括荐购系统(图书馆OPAC系统推荐、人大威博林图书推荐系统、海外图书荐购系统PSOP、汇文系统等)、网上荐购服务(表单荐购、访问中外知名出版社网址、网上书店等)、现场荐购(馆配会、书展、图书馆现场采书等)。例如,2014年5月,内蒙古图书馆开展“彩云服务”,即“我阅读,你买单,我的图书馆,我做主”活动,把图书送到图书馆进行现场展示,用户可亲临现场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由图书馆买单。该馆自主研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用户、书店、图书馆集‘借、采、藏一体化服务管理平台”,该活动是将图书馆和书店的资源集成整合为动态数据的云服务[8]。②“一键触发”。“一键触发”就是图书馆检索输入关键词,根据书目推荐,用户只要点击一个键,就能非常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所需的图书,然后提交荐购表单即可。③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用户决策采购)。PDA类似于“一键触发”模式,例如佛山市图书馆“新书借阅处”就采用了PDA运行模式[9]。

2.3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由于一些互联网平台打破了原有简单的信息检索模式,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展开了一系列信息资源整合,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产生极大的冲击。例如,谷歌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和出版商合作,大量扫描图书资料,用户可以利用谷歌图书搜索功能在線查询图书信息;百度学术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力争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科研体验,其功能包括学术搜索、文献互助、论文收藏、学术订阅等。图书馆管理者应认清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紧迫性,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开拓进取,采取可行措施,抢占先机。图书馆管理者应熟悉并掌控信息资源流动的规律,借鉴以谷歌数字图书馆、百度学术搜索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的成功经验,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网络资源与经验的积累能力,关注图书馆资源的特色价值。笔者建议,由各级图书馆学会、高校图工委等单位牵头,搭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联合出版社联盟、馆配商联盟、图书馆联盟等组织,根据相关约定,统一制定图书主题纲目表,划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地配置参照和注释,并附上若干个非主题参数,说明图书出版的基本情况,如用户对象、学术水平、类型、版次等。该平台采取统一检索方式,包括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该平台还可以与其他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的博客、微博、微信等进行无缝链接,进一步集成与揭示各类资源,以便快捷、方便地实现资源个性化荐购、定制、推送等功能。

2.4信息资源智慧化与智能化

图书馆智慧化、智能化是“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有效工具。①信息资源智慧化。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用户感知信息资源,实现了机器设备和服务系统从自然思维向智能思维的转变。智慧互联包括资源+馆员、用户+馆员、馆员+馆员、用户+资源、用户+用户、资源+资源的立体网络数字互联[10],以尊重人性为思维,达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②数据共享。数据开放与共享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前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在于对资源价值挖掘的效率和总量,进而持续不断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互联网+”思维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型呈现出多样化、动态化的发展特征。图书馆应将以读者服务功能为中心转变为以信息资源价值为中心上来[11]。③“连接一切”的信息资源建设生态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生态圈中人才、资源与服务的聚合,通过强化三者之间的连接,以信任为纽带,在线上建立连接,在线下形成互动,不断提升生态圈中馆员与用户的价值认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生态圈中人才、资源与服务之间的连接需要依托一定的业务模式,即重构业务创新模式[12],围绕用户创设业务流程,逐步搭建以“人为本”“连接一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生态圈。

另外,知识产权是数据管理与共享的重要保障,数据管理标准与数据知识产权本质上具有辩证统一、互为基础的关系[13]。因此,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并维护原作者、出版者、数据库公司的知识产权。

3结语

“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与信息资源建设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研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能够大幅拓宽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视野,重新审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依托“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再局限于纸质资源的采购,电子书已成为未来信息资源整合的重点,各种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之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智能互联,通过线上线下提供互动和实时服务,增强用户体验和互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文彰.简论互联网思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7.

[2]袁红军.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创新机制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6-19.

[3]冯国权.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变革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5(1):25-30.

[4]陈超.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成就全民阅读[N].文汇报,2015-04-24(005).

[5]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2.

[6]杨善林,周开乐,张强,等.互联网的资源观[J].管理科学学报,2016(1):1-11.

[7]任志茜,傅卫平.颜务林:“互联网+”时代,更要“图书馆+”概念[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08-04(014).

[8]杜洁芳.内蒙古图书馆首创“我阅读,你买单”彩云服务[N].中国文化报,2015-02-09(004).

[9]唐吉深.我国读者决策采购(PDA)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5(2):22-28.

[10]向宏华.“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4):5-10.

[11]马晓亭.图书馆思维的变革:从小数据思维到大数据思维[J].图书馆,2016(5):61-65.

[12]陈凤娟,孙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4):58-62.

[13]刘秀琴.国外科学数据管理研究量化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65-71.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