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2.0时代地方高校的课程建设

2018-04-03 23:06黄元英
商洛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教供给融合

黄元英

(商洛学院 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陕西商洛 726000)

产教融合和课程建设在近五年教育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分别以“产教融合”和“课程建设”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文献可见一斑,“产教融合”文献由2012年的4篇增加到2017年的919篇,“课程建设”文献2011年就超过千篇,2017年达到1181篇。但是,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建设的有关研究仍十分薄弱。2017年底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发布,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层面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和制度安排。《意见》宣告了产教融合从初级阶段迈向新的阶段,“(高等院校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筑造产教深度融合的未来大学。这标志着产教融合2.0时代的到来。”[1]从现有文献看,产教融合2.0时代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研究尚无人涉足。事实上,产教融合从创新实践走向制度落地,必然催生教育形态发生重要变革。对地方高校来说,加强产教融合2.0时代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供给刻不容缓。

1 产教融合2.0呼唤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

广义的产教融合是指经济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其实质内涵是“产”“教”共同介入,通过“产”与“教”的关联性,实现协同育人、合作共赢。《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形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激活其内生动力,将从本质上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履行高等教育社会职责,向社会输送经济产业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协同育人是“产”与“教”的核心关联和共同目的。地方高校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破解教育供给侧改革难题。地方高校教育供结侧的核心内容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满足个性需求的学习选择。一方面是要提高课程供给的质量,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成才需求和学习习惯,既符合现实又能对标未来;另一方面是以丰富多元优质的教育供给结构,替代单一的培养模式、陈旧的课程资源、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和教条化的考核评价供给结构[2]。这就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实现教育供给端诸要素的转型升级,以高效、精准、优质的教育供给,实现“产”与“教”的实质融合和深度融合。

首先,教师素养要转型升级。教师要突破自己的路径依赖,改变以往传统的学习方法、教学模式和学术追求,要将“实践应用”的观念镶嵌在个人的教育观念、价值判断和教学实践中,重构体现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教学观、新人才观、新质量观和新学术观[3]。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工作阵地主要是书房和教室。在产教融合2.0时代,书房和教室已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师资的成长需要和工作需要。教师走出书房,融入火热的现实生活,扎根深厚的地方文化,弄清楚“地方文化资源有什么?”“哪些文化资源能为我所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衔接?”等现实问题,才可能改善原有的僵化单一、缺乏个性、脱离实际的课程供给,进而为学生提供鲜活有用、富有个性、有知识增量的课程供给。

其次,教学方式要转型升级。教师要把备课的视野拓展到校园之外,把鲜活的生活引进到课堂之中。通过引入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文学资源、文物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地方文化名人的成长经历、成功经验等人文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开展有视野宽度、有内容厚度、有情怀温度的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物态文化资源,扩大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空间,学生在“真实”的场景、“身边”的原型、“耳熟”的唱腔,以及“寻访”名人行迹、“触摸”文物遗存等现实体验、真切感受中,消解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中的“时空隔离感”,加深对专业知识、学科规律的领悟把握,使学生收获有增量的学习效果。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供给,才能适应产教融合2.0版本的时代要求。

再次,教学管理要转型升级。产教融合2.0时代,地方高校必须摈弃“学院派”思维和同质化教育,强化优化课程设计与供给,以学生适应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结构来设置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的知识联结和结构形式,对接学生的素养内需和能力目标。积极主动将专业设置与地方就经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要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课程结构体系与应用型人才素质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工作逻辑和流程对接,努力实现课程与专业的契合、专业与市场的契合、能力与岗位的契合、考核评价与培养规格的契合,把深度产教融合升华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和共享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2 课程建设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牛鼻子”

教育的最大供给是课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转型向纵深迈进,课程建设成为产教融合的生命线,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牛鼻子”[4]。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讲”会的,主要是学生“学”会的,学生能力培养也不是靠教师“说”而关键在学生“练”。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讲学,地方高校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成效,因此不断加强和优化课程供给,是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5],对学校转型发展和产教融合至关重要。所以,课程建设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关注,2015年联合国家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发布《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聚焦21世纪的课程发展和建设。2015年1月,在教育部指导下,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提出如下宗旨:“在专家团队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应用型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引领更多的校长了解课程建设的规律,带动更多的教师掌握课程建设的方法,使得更多的学生享受课程建设的快乐。”[6]2016年4月27日,该联盟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建立课程建设研究院,标志着课程建设研究院,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已经由外在驱动走向内生自觉。

在产教融合不断深入的当下,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在四个方面“跟不上”现实需求:

一是教学方法单一,跟不上多元学习的需求。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多元化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但是因为技术、硬件、管理、服务等原因,大学教学活动仍旧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

二是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教材具有滞后性,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层出不穷,传统落后的知识教育跟不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是教学管理僵化,跟不上教学创新的需求。教学常规管理需要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是产教融合2.0时代的教学创新和学习变革往往是颠覆性的,传统的教学规范和考核评价跟不上教学创新和学习变革的管理需求。

四是教师重学轻做,跟不上实践训练的需求。高校教师大都具有研究型学术背景和成长经历,普遍缺乏工程实训和工作实践的经验,管理激励也往往重视学术导向,造成教师重学术轻实践的倾向,这种素质现状跟不上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需求。

产教融合2.0时代地方高校的主要矛盾,是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和成长需求与我们落后的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搞好课程建设及其相关的教学、学习和管理等供给要素的改革创新,将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关键。课程建设不是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革命”的魄力来解决。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讲:“要来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主阵地,一端连着学生发展,一端连着民族未来。改到深处是课堂,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首先,要警醒一场心灵革命,老师要把学生装在心里,坚守‘老师’的第一身份,履行上好课的第一责任。要进行一场内容、方法核技术革命……要进行一场服务和管理革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

3 植根地方文化厚土挖掘课程建设资源

地方高校的生命在“地方”。致力于地方丰富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是地方高校履行大学职能的应有之义,也是地方高校推动产教融合的必由之路。地方文化资源,是地方高校教育供给端相关要素转型升级不能忽视的珍贵资源。开发整理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新丰富课程供给,能引导学生大学生领会地方文化的审美价值和道德意义,培养大学生热爱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进而爱乡土爱国家的美好情操,激发大学生建设家乡、献身祖国的雄心壮志[8]。在产教融合2.0时代,地方高校只有根植地方,接通地气,促进供给侧诸要素转型升级,才能满足不断变化升级的教学需求。这里结合我校中文学科教学改革实践,对地方高校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供给提出粗浅思考。

首先,深入挖掘地方文学、民间文艺、民俗文化、方言语料等人文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轰动中国文坛的“陕军东征”现象,陕军东征五位作家中的贾平凹和京夫都是商洛籍,商洛形成以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为核心的商洛作家群;商洛是中国“戏剧之乡”,有《六斤县长》《屠夫状元》《月亮光光》《带灯》《迟开的玫瑰》等优质的戏剧资源;商洛处于秦楚文化交融地带,民俗文化、方言语料、历史文献等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利用贾平凹为核心的地方文学资源、商洛民俗文化为重点的地域文化资源、商洛花鼓戏为代表的地方文艺资源、陕南方言语料为重点的地方语言资源和基于商於古道的历史文献资源,开展学术研究,更新教学内容,开设系列校本课程,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亲近感、现场感,解决大学生学习专业课教材的“时空隔离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和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情感志向和实践能力。

其次,充分利用商於古道、革命遗址、贾平凹老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物态文化及自然生态资源,创新传统教学,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习变革,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商於古道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商鞅封邑古城、四皓隐居商山等历史遗存,有贾平凹等一批著名作家的故居、童年伙伴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地理原型等珍贵资源。商洛山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展示了现代中国的改革成就和乡村风貌,也保护了当地民众的生活风情和文化乡愁,涵养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系。特别是,在商洛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至今留存着包括商州北宽坪李先念革命遗址、商南县白鲁础苏维埃政府旧址、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等30余处革命遗址,这些红色遗迹既是商洛革命老区的历史见证,又是架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座桥梁,成为商洛地方高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脉,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9]通过组织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实地考察,扩大教学空间,强化实践体验,引导大学生正确了解国情民情、认识社会人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在实践体悟中砥砺品行。

第三,充分利用商洛作家群人才资源优势,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商洛作家群中有贾平凹、方英文、陈彦、孙见喜等全国著名作家,还有省作协签约作家诗人南书堂、散文作家李育善、小说作家芦芙荭、陈敏、姚家明等成果斐然的作家队伍,他们既有文学理论水平又有创作实践经验,聘请这些作家充实教学队伍,优化师资结构,组建文学创作教学团队和实践指导团队,就能带动更多师生参与文学创作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理论实践应用能力。

4 结语

产教融合2.0时代,得课程者得未来。抓住课程建设这个“牛鼻子”,必须实现供给端诸要素的转型升级,优化课程设计和供给。教师要走出书房、接通底气,在根植地方中感知社会、市场的需要。重构教学和学习新形态,将教学空间拓展校园之外,把地方文化引入课堂之内。要让社会力量参与到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价中来,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课堂教学的转型是产教融合的关键之处,也是广大教师精准发力的用武之地,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有赖于每一位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做出实实在在、掷地有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勇.产教融合进入2.0时代[N].光明日报,2017-12-20(12).

[2]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6-01-14(18).

[3]黄元英.转型背景视域下教师的“转”和学生的“变”[J].商洛学院学报,2016,30(5):55-58.

[4]曹永安.高校转型,抓住课程建设“牛鼻子”[N].中国教育报,2016-10-18(7).

[5]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6]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中心.应用型课程联盟简介[EB/OL].[2018-03-22].http://www.csdp.edu.cn/onepage40.html.

[7]陈宝生.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4):14-22.

[8]张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6):75-77.

[9]习近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猜你喜欢
产教供给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