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8-04-03 23:40任东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思政

任东景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新时代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活动,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新媒体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高校思政课“日常教学中仍存在着重讲故事、轻讲道理,重现象描述、轻理论探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轻本质内容的思考等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高校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短板”[1]。所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主导性内容的教育,加强基础性内容的教育”[2]。只有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与实践,科学分析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准确把握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历史使命,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精准定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围绕人才培养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培养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4]。这一阐述对于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时代课题“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紧密围绕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战略要求,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引大学生航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让大学生百炼成钢,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直面大学生现实生活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525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只有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现状,才能更好地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

1.只有从大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才有针对性。要从大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就必须把握大学生今天所处的新时代,必须把握大学生肩负的新使命,必须把握“90”后、“00”后大学生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等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校思政课针对性教学,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确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只有从大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才能有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良师益友。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其“面目”可爱可亲、内容可爱可亲、形式可爱可亲,走下高高在上的“讲坛”,滋润大学生的心田,更好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3.只有从大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才能有实效性。建立在针对性与亲和力基础之上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将超越一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或自说自话的喃喃自语,体现为一种理论与现实的高度统一,通过“理通”达到以理服人,通过“情合”达到以情感人,通过“志坚”达到理想信念引领人。多措并举使大学生通过学习、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入脑入心入行,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实效性。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要直面大学生思想困惑,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吸收鲜活的素材和总结成功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完善高校思政课理论体系。“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11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证实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等科学理论。人们的认识不是头脑里面固有的,也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说明从梦想到现实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跳跃,而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梦想才能变为现实;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梦想变为现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实现。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体现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面领导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初心和使命、离不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遵循等,这些伟大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高校思政课理论体系,同时又“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6]。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吸收鲜活的素材,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引用的典故中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式方法艺术,从“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等道德模范的典型案例中提炼爱岗敬业、家国情怀的做人原则,从“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倾覆的教室”的大学生杰出代表徐本禹的多次远赴贵州支教活动中提炼当代青年的梦想、责任与担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事迹,汇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永葆活力的理论之源。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要求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依托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于激励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引领大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引领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引领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引领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领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同时引领大学生辩证分析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既不吹上天也不贬入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正确对待国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等现实问题,为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合

要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合,既要努力做好“融什么”,又要努力做好“如何融”。

(一)“融什么”

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等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之中。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清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讲清楚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二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讲清楚“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之间的辩证关系,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检验标准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三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对于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如何融”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要通过理论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来解决“如何融”的实践路径问题。一是理论认同。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尤其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方略,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指引方向,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是思想认同。组织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大学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价值认同。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让大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促使大学生把“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之中实现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四是情感认同。组织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我们伟大的时代和实践,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和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魅力,让大学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通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与实践,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指引大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服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