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的缘起与发展*

2018-04-03 23:40卢进丽刘尊旭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办报列宁报刊

卢进丽,刘尊旭

(中国矿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江苏 徐州 22111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包含新闻的本质、地位、原则、作用和传播机制等诸多内容。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1],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必然反应。它是由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我们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同时,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的思想体系。自其诞生后,一百多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总结新闻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思想结晶。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的奠基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革命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各类新闻宣传活动,仅主编的报刊就有十余家,经常发表论作的就有六十多家。他们通过对新闻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新闻工作的实践总结,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就其主要涉及的群众路线新闻理论和观点表述如下。

1.人民报刊的思想。马克思关于报刊论述的重要论文——1842年12月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鲜明表达了报刊应捍卫人民利益、充分体现人民精神的观点。他率先提出人民报刊的概念,并强调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依赖真实的报道和人民的信任发挥着干预生活的作用,成为生机勃勃的人民的喉舌[2],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有声表达者。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把它在希望和忧患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3], 即使人民生活思想感情的表达往往“充满激情的、夸大的和失当的”,也要并且完全应当成为人民群众的公开代言人。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民报刊具有人民性,要呈现出人民的生活实际和精神状态,表达人民的观点、要求和愿望。“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救药地陷入绝境。”[4]因此,他呼吁新闻记者应当“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应能够让人民看到自己的本质在报刊的本质中反映出来。为了方便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要尽量降低报刊的售价,使人民群众都能够买得起,同时人民报刊应为“轻便时装”,篇幅不要大,笔调要轻松,通俗易懂,让人民群众喜欢它。

2.工人报刊的理论。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和历史任务。1844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德法年鉴》,标志着他们把工人报刊作为工人阶级战斗的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工人报刊作为新型的上层建筑,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团结和教育工人群众,启蒙他们的觉悟,唤醒和启发他们起来斗争,破坏现存政治制度。

而在工人报刊的编辑方针上,除了坚持无产阶级立场,立足事实报道事实、采取灵活的策略、加强工作者队伍建设外,马克思恩格斯也明确提出要动员各方面的先进群众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办好工人报刊,要建立通讯员网和撰稿人网。在《新莱茵报》的创刊号上,编辑部曾自豪地宣称:我们同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我们可以在报道和各种通讯的内容丰富方面,满足读者的一切要求。

二、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同马克思主义事业一样后继有人,生生不息。列宁就是其忠实继承者,他一生都没有脱离新闻宣传工作,亲自创办和领导的报刊有四十多种,报刊也是他从事革命活动过程中可信赖且得心应手的工具。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路线新闻观的基础上,结合宣传工作在俄国革命及苏俄建设的特殊实践中的作用,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

1.党性与服务人民性相统一。列宁明确表示不允许党的报刊宣传与党的纲领不符,第一次明确了“党媒姓党”的原则。“党的出版物的这个原则是什么呢?……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5]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了党性与人民性在本质和目标上始终是一致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增加人民福祉。

列宁特别强调党的报刊就是人民的报刊,要让广大群众通过报纸了解俄国每天发生的各类事情。“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6]

2.报纸要发挥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的作用。1901年5月,列宁在著名的文章《从何着手?》中,提出了报纸“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7],并且用“脚手架”“鼓风机”等作形象比喻,指出报刊是政党宣传鼓动并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手段和有力新闻工具。通过宣传加强了无产者的联系,使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承担政党所分配的任务;通过宣传使无产阶级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够彻底读懂文章,列宁要求文章的题材应十分适时,形式短小精悍,阐述精湛透辟,建议作者要“对人民不能咬文嚼字,而要讲得通俗易懂”[8],像“‘马克思那样’,以简短、准确的语言”,“清楚地、确切地、扼要地”阐明自己的观点[9],可以广泛地使用生动的人民语言,大胆吸收方言、谚语、比喻和人民群众的其他口头语。

3.开辟读者论坛、发表读者来信、发展工人通讯员。列宁提出,党的报刊要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参加报纸工作,要与广大报刊通讯员建立联系。在实践中,他以很大的热情组织领导工人、农民参与报刊工作,并经常性地与报刊的编辑记者、工人和通讯员会面、谈话。

1904年列宁在《给同志们的信》中写道:“我们请求所有的人,特别是工人,给我们写些东西。”[10]在信中,列宁还重点论述了发动党内同志和工人群众参与报纸工作的问题,他强调:“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5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500个、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11]68他要求所有把《前进报》看作是自己的机关报并意识到社会民主党党员义务的人,都应当为报纸工作,希望广大工农群众给报纸写稿。他要求所有社会民主党人经常与编辑部通信,保持同志般的联系,不仅向它报告消息,反映矛盾问题,特别是要“反映人们的情绪和运动的日常的、‘没有意思的’、一般的、没有改变的情况”[11]87。

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的继承者、丰富者和创新者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按照中国的现实需要和中国共产党肩负的特殊使命,不断认真总结宣传实践中的历史经验,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具体体现在毛泽东的宣传工作思想中。

1.办报的宗旨:为了革命,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决定了报刊的根本属性是为了人民得幸福。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指出:“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12]

毛泽东表示,人民群众中的一些人没有觉悟,还存在一些错误思想,需要通过宣传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党的方针政策,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此外,通过宣传能够凝聚人心,使人民群众能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为自己的利益而奋起革命。

2.注重调查研究,崇尚实事求是,提倡深入群众。“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3],就是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最佳诠释。毛泽东将调查研究视为新闻宣传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他从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原理出发,指出宣传要做得恰当,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生活,开展调查研究。“报社的人应该经常到下边去呼吸新鲜空气。”[14]宣传内容要不偷不装不吹不造假,坚持真实性,既要讲好的形势和光明前途,又要剖析困难和问题。怎样提高宣传水平?毛泽东强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需要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他指出,既然新闻宣传目标为了教育群众,其首要前提就得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应当轮流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工作”[15]1318。

3.明确倡导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毛泽东明确提出了 “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理念,并进行了较为集中系统的阐释。“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15]1319宣传要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充分动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1942年8月,《解放日报》社论《展开通讯员工作》,开篇便提出通讯员对于办报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报纸是党的报纸,也是群众的报纸,群众的利益、群众的情绪,是党决定政策的依据,群众的意见、群众的行动,也是考验我们的政策与工作的标尺……通过群众耳闻目见的活生生的事实之分析与理解,使群众逐渐提高他们的认识[16]。实践表明,“全党办报”和“全民办报”的理念推动宣传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4.重视文风建设,提倡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毛泽东反对形而上学式的没有实际内容和毫无趣味的宣传,反感难看难懂、教条式的洋八股、党八股。他要求宣传要善于使用读者的语言,用人民群众的话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群众的语言去教育群众。这是贯彻群众办报的重要举措。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17]。而使用群众的语言,则要求新闻工作者需要向群众学习,以掌握群众丰富生动的语言。

毛泽东认为宣传还是一种艺术。他提倡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究宣传方法与形式,语言可以鲜明、准确、生动、活泼,形式可以多样,如演新剧、化妆讲演、贴标语、出画报等。他主张宣传主题要旗帜鲜明,尖锐活泼,幽默深刻,富有战斗性,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群众的口味。

与毛泽东同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也有大量的阐释,对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也具有重要意义。如刘少奇曾对新闻工作者说:“你们的任务是写给读者看,读者就是你们的主人,他说你们的工作没做好,那就等于上级说的,你们没有话说。”[18]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也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作出过许多论述,其中包括:坚持新闻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新闻,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这些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的丰富和发展。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的缘起与发展过程,始终是根据时代发展,适应形势需要,以及新闻宣传的实践需求,不断充实新内容,不断发展新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其显著特点。

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是一切从事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观的思想内涵,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并注意结合我国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猜你喜欢
办报列宁报刊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试论公益活动对办报的促进作用——以《老年日报》为例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