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创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017年8月26日至27日,由山西省哲学学会、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山西省哲学学会首届“青年哲学博士学术论坛”在山西大学隆重召开。山西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薛勇民教授,学会副会长、山西大学赵宇霞教授及来自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博士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论坛。
薛勇民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并讲话。他指出“学人会聚、学术会商、学风会通”是学会确立的基本宗旨,学会愿为青年学人提供分享学术观点、交流切磋的平台,衷心感谢学界同仁对山西省哲学学术事业付出的努力、对山西省哲学学会发展提供的支持。薛勇民教授在讲话中对青年学人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围绕如何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文化自信对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四个务必”的要求:第一,务必坚持学术自信,加强理论创新,以充足的信心向世人展现“学术文化中的中国”;第二,务必提升学术自觉,青年学人需要确立崇尚学问的信念,时常追问自身的学术责任,清醒自己的时代担当;第三,务必做到学术自强,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话语权;第四,务必加强学术自尊,不可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自高自满,要以理服人,努力成为高尚而不玄虚、实在而不庸俗、规范而不教条、全面而不平淡、深刻而不偏激的学问家。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上,与会的青年学人围绕“文化自信:青年哲学工作者的理论自觉与时代担当”主题开展了深入的学术研讨。论坛设置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问题”“经典哲学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阶段主题研讨,先后有来自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2位青年学人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报告。
第一个阶段的发言围绕“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由山西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珺副研究员来主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田辉副教授作了《文化自信需要一种整体观》的发言,结合中国近代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不同评价、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中西方意识形态的竞争状况,认为树立“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我们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与历史事件有整体的把握,“整体观”的获得离不开学人不懈的自我修养与社会实践,在全局性的整体视野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又一契机。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博士在《树立文化自信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的发言中,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三种主要威胁:西方话语霸权挤压中国主流话语的空间;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催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西方话语在不同的利益碰撞中趁虚而入;互联网时代民间话语在增强的同时也出现低俗化、泛娱乐化倾向。为此,我们需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薛平博士作了《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强国》的发言,认为“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历史圈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及未来发展,从而增强获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只有认识自己的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接触外在多元文化,才能对文化进行系统的反思,才能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确立自己的位置,解决新问题,找寻新出路。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管云波博士在《从文化认知看文化自信的实现机制》的发言中,认为合理的认知文化传统与文化现实,既关乎个体的价值判断,又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在发展中,对于文化与认知的关系,经历了由不相关到强相关的过渡,看重社会维度、环境维度、文化维度等具体外部因素在认知过程中的参与和渗透。认知主体能动性对文化的认知表征是文化自信的内在驱动力,环境因素是文化认知判断的外在保障,认知主体与外在环境对于文化认知的作用是相互的。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首要条件,也是构成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王继创博士作了《论“右玉精神”的生态文化自信》的发言,通过对右玉人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生态实践的介绍,认为以“艰苦奋斗,久久为功”为核心的“右玉精神”是山西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右玉人的生态文化自信是在日常生产生活的生态实践中形成,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实现着生态忧患意识的自觉觉醒,生态价值观念破立的自觉觉醒和生态责任担当的自觉觉悟,具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启蒙意义。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玉营博士在《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发言中,分析了“中国特色”与“资本主义”的界限,认为其不可与资本主义混同,否则便有犯前资本主义错误认识的危险,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社会主义,只有在这样的认识下,中国传统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可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刘伟伟副教授作了《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困境与出路》的发言,认为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使得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充分可能性。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面临文化认同、语言表征、理论基础与理论深度等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的哲学话语体系构建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与思辨精神,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地位,提炼和升华当代中国哲学思想精华,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促进民族意识与世界关怀的统一,加强与国外的对话和协作。
第二个阶段的发言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问题”专题,由山西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颖原教授主持。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云刚副教授作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人学和生态意蕴》的发言,认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宇宙论上证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存在,在实践观上提出了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在历史观上阐释了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人生观上蕴涵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人学和生态意蕴,批判物质主义和物欲主义并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檀琴副教授在《唯物史观的两个维度与人的双重本质》的发言中,从唯物史观的价值维度与科学维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加以把握,认为人的本质包含价值本质与非价值本质。价值本质是人本身和人的目的,非价值本质决定人发展的水平和路径。两种本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即批判功能和解释功能。用价值本质引导人的非价值本质,有利于以人为本的发展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鹏副教授作了《梅洛·庞蒂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的发言,认为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探究的清楚明白的特性和生活世界及其目的的阐释方面的确然性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相比较为突出。前者可称之为“理性现象学”,后者则可称为“野性现象学”,基于此,梅洛-庞蒂主要从存在主义、辩证法与历史观、科学与哲学和虚无主义与幽灵四个方面阐述了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伟伟博士在《霍布斯鲍姆的民族国家思想探析》的发言中,通过对当今世界文明冲突、民族国家间对立的现状分析,认为如何处理好民族国家自己的事务及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关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国家问题作了深刻而广泛的研究,霍布斯鲍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国家思想的基础上,把全球化问题和民族国家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侧重于从政治哲学的维度进行诠释,强调用由下而上的底层历史观来观察民族国家,以欧洲国家为中心来探求民族国家问题,从而赋于民族国家以独特的责任。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聂静港副教授作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伦理根据》的发言,认为服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础性的活动,政府公共服务包括具体的与抽象的公共行政行为,不仅指向服务的程序、手段等过程性要素,也指向服务的平等、质量等结果性要素,政府公共服务是以管理活动为形式的主客观相统一的伦理活动。政府公共服务的伦理根据来自于政府本身所具的公共性特征与政府伦理关系。政府伦理关系是政府与公民、公共行政与公民的主体间互动关系,政府伦理关系使得具有公共性本质和特征的政府服务作为伦理活动成为可能。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禄华博士在《公共健康伦理平等问题:一种马克思主义式应对》的发言中,认为平等关涉了公共健康福利的主旨,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卫生不平等尤其是公共健康领域中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应对,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找寻马克思主义中可以帮助剖析卫生不平等问题的理论思路,最终将影响工人阶级健康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振华博士作了《“互联网+”视野中的山西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发言,介绍了山西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局,认为应该以一种“互联网+”的平台思维来发展山西的文化产业,树立山西的文化自信,促进山西的全面协调发展。“互联网+”计划从提出到推广实施,形成了一种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强大的创新发展意识,是把经济发展与当今互联网发展成果的深度融合的极具想象力的战略。在“互联网+”的平台下,我们在思维上要秉持“开放、共享、快速”的原则,适应“互联网+”信息化传播的特点,做好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第三个阶段的发言围绕“经典哲学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由山西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鹏副教授主持。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郭郁副教授在《经典现象学与神学》的发言中,探讨了新现象学与经典现象学的关系,从现象学的角度分析神学转向的问题,指出神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神,而是信仰本身,神学是关于信仰状态研究的实证的信仰科学,在经典现象学中神、神的启示亦有位置,但其意旨并非是在信仰上,而在于形而上学。西方形而上学的构造既是本体论又是神学,神作为一种理念进入哲学是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陈敬坤副教授作了《推定与非推论性知识》的发言,指出“推定”一词在社会实践、法律实践上有着广泛的运用,作为法律术语,“推定”具有将诉讼证明责任转嫁到对方的力量,有可废止性。传统认识论注重研究认识的基础确定性,从而导致大量的非确定性论据被排除于研究视野之外。而“推定”是“非推论”的前提,将其应用于哲学认识论,将拓宽哲学的研究内容。
中北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张科晓博士作了《艺术真理:海德格尔与阿多诺的一次潜在对话》的发言,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思考在逐渐走向融合,这样的局面构成了海德格尔与阿多诺关于真理问题对话的潜在可能性。对“艺术”问题的回答是海德格尔与阿多诺思想结合的交融点,二者都将艺术作为真理的载体。海德格尔对技术世界的态度是“面对物的泰然认知”,阿多诺则秉持“客体优先原则”。海德格尔把“艺术”作为祛除遮蔽的方式和途径,意在回归本源,具有神秘性和非历史性特点;阿多诺则通过艺术真理性揭露现实的苦难根源,具有强烈现实感。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李细成博士在《从〈论语〉语录互训来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发言中,通过对《论语》文本的前后比照指出,孔子并不是持“愚民政策”的思想家,其最根本治民主张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当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重在强调“由”,即以德化民、服民的内容,而非“知”的以美丑诱人、以是非服人。孔子想表达的意思是执政者应在“修己以敬”的基础上实现“化民成俗”。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韩宁博士作了《哲学能否成为一门规范性的科学》的发言,认为哲学不可能成为规范性的科学,哲学的优先任务并非是去为某种观点做辩护,而应该在理性的反思中找寻其不足、去批判。哲学在方法上也无法引入科学的批判,原因在于哲学所使用的很多概念清楚(dear)但不够清晰(distinct),如果哲学研究希望具有科学般的规范性,那就需要有一套被普遍规范使用、每个语词表达内容单一的技术性术语。但现实情况是,哲学概念如时间的“绵延”、尼采的“超人”等,并不宜去作规范的严格界定。此外,哲学讨论往往关于世界的终极问题,如果要确定关于终极问题的某一个回答为真,并以其作为具有规范性的统一认识,那哲学就不能称之为“哲学”,而是宗教了。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奕博士在《有限与无限:当代人性研究的一个切入点》的发言中,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人是有人性的”“人性关系到人的本质”等有一定的共识,但具体到“人性是什么”时,就出现分歧。人性问题的研究应特别注意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抽象人性论并不全面,而断章取义地只讨论人的社会关系也不能反映当代社会。在全球化的时代,人性研究应当动态地考察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谷成城博士作了《浅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发言,指出从严复翻译《穆勒名学》开始的逻辑学著作,多采用比附研究的办法,即在书写方式上仿照西方形式逻辑、传统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这是出于当时快速向国人介绍传统文化中逻辑学因素的考虑。现在中国的逻辑学研究多采用文化上的比较研究方法,重点在于突出中国传统的逻辑系统与西方逻辑系统的差异。中国逻辑学的合理性问题关乎“文化自信”,研究的目光不应仅落在解释古人经典,也应放在近代,“文化自信”不单在于对传统的揭示,更在于对其的推动与新发展。
在自由发言阶段,中北大学杜刚副教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田辉副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张檀琴副教授、山西财经大学李鹏副教授、山西师范大学王奕博士,以及山西大学博士研究生薛良喜、谢建华、柴旭达等,围绕文化自信、儒家人性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应用等问题进行发言交流。
最后,山西省哲学学会秘书长、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昝剑森教授总结并致闭幕辞。昝剑森秘书长对与会学者的发言与学术热情表示感谢,并指出学会将致力于为青年学人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学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各位学人的支持,交往与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学术“生产力”,希望各位学人能更加积极地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更好地推动山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