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敏
(聊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习近平总书记与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曾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他号召广大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可是,当前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和追求却令人堪忧,这与近年来各种错误思潮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多元社会思潮的背景下,研究和揭示各种流行社会思潮的本质,廓清错误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误导,探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策略。
社会思潮在本质上来讲,“是在社会变革时代,由一定思想理论引领的,反映社会历史走向诉求的,影响面很广的思想观念或倾向”[2]。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对于如何改革、如何发展,众口不一,反映人们不同历史诉求的各种思潮便呈现出风起云涌、激烈交锋的态势。根据人民论坛网问卷调查中心的统计数据,在2012年至2016年共有20余种社会思潮进入我国“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之列,涵盖领域广泛。出现频率较多的依次为:新自由主义(5次)、民族主义(5次)、普世价值论(5次)、历史虚无主义(4次)、新儒家(4次)、民粹主义(4次)、创新马克思主义(3次)、社会民主主义(3次)、道德相对主义(3次)、新左派(3次)、极端主义(3次)、宪政思潮(2次)、文化保守主义(2次);同时,拜物主义、生态主义、功利主义、新国家干预主义也先后进入人们的视界。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当代社会思潮在整体上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多元发展、变换活跃的趋势。
高等学校历来是社会思潮的发源地和聚集地,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情感、意志发展不平衡,极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容易被某种理论所蛊惑,而成为某种思潮的追随者和实践者,并在思想行为上产生相应的波动。就当前流行社会思潮的主张来看,有的有积极意义,有的则具有明显的消极或负面作用,尤其是经济、政治领域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等,它们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力和裹挟作用是巨大的。
当代青年学生了解和接受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网络信息的鱼龙混杂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造成的消极影响已是不争之事实。而互联网恰恰是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主阵地,一些紧扣社会热点的思潮网站、论坛,比如乌有之乡、共识网、四月青年社区、凤凰网等在一部分学生中拥有较高的知晓度。这些网站会将有相似主张的学者观点汇集起来,构建起社会思潮传播的团队,以多种方式吸引青年学生的网络注意力。“新左派”的代表网站“乌有之乡”就有着很高的点击率,表明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传播力。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加之许多高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快捷。有的学生随时关注一些著名公知的博客、微博,以及利用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关注”“订阅”等功能,随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获取各种思潮观点的基础上,如果青年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达成观点的认可和共识,那么就会加剧某种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力。而事实上,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早已显露端倪,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冲击尤为明显。
由于社会思潮提出的是社会变革时代关系到历史走向的重大问题,所以不管社会思潮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的核心都是政治思想。从当前流行社会思潮的基本主张可以看出,某些社会思潮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企图修正、重释、解构甚至于颠覆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抢夺话语权,获得指导中国社会改革的话语权力”[3],最终意图是要瓦解人们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高校青年学生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人群,在错误思潮的误导下,其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已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由于某些社会思潮在传播的过程中迎合了某些阶层的利益需求,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使部分青年学生对某些社会思潮产生了心理认同。比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新自由主义也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领域的指导原则。它们所抛出的观点与理论容易使青年学生产生误解,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斗争时代的思想武器,和平时期自然应该有新的指导思想;甚至有青年学生认为,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如腐败、教育不公、贫富差距等,都是由于固守旧思想、旧理论而造成的,就应该打破马克思主义的神话,勇于在多元化思潮中确立新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可以是一个或是多个。青年学生在这种思想困惑与迷惘中,必然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渐行渐远。
我国目前的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区,社会矛盾容易激化,各种弊端已显露,这种深层变革带来的价值观紊乱、方向迷惘、行为失范等现象,使得青年学生日益困惑,对是否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应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疑虑,同时认为共产主义理想虚无缥缈。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抛出了“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就是要寻找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中国现有社会主义的道路。部分青年学生本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自信,很容易倾向于这种被西方所美化的“中间道路”,试图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去寻找另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近几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欲亡其国,先灭其史。历史虚无主义以“揭露历史真相”为口号,要求重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乘机否定中国革命的意义,否定社会主义建设,诋毁中国共产党,其目的就是试图消解与弱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达到全盘西化中国、消灭社会主义的险恶目的。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无孔不入,通过网络、书刊、讲座、课堂等各种途径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学者、著名网络公知大V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奉行者。这些错误思想理论观点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极其强大的,导致了部分青年学生质疑中国革命的意义,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怀疑和动摇,也直接导致青年学生对国家未来发展前途的迷茫,必然影响到理想信念的确立。
中国传统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奉献,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但个人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大肆宣扬把“个人”作为核心,强调个人就是最高价值,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思想观念的盛行使青年学生深受影响。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投机取巧,在评优竞选中弄虚作假,在择业上拈轻怕重,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已经扭曲了我们的主流价值标准。他们眼中看到的就是自己眼前的利益,并把这个利益无限放大,把它当成最重要的目的。有调查显示,从大学生对读书的目的和就业要求的选择来看,鲜有学生将这些与社会发展、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另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也导致了部分青年学生过分强调个体的感官体验,通过消费与物质享受,证明自己的存在,彰显自己的个性体现人生的意义,这几种错误的思潮几乎颠覆了传统的价值标准,容易引发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迷茫和价值观的混乱。
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给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对策应对其消极影响,帮助青年学生重新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道路的信心。
思想领域的多元化折射出来的是价值观的分歧,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必须有一个有效发挥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形成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我们必须坚持一元,客观看待多元,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发展动向。对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旦放弃,必然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进而发展成社会动乱,更严重的是导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的丧失。坚持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化的原则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对于社会思潮的流行不能恐慌,更不能一味地政治封杀,而应理性分析,不能乱贴标签;要敢于争辩和讨论,区别对待,吸纳合理、先进、健康的思想为我所用,理性批判和抵制落后、偏激的思想,特别是那些试图搅乱思想,为搞垮中国造势的恶意观点和言论。
促使高校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在行动中增强践行价值观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学子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取向。其次,高校在宣传引导方面要增强价值观渗透。宣传不是空洞的说教,在宣传引导方面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青年学生的共鸣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渗透。只要有了扎根于内心的准则和依据,有了对共同理想信念的认可,高校学生就不会轻易被错误思潮所传播的思想所蛊惑、所牵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能否抵御社会思潮的影响,能否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具备研判思潮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对社会思潮辩证分析。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在两者的对比中辨别优劣真伪。自己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提高学生判断理论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其次,教师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要研究青年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难点症结、特点规律,为什么部分学生对宣传多年的主流思想难以形成认同,对某些社会思潮却亦步亦趋?教师要去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教学。最后,可以在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划出一部分课时或单独开设选修课来专门讲解当代社会思潮,将当代社会思潮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给学生讲通、讲透,化解高校学生对社会思潮本身的困惑,自觉接受主流思想。使学生明白,只要是改革,就会有阻力、有代价,不能因为中国改革带来的困境与难题而去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筑牢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改革才有出路,理想才会实现。
在加强课堂教学对社会思潮进行正确分析评价与引导的同时,还要充实高校学生的生活空间,活跃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认结合起来。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坚持实践育人。象牙塔里的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知识水平有限,更容易被某些社会思潮所误导。因此,在加强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提供条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教学与社会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时空,使被教育者能够直接感知并体认,增强教育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实践也可以让高校学生切身体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用健康文明、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吸引学生。高校学生对新事物有着一种天然的好奇与敏感,要让学生远离社会思潮,校园文化必须呈现出自己特有的魅力。要实现校园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就要注意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过程的设计和活动效果的评价,有意识、有步骤地优化和更新校园文化内容。其实,学生并不是排斥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而是不欢迎某种教育方式。要用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和方式给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样,高校学生才能在社会思潮的汹涌澎湃中站稳脚跟,不至于迷失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却是更大的挑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5]我们要充分重视当前网络环境中社会思潮的强大影响力和渗透力,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正面舆论占据网络空间。
要增强高校对网络空间舆情的政治敏锐性。我们必须警惕西方国家推行的“互联网自由战略”,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尤其是高校宣传部门领导、学工部门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等对于各种网络信息应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政治辨别力,要把关注网络思潮动态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还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评论队伍,对那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特别是含有反动、极端等有害思想理论的网络信息,这支队伍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迅速抓住网络媒体中对社会主义的歪曲和误解,回击对方观点,坚定自己的立场。要把守卫网络空间,打击错误思潮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
网络理论宣讲要突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宣传。做好理论宣讲是正确引导网络社会思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宣讲家”网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专业理论宣传网站,资源丰富、宣讲权威、解疑释惑,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四个全面”思想的网络宣传。但是,它的受众范围、普及面并不大。因此,还需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网上理论阵地的信息源建设,完善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的技术模式,形成全面、即时、灵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阵地。各高校也可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让宣传有理有情、入脑入心,理想信念才能虔诚执着。
综上,在理论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去鉴别、批判错误思潮;在具体实践方面,立足课堂教学、拓展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做强网络宣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在廓清错误思潮的过程中,使高校学生越来越明确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唯一性,越来越体认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来越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于青年,只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破浪前进。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0.
[2] 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4.
[3] 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109.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95.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