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豪,张文彬
(1.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2.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在当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容易对官员腐败、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产生思想焦虑,如果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支撑,将导致信仰偏差和信仰缺失。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信念,引导其走出自身信仰危机,形成积极的人生品格和价值取向。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信仰的导引路径,国内学者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等层面展开研究。现梳理如下。
戴木才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宋萌荣的《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陈秉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若干基本理论》、韩震的《大学要创造性地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等论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思想来源、历史发展、功能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需要长期秉承。
杨德祥在论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化规律研究》中指出,大部分大学生的信仰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信仰非理性化、世俗化等问题,解决信仰危机的对策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探讨。张宇昕、赵连文、金琴芳、孙晓珍、郭磊等分别从以上几个领域阐述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者们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如鄢新萍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路径选择》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邱伟光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探析》一文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上与信仰危机的解决方案相似,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校园文化的导向、网络传播的新途径等层面展开。代表性论文主要有薛永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郭金鸿的《以〈伦理学〉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石海兵等人《论大学生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苏景荣的《网络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创新》、关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途径》等。
国外学者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关注较多。安妮·洛克伍德(Anne Turnbaugh Lockwood)的《品格教育:争议的共识》强调大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圣地亚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爱德华·德洛什(EdwardDeRoche)和玛丽·威廉斯(MarryWilliams)注重在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中大学生的身体力行,将外在的信仰教育内化为自觉的政治理想和观念,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这些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的全过程。这种研究取向虽然在价值观方面与我国相异,但方式和经验值得借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主体对价值观的认同感,巩固信仰教育成效。
从现有成果的梳理中发现,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信仰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其对大学生科学信仰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信仰的方式上多用结论式语言进行表述。如前所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引领”,较少关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反馈,没有从大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视角作出深刻揭示。因此,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信仰的导引路径,对于确保大学生在面临多元文化冲击时仍然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实现思想与行动的一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信仰对人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对哪些信仰是科学的,哪些信仰是消极的,认识比较模糊。大学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据此不断调适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将有助于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
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信仰的追求是非常积极的,关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动向,希望高校学习阶段在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将所学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但调查数据也显示,少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时候表现出一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例如钱理群教授所指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智商高、知识丰富,但自身修养却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层次和水平。这与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打破了过去价值观单一化、一元化的局面有着直接关系[1],使大学生在与人打交道时融入更多现实利益考量,不再是如何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是怎样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这对大学生能否坚守德行良知,怀有责任心和正义感,将来成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人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之一,是源于信息爆炸时代不知道什么思想是正确的,什么思想是值得信仰的。那么,当前在高校的信仰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辨别和批判能力,防止非科学信仰趁虚而入就成为关键所在。
然而,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力和财力投入都有所增加,尤其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但是仍然存在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老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等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缺乏对照其他信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和先进性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不能熟练地拿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解释现实中的种种社会现象,也就无法在多元价值观充斥的当今社会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2]。很多大学生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学习过程的结束而逐渐忘记,很难形成深刻的记忆。因此,通过一定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关联起来,让他们通过切身经历和体验,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确实有用,并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实践环节反复体验,才能够使其主动选择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并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本文尝试在大学生理解、感悟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环节中,科学规划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信仰的导引路径。从课堂入手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引导,组织同伴间讨论相互学习,在与人交往和生活体验中验证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经个人思辨产生情感共鸣并内化为科学信仰,将无法解决和产生的新问题放入下一阶段的循环体系中,以达到帮助大学生消化吸收并主动践行的导引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清各种社会思潮中的主流和支流,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理性的选择。在对当前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中发现,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只是停留在“学过”层面,并未“入心”“入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在提高课堂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艺术上下功夫,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除了基本的理论体系的梳理之外,可以结合所学章节给学生推荐与之相对应的经典著作,指导大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阅读,并对难以理解的内容加以讲解;适当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并制定社会实践的课题指南,使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认知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看清本质。通过阅读和实践既张扬了大学生的个性,又兼顾了道德素养的习得和专业学习。除此之外,还可增加多种教学方式,如给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题目,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即兴演讲,在演讲中深化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也可使用一些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声音和图像的立体教学环境下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明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走过的艰辛历程,从而在对比中激发大学生努力学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动力[3]。
同伴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和策略。先由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为深化知识点的理解,推出相应的情景问题,让全体学生表达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再让每位学生找周围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几分钟的讨论,然后重新组织对该问题的认识,并给学生在课堂中重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机会,老师在学生阐述的过程中可以对他们的疑惑进行解释。例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看待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通过周围同学相互讨论和课堂范围内讨论等多种形式增加同学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教师在必要时加以适当引导,分析社会阶层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尝试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将自身的专业兴趣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考察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和民族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并付诸实际的行动。除了同伴观点的碰撞、争鸣外,同学之间、同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高水平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加以验证并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虽然课堂教学环节完成了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任务,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根本目的的。学生如何从概念和原理的认知层面过渡到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层面,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直面的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在具体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反复确认体现,有助于大学生深化思想认识,提高综合素质,升华精神境界。因此,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体需求,分年级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工厂生产、进行社会调查、救助孤寡老人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将对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政策着力点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把握,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学会对那些并不完美但又合情合理的人和物更加宽容与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并在新的实践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只有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会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积极转化。课堂授课环节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在与周围同伴的相互交流中,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那么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就会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究竟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党和国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领域的重中之重?当大学生目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面对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能把准现实问题出现的症结何在,并回应了人们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为群众解决了实际的困难,就能激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大学生通过个人思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阶段,除了自我的思想转化,教师也可以积极地介入,帮助其解决内心深处的精神困惑,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他们卸掉了思想包袱之后,才能逐渐成长为科学知识和良好品格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课堂深化路径也就是将无法解决和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放入下一循环体系中,达到帮助大学生消化吸收并主动践行的导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身就是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中。因此,面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合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理解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步骤,以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当肩负起的主要责任等。如调研中发现宗教影响在大学生中呈上升趋势,但是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或讲座较少,部分大学生通过书籍阅读和周围人的影响就形成了自己的宗教认识,但其实对一些宗教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形成机理等缺乏了解,这样就极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通过宗教渗透影响其思维观念,动摇科学的理想信念。因此,在经过了以上四条导引路径后,有必要再次回到课堂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整信仰教育的方向,如开辟合适的认识宗教、理解宗教的途径,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宗教的民族性和复杂性,正确对待宗教仪式和宗教现象等。
总之,通过“课堂引导—同伴影响—社会实践—个人思辨—课堂深化”的循环导引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在认知核心价值观与生成科学信仰之间建立联通渠道,有助于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并据此调适自己的信念与行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1] 刘树宏,黄建军.试析目前大学生的信仰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70.
[2] 钟利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4.
[3] 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201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