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锡斌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培育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重视其社会价值,忽略了其个体价值,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生硬和乏力,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有建立在对人性的尊重和完全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其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对人性完美的向往,其最终的要义在于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关于“人性”这个“斯芬克斯之谜”,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等关于人的哲学命题。在中世纪的西方,人性则受到了神学的束缚。在中国古代,也有“性善论”“性恶论”和“人性善恶混合说”等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则认为,人性问题即人的本性问题,最终表现为人的本质,即人区别于他事物的质的本质规定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换言之,即人的本性包含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重内涵。“人性的问题是伴随教育的永恒话题,一种教育观念、教育理想常常在有意无意中隐含着人性的预设,从古及今有关人性的争论,在很多程度上都关涉到以人性为基点的教育的争论。”[2]可以这样说,教育活动产生的深层性根源就在于人性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而作为做人的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样如此。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样也是基于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产生之初,就对人性进行了预设,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完全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教育是在“应然”的预设中。有学者认为,“从哲学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是与全面提升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3]正如张澍军教授所说:“德育的目的性本质在于促进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导引人们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追求人的终极关怀以及学会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自我塑造生成。”[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但是,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应该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以产生和赖以发挥作用的前提。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本体论来看,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逻辑起点,而不能将“有生命的个体存在”简单地抽象为“主体”或“客体”。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工具性本质和目的性本质两个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人的工具性,而忽略了现实的个人的目的性。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学者指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为阶级、社会服务的一面,也应该看到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有其‘建设人自身’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需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求它的属人性,既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应看到它的目的性本质。”[5]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只有提升人的主体性、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发展人的个性和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才能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性,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而人的主体地位集中表现为人的主体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6]。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在其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人的主体性又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和增强人的主体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284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对于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创造性的呼唤更加强烈。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应提倡人本教育,主张把人培养成人格独立、生活独立和活动自主的人,充分尊重和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反对过去那种把人作为工具化培养的做法。首先,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认识和自觉。”[8]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使人们认识到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引导人们认识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全面认识和积极提升自身主体性的同时,充分尊重和肯定他人的主体性,从而增强全社会人的主体性,推动社会进步。其次,开发人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实现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部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主体能力中的智力、体力的开发和利用,更要注重人的政治力和道德力的开发、利用。另外,要协调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的协调能力。最后,塑造人的主体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塑造人们健全的主体人格尤为重要,其目的是要人能够真正获得高度的主体自觉,领悟人生的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主体人格,就是要引导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崇高人生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
人的主体性的提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在传统的“主客”体模式下,人的主体性正在消解,主张实现双主体的“主体间性”的生成,从主体间性理论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研究和实际工作。
“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9]5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人们实际的生活需要和人性需要。首先,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人虽然是作为一种高级动物的存在物,高于一般的生物,具有和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但归根结底,人毕竟还是动物,也有一般动物的自然性,人们总有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物质需要,这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们所从事的一些社会活动,始终都与其自身的物质利益相关。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能完全脱离人们正常合理的物质需要,而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和理论灌输。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教育者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审视人的自然性,理性地看待人们的物质诉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重视人们的物质需求,对于在当前不能满足的合理需求,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必要的精神安抚。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行感人和以情暖人。其次,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们除了吃、穿、住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外,还有不断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和精神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交往和精神生产的实践活动,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也改造了自身的主观世界,发展了主体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用先进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其获得内心的满足感,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最后,要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而存在,始终都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一定社会的教育活动。人的社会性总是表现为群体性、交往性和合作性。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务必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益协调、秩序维护和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个性主要表现为个体主体性和独特性。“个性是现实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其主体性在个体身上体现出的独特性。”[11]发展人的个性,并不排斥培养共性,人的个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也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应当培育人们积极、健康的个性。首先,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由于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教育者只有清楚地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性格特征以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等方面,才能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因材施教并不是把教育对象分为“三六九等”,有歧视性的差别对待。其次,优化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的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复杂的环境,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在新时期,一方面要消除社会上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的束缚和壁垒,充分尊重人们的创造性,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单一或封闭的环境里,是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人的。这就需要对环境不断地优化、整合、重组,才能形成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的合力。最后,发展人的个性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长期以来,人的个性发展必须要与社会规范性相统一,人的个性发展也绝不是毫无限制的。提倡个性化教育,并不等于推崇个人主义,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建立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培养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对人的个性发展进行必要的整合,坚决反对以发展人的个性为幌子,推崇个人主义和与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标新立异的做法。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社会的规范之间,理应保持一个合理的张力。
教育并不是脱离人的生活世界而独立存在的,相反,教育却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存在着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其《民主与教育》中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重要教育思想。可见,生活是教育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价值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的教育,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过积极健康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具体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更加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条件,注重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对人的幸福给予全面的关照和提升,全面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首先,要树立生活化的育人理念。“育人理念构成了教育内容、方法、途径与在他的逻辑前提与理论预设。”[9]67生活化的育人理念倡导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展民主性、平等性,克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探索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方法,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的、双向互动的教育、影响方式。”[7]90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改变长期以来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此外,生活化的育人理念的目标在于指导人们过有意义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教会人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其次,要实施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是“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1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抽象化和逻辑化的教育内容为主,注重知识的讲授,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提高其实效性,教学内容的取材就必须回到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围绕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益的交汇点和思想的共鸣点来选择教学的具体内容。最后,要倡导生活化的教育方法。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重理论灌输、轻情感关怀,导致教育效果的空洞、乏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克服过去那种带有强制和灌输色彩的做法,以受教育者的生活经验为起点,注重教育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从而在生活世界中培育人的德性。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理论教育与人们生动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维度的目的性,并不意味着忽略社会维度的工具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性关系。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后的理论和实践中应该坚持工具性本质与目的性本质相结合的人性基础,防止出现“两张皮”的教育异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研究和生活化的教育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 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7.
[3] 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85.
[4] 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0-130.
[5] 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0.
[6]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3.
[7]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金雁,杨柳.和谐德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19.
[9] 万光侠,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11] 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39.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