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的超越

2018-04-03 21:17:04陆模兴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化志愿培育

陆模兴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具有规范与引导的双重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的大学教育应当融入这一因素,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引领作用。在此,引领与说教式、理论式的表面的附和不同,它讲求的是真正契合当代大学生发展及成才环境的精神引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因此,本文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活动,是将具体的经社会共同体确证与认可的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通过教育这一媒介内化为社会个体内在意向性的品格特质,并影响其外在意向性行为倾向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样也是社会个体依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实践活动。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然而,由于内在意向性品格特质缺乏现实考查的机制,在现实中,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多被当成一般理论性的教育活动,考试成绩或日常评价成为单一的考量维度,学校也多以理论教学代替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省去实践教学环节,不少教师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定位也存在问题,认为实践环节出力不讨好,难以与科研挂钩,导致积极性下降,而学生也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具体的课程考查分数等同,只关心学分。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存在与现实实践活动相脱离的危险。“教育与实践的脱节实际上影响了人们对价值观正确性的态度。这样的价值观教育,看起来似乎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实际上达不到真正的效率。”[2]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育的形式化使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无法契合社会个体的发展,在现实中难以发挥引领作用的情况下,更为多数社会个体所忽视,这也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最大困境。

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实践环节的缺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完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链条上发生断裂,这一断裂从教育的各个环节来看是重“教”轻“化”所引起。

2 教化之“化”

“教化”一词起源于中世纪,最初指的是人性通过不断的精神转变而达到神性的完满,具有宗教性意味。[3]经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对人性的解放,这一词汇的内涵扩大,人性的层面扩大,教化此时更多指向人不断地塑造自己的活动,是社会个体通过对自己精神的改造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人的活动。无论是中世纪神学意味的神性完满还是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后的人性解放,教化均指向人通过对自身的培植达到完满。换言之,教化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活动,强调人的自新。

教化成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活动,使得教化获得了社会性的意义,人之为人,在实际的层面上涉及的不仅是社会个体单个的人,更重要的落脚点在于社会人。从立德树人的过程看,这一过程涉及教育的两个层面,其一立德树人所立之“德”,是经社会共同体确证过的、认可的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社会共同体希望通过教育媒介使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在社会成员中得到普遍的认同;其二立德树人同样强调对共同体中的个体之“树”,在此,“德”是先行条件,是社会共同体坚持以人为本位,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培养、化育核心价值观的结果。所以,立德树人的过程即是社会确证与认可的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通过教育这一媒介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意向性的品格特质,并引导其外在意向性行为倾向的实践过程。而作为共同体奉行的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教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个体在成为社会人的同时,将共同体精神的普遍性推向更广的社会领域”[4]。

作为人性的自我完善,教化过程是对比当下自我更高,更完美的东西的追求活动,它促使社会个体完善,这是教化概念的本质。教化概念的本质区分了“教”与“化”在教化体系中的不同定位。“教”更多体现的是外部的教育活动,它立足于社会共同体所奉行的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并以适当的方式将教施行于社会个体,它是“化”的先行条件之一,而“化”更多地体现出“教”之于社会个体精神内部引领的结果,它是“教”于社会个体内部精神融合之后所产生的外在影响,是教化的目的所在。

可见,教化过程依赖于社会个体对共同体奉行的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的“消化”,而外在的“教”只是社会个体内部精神活动引导转化的条件,并不是教化本身,教化的根本意义在于“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与培育的缺失来看,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不应当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与目的,教化的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机制,它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产生真切的价值共鸣之后而产生,它真正契合于大学生成长与成才需求,并真正实现精神引领。

3 “化”之超越

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在于“化”,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如何入手,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社会个体的内在精神,真正发挥精神引领作用,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在笔者看来,关键之处在于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于情境之中,以制度的设计,克服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活动的、实践的灵魂。这一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符合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制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创新与优化。

3.1 制定符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复杂性、价值观培育方式及内容的合理性、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因素对价值观支撑的有效性等诸多复杂因素。

对大学生群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当今社会价值之多元显得有些混乱与无力,许多大学生在面对纷繁社会和杂乱信息难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也处于搁置状态,核心价值观难以发挥引领作用。更有甚者,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理想丧失、价值迷茫、信仰缺失等问题,人生观、价值观混乱消极等现象。

对高等院校来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使之契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换言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除了社会共同体所奉行的基本且核心的价值观,还应当注重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制定出符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3.2 创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在现实中,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多被当成一般理论性的教育活动,考试成绩或日常评价成为单一的考量维度,学校也多以理论教学代替实践教学,如何盘活实践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备实践性、情境性因素,成为关键。

以高校志愿活动中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例,志愿活动的理想动力是对道德的追求,是志愿活动参与者在活动中获得的社会尊重、社会荣誉和赞许。然而,基于道德理想主义的活动参与难以持久,因为志愿活动参与者内在意向性品格特质的提升及确证,易受情境性因素的影响。那么,在现实的活动设计中,我们就应当引入“服务学习”[5]的理念,在强调志愿活动参与者主体之于志愿活动参与意义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入情境性因素,为高校志愿活动参与者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使得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为志愿服务的参与提供持久动力。

反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融入实践的、情境的因素,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宏观指导性与现实针对性。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实困境,我们发现实践因素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缺位。实践的缺位使得核心价值观之“教”显得惨白无力,要想超越这一困境关键在于“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需要引入实践性、情境性的因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真正在大学生个体中发挥内在的精神作用,并使之稳定与固定下来,真正外化于行,实现精神引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2]兰久富.价值多样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M].袁贵仁主编.价值与文化, 第2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3.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68.

[4]付长珍.人文化成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教化的不同维度[J].传统文化与教育伦理研究, 2015(7).

[5]许人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1):3-10.

猜你喜欢
教化志愿培育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