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美国手语创作新发展及其聋教育启示
李凤英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美国聋人地位的提升,美国手语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美国手语创作和研究的蓬勃发展。以威廉·斯托克出版的手语语言学著作发表为标志,美国手语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着手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地位逐渐在聋人和“听人”社会的确立,美国手语原创作品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纵观美国手语创作发展新时期,其中诸多方面对我国聋人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手语;手语创作;聋教育
口语教学法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聋人教育和聋人创作领域都处于主导地位,直到威廉·斯托克(William Stokoe)提出手语也是一种语言,美国手语创作发展才有了新契机。威廉·斯托克是加劳德特大学英语系的一名教授。校园里聋哑学生和教师的手语让斯托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他开始了针对手语的专门研究。1957年,他的手语研究得到了美国学术协会资助。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对手语进行资助的研究项目,标志着美国聋教育研究和美国手语文学发展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1960年斯托克在多年研究之后,出版了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著作,《手语结构:美国聋人视觉沟通系统概要》(Sign Language Structure:An Outline of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the American Deaf)。威廉·斯托克在书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手语是一门具有复杂句法和语法结构语言,是一门真正的语言[1]。他的研究颇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手语同其他任何自然语言一样具有同等的地位,也是一门语言。这个提法是史无前例的,轰动了当时整个社会。威廉·斯托克的研究迅速传播,引发了大量学者对美国手语的研究。
1960年聋人诗人罗伯特·帕纳拉(Robert Panara)、塔拉斯·丹尼斯(Tara Denis)和詹姆斯·麦克法兰(James Mc Farlane)共同出版了一本聋人诗歌和散文作品选集《沉默的缪斯》(The Silent Muse)。这本书第一次全面收集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聋人创作作品,表明了当时社会对聋人的关注,不足之处是这本书只收录了聋人作家的书面英语创作作品,没有提及任何关于美国手语原创作品内容。1967年成立的全美聋人剧团已经开始公开演出,向“听人”观众展示聋人演员为主,“听人”演员辅助的手语艺术剧目。然而此时纯正的美国手语还没有成为主角。全美聋人剧团的创始成员之一娄·凡特(Lou Fant)说过,这一时期剧团几乎所有表演的剧目都是通过英文手势语形式展示的,只有演员涉及到俗语或文化体验时,才使用到纯正的美国手语[2]。所以说全美聋人剧团的早期作品鲜有纯粹的手语作品,大都还是英文作品的翻译。至今,该剧团仍然专注于手语翻译剧目。但是人们应该看到全美聋人剧团的历史贡献不在于促进美国手语原创作品的发展,而在于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手语翻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巨大魅力。
手语原创作品出现标志着美国手语创作发展的巨大转折。1971年,全美聋人剧院上演了第一个手语原创作品《我的第三只眼》(MyThird Eye)。整个剧本是创作者用美国手语创作的。相反,参加演出的“听人”表演者的台词则是对美国手语的英文翻译。《我的第三只眼》向“听人”观众介绍了聋人文化、美国手语和聋人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1973年,吉尔·伊士曼创作的《说吧爱丽丝》(Sign Me Alice)标志着美国手语创作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威尔士人多萝西·迈尔斯(DorothyMiles)九岁成为了聋人,因此英语是她学到的第一个语言。到了1957年,她来到加劳德特大学求学时,方才接触到手语[3]。迈尔斯是第一批用手语进行创作的聋人诗人之一,她的作品《手势》(Gestures)是有记载的第一批原创手语诗歌之一。然而迈尔斯创作的作品有她自己的特点。因为她会英语也能利用英语口语诗歌的方法来进行创作,所以她的创作语言同时包括了英语口语和英语语法式的手语。她的诗歌中不仅一些词语押韵,而且一些手语的手形方面也相同,产生类似韵脚的效果。1978年,印第安纳人文社科委员会资助开展了“手语诗歌”活动。该活动旨在“鼓励手语诗歌创作,鼓励聋人与“听人”社团之间的沟通,创建一个文化共享的平台,促进美国手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帮助听力受损的人创造接触人文熏陶的平等机会,鼓励所有人都享有自我实现的机会”[4]。这次活动中收集了大量翻译成手语的诗歌和美国手语原创诗歌作品。活动中还进行了公开手语诗歌表演以及手语诗歌创作讨论会,其中包括了四个工作坊,一次圆桌讨论会和一次由印地安纳州立大学南岸分校主办的大会。大会上特邀了知名的聋哑诗人及作家艾拉·梅·朗茨(Ella Mae Lentz)进行了演出,并对会议和朗茨的表演进行了录像拍摄,保存了相关影像资料。相关会议的报道文章也发表在了《美国聋人》(American Deaf)杂志上。这次活动极大增强了美国手语创作作品的影响,激发了聋人作家、学者的热情。
摄影技术为手语创作提供了载体,传媒出版公司为美国手语创作作品传播提供了支持。1979年成立的手语传媒有限公司主要出版聋哑和美国手语方面的作品,也是唯一一家非学院派的录像出版商。加劳德特大学最初也制作录像带供内部教学研究使用,后来这些录像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Dawn Sign Press出版了维斯塔学院美国手语教学计划“自然手语”的印刷文本。1974年创建的D.E.A.F.传媒公司利用录像为聋哑儿童和成人制作教育电视节目。手语传媒有限公司和其他录像出版商的出现不仅证明了美国手语教育影像资料的经济和市场价值,也为美国手语文学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1980年尤金·褒曼(Eugene Bergman)和伯纳德·布拉格(Bernard Bragg)用美国手语创作的《俱乐部的故事》(Tales from a Clubroom),深入地剖析了聋人俱乐部作为聋人活动主要场所的作用,也向人们展示了聋人俱乐部里面丰富的聋人文化。《俱乐部的故事》和《说吧爱丽丝》都有影像资料发布,但是正式出版物却都是转写的书面英语。同年,手语传媒公司出版了名为《绿皮书中的故事》(Tales from the Green Books)的录像资料,这里面含有各种聋人表演的经典故事、个人轶事、聋人民俗诗等。这些作品原本出现在美国手语录像系列《绿皮书》的结尾,然而因为其特别受美国手语教师欢迎,所以被重新整理编入了《绿皮书中的故事》当中。这盘录像带充分表明新的摄影技术手段对美国手语创作和传统保留、传播的巨大作用。
美国手语创作与研究自手语语言地位的确立和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始进入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1984年聋哑诗人克莱顿·瓦利(Clayton Valli)和“听人”英语语言学教授特伦特·巴特森(Trent Batson)在加劳德特大学共同开设了美国手语诗歌课程。课程首次使用文学批评,而非语言分析手段来赏析、研究美国手语创作作品。瓦利和巴特森用书面诗歌形式分析美国手语诗歌,研究聋哑诗人瓦利和艾拉·梅·朗茨的录像作品。同年,聋哑诗人罗伯特·帕纳拉(Robert Panara)和诗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在纽约罗切斯特聋人理工学院的诗歌研讨坊,探索了美国现代诗歌同美国手语诗歌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共同特质[5]。帕纳拉和金斯堡一致认为,形象在两种艺术形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国诗歌大背景下,研讨坊对美国手语诗歌特质的探讨,不仅明确了美国手语诗歌创作的萌芽状态,而且有利于让更广泛的受众接触到美国手语诗歌[6]。1987年罗切斯特聋人理工学院召开了全美首次聋人诗歌创作会议,会议专门对美国手语诗歌创作进行了研讨,会议特邀了彼得·库克(Peter Cook)、帕特里克·格雷比尔(Patrick Graybill)、艾拉·梅·朗茨(Ella Mae Lentz)、黛比·雷尼(Debbie Rennie)、克莱顿·瓦利(Clayton Valli)五位诗人。这是美国聋人诗人首次正式齐聚一堂。研讨会上,每位诗人都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作品,大家一起对作品进行了探讨。这次研讨真正解决了不少问题。这其中包括一个小组讨论关于“两个世界,一个精神”的主题,这个主题主要围绕聋人诗人和他们的手语翻译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这个主题因为牵涉到“听人”观众的参与以及手语翻译的必要性,因此具有非凡的意义。彼得·库克认为同任何翻译一样,美国手语诗歌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发生变化,形象可以翻译,但是形式是翻译不了的。克莱顿·瓦利则认为他对那些英文翻译作品从来都无法感到满意,认为这些翻译曲解了作品的原意,对作品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次会议解决了诸多问题,为美国手语创作,尤其是诗歌表演创作和研究全面开展铺平了道路。1988年《动的诗篇》(Poetryin Motion)录像带出版,它是继《说吧爱丽丝》之后美国手语创作的第二个转折点。《动的诗篇》开辟了美国手语原创作品纪实摄影录像资料保存先河,从此手语创作不再受英语影响,可以作为独立的语言和艺术形式存在。1991年,罗切斯特聋人理工学院举行了第二次美国手语创作会议。本次会议是美国手语各种创作作品的一次盛会,学者、作家们在会议上交流彼此的思想、看法,提出了语言结构和文学批评等各种重要的问题。会议之后美国手语创作以及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新态势。
美国手语创作发展历史对研究我国手语创作发展、聋文化和聋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第一,对比美国手语创作发展与研究,我国手语文学研究十分欠缺,相关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手语语言研究和聋教育实践,加强我国手语文学发展历史文献整理和相关研究,借鉴美国手语创作发展历史研究,弥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不足。第二,对比美国手语创作发展历史,聋人高等教育院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为我国聋人高等教育手语翻译、手语文学课程开设、手语创作科研会议举办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第三,美国手语创作发展历史证明了双语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应该鼓励聋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升聋人的双语能力,加强聋人与“听人”社会的广泛接触,鼓励聋人使用书面语进行文学创作,以便向广大的“听人”表达他们的想法,也有利于“听人”对聋人社团的了解。第四,对“听人”大众的教育作用。美国手语创作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聋人和“听人”一样可以创作文学作品,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手语”,创作自己的手语文学作品。“听人”也应该学习手语,便于了解聋人的精神世界。所以说加强我国聋校“听人”教师和学生手语培训和手语文学素养培养,有利于聋人教育的开展和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的精神对话。第五,加强社会对聋人事业的支持。美国手语创作发展史表明了社会机构(如杂志、出版社、社团等)对手语文学传播的重要作用。我国应该加大投入,推进手语创作作品的出版、发行等工作。最后,鼓励聋人创作手语原创作品,保留和传播聋文化。美国手语创作发展和聋教育历史表明手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地位越来越深入人心,一味强调口语沟通教学和融入“听人”社会,对聋人社团、聋人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作用。我国应该鼓励聋人创作手语原创作品,发展相关研究,发挥手语创作作品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作用,为聋社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语言的文学艺术创作是语言中的精粹和先驱,是语言最为复杂的表现形式,为创作和表达社团情感提供了最佳途径,是对文化的深刻反映。手语创作尤其如此,它生动展示了聋人生活中的苦与乐。美国聋教育、手语语言研究以及摄像技术改变了美国手语创作的发展。传统代代相传的民俗故事形式会继续存在,新的、更复杂的创作传统也在发展。聋人艺术家使用摄像等技术得以创作、保存自己的作品,让它们在全美、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容的聋人社团中得以传播。因此未来,手语创作必将成为全世界各国手语语言、聋文化以及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最终要的源泉之一。
[1]国华.威廉姆·斯多基和他的手语语言学研究评介[J].中国特殊教育,2006(2):35-40.
[2]Fant,Louie.Dramaand Poetryin Sign Language:A Personal Reminiscence[A].In Sign Language and the Deaf Community:Essays in Honor of William C.Stokoe[C].Charlotte Baker and Robbin Battison.Silver Springs,M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Deaf,1980:195.
[3]Grant,Brian.The Quiet Ear:Deafness in Literature[M].Boston:Faber and Faber,1988:51.
[4]Hoffman,Ruth Cassel.Poetr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Buildings and Blueprints[M].South Bend:Indiana U,1979:3.
[5]Cohn,Jim.The New Deaf Poetics:Visible Poetry[J].Sign Language Studies,1986(52):263-277.
G762
A
2095-0438(2018)01-0049-03
2017-09-30
李凤英(1982-),女,山东潍坊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2014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14E088)。
[责任编辑 郑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