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治刚
(商洛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高校教师的道德是指在高等教育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属于社会职业道德的范畴。道德内容的先进性是师德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师德修养的最基本的要求;与时俱进则是保持师德先进性的基本路径[1]。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主要是指高校教师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进行的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改造,以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高校教师道德的先进性也必然通过与时俱进的道德修养体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最新定位。这一新的定位,对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要求高校教师担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责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的道德原则指导下进行。这些道德原则作为思想观念形态,总是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大体上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2]34。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即指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共同梦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热情。共同理想和共同梦想是1840年以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每个个体应该遵循的崇高原则,同样也是高校教师应当遵循的首要的行为规范。以共同理想和共同梦想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首要原则,不仅是社会理想从共性到个性逻辑演绎的结果,也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我国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首先,以共同理想和共同梦想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首要原则,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的精神基因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民族、国家无疑是每个公民置身于其中的最大的“集体”。高校教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其言行理应服从集体主义原则,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坚持以共同理想和共同梦想作为自身修养的首要原则。
其次,以共同理想和共同梦想作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首要原则,是我国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6。高等教育处于学校教育体系的高级阶段,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后的学校教育环节,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如果高校教师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那么培养的学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兼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据此,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教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这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和首要原则。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教书育人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并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2]55习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厚望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社会特征越来越显著,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的变化,使高等学校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市场经济追求利润和效益的商业原则,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信息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开放性,为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等学校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想信念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不良倾向。面对这一新的挑战,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子,教育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高校教师在贯彻教书育人原则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教书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只传授学问,而人师既教学问又育人。如果心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祖国的建设和未来,就会自觉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原则。在教书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反之,如果只传授知识,不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就违背了高校教师的道德原则。因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如何,是衡量其道德觉悟的一条重要标准。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是教师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根本要求。这一道德原则要求教师应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言行一致,身体力行,重言教更重身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时期,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在不断加剧,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原则,客观上容易助长“一切向钱看”“一切向利看”的社会风气,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高校教师面对新的挑战,要进一步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通过努力塑造自己美好的道德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校教师不仅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而且要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形成师生间爱的对流,架起互相沟通和信赖的桥梁,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
这是调节高校教师之间,高校教师同高校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这一原则是高校教师集体道德面貌的体现。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当今时代,包括团队协作精神的高校教师的集体道德修养正面临新的考验。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团队协作尤为重要。任何教育成果既凝结着教育者个人的心血,又是教育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教育活动具有一致性特征,教育工作者协同一致,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团结互助,互尊互勉,群体道德面貌良好,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有益的教育因素。如果教师之间离心离德,文人相轻,相互排斥,不仅会产生内耗,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而且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整体教育效果。
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既具有其他社会道德修养共同的一面,又由于职业地位和所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的特殊性,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的职业要求高于其他从业者的道德要求[3],而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要求则又高于教师整体中的其他群体,这是由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的。高等教育具有高层次性的特征,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主导地位,推动着各门科学的发展,并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是民族文化水准的象征。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和培养目标的高层次性,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具有高品位的思想道德。教师只要自身品德高尚,不用自我标榜,也会受到学生敬重,对学生的教育才具有力量。在学生中缺乏道德威信的教师是难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道德不同于法律,不带有强制性,本身具有自觉性的特征。道德修养实质上是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有无高度自觉性是道德修养成败的关键。在高等学校,学生是教育对象,往往处于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而教师则处于教育者的地位,外在的监督管理相对比较薄弱,其道德修养除了外在环境的影响和组织的培养教育外,主要靠高度的自觉性。加之高校教师职业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独立进行的,因而对自觉性的要求更高。高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都可能对学生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积极塑造自身的职业道德良心,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力和控制力,以高度的自觉性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高校教师的劳动是掌握文化的人同正在掌握文化的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他们的教育对象,不仅已经受到某些道德观念的熏陶,而且继续受到现实道德环境的影响,高校教师在以德施教过程中,既要以正确的观念影响学生,又要纠正学生已经受到的和正在受到的其他外在因素的不利影响,这就使自身的道德修养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多面的人际关系中,高校教师既影响他人和社会,同时也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古人云:“从善如登”。自我道德修养不仅有外在的种种干扰,而且有内在的重重阻力。要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不仅要创造条件,战胜外界的种种困难,而且要排除和克服内心的惰性干扰和意志衰退,这需要拿出极大的决心和毅力,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道德观念的侵蚀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带来了很大冲击,使高校的道德建设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使作为教育者的高校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犹如逆水行舟,更加艰巨。
长期性是教育活动的显著特点。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的发展成长,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过多次反复。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其职业道德修养的长期性。育人是一个长期的、终身的过程,相应地作为育人基础的自育、自我修养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教师在道德修养中还要不断解决一些新问题,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断有所进步。
根据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要求和寄予的厚望以及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高要求性、高自觉性、艰巨性等特点,高校教师要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其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认识是指道德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它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是社会的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前提。个人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以及行为都是以道德认识为灵魂的。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和道德修养的高要求决定了道德认识的高层次性。如果缺乏深刻的道德认识,其道德修养就会失去正确的导向,就会缺乏自觉性。提高道德认识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和深化理论学习,“必须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思想意识的修养和锻炼,这两者密切地联系起来,绝不应该使两者分割开来”[4]。通过理论学习,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深到深,才能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思想上明确应该如何不该如何。道德认识越深刻正确,道德信念便越坚定,高尚的道德行为才有可能。高校教师首先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高等教育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同时应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思想上的多元化趋势增强,各种道德观念相互冲撞,鱼龙混杂,这就对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还应该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共同获得道德境界的提升。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增强道德鉴别力,道德认识模糊,就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甚至良莠不辨,美丑不分,提高道德修养便会流为空话。
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品德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克服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付诸行动的内在力量和坚持精神。它是个人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一定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的关键因素。它使道德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认识和信念,果断地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并抑制和排除来自内外的障碍和干扰,不断调节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道德认识、信念相同的条件下,道德意志强弱对于道德实践具有决定作用。道德意志坚强的人,可以用理智战胜消极的私欲,抵御各种诱惑,坚持将自己的道德认识付诸实现。诚如中国古语讲的“胜人者力,胜己者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即使当你独自一个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5]。道德意志薄弱的人,尽管在道德认识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往往经受不住腐蚀和诱惑,丧失原则和气节,毁坏自己的品德和情操。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高要求性、高自觉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对高校教师的道德意志的要求更高,要求高校教师在实践中自觉地磨砺和锻炼自己的意志。特别是在当前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加之由于行业分配不公,个人收入差距拉大,这种新情况更需要高校教师磨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理性反思,不为权力所动,不为金钱所惑,坚持以高尚的审美情趣陶冶自己的心灵。要努力达到“慎独”的境界,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按照自己的道德认识和信念办事,不做不道德的事。越是处于隐蔽,越要注意约束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磨炼道德意志要从细微处着手,从恒字着力,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凡是认准了的,要坚定不移,始终不渝,付诸行动。
以人为镜是提高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人始终处于社会关系之中。道德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个人的道德修养尽管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但绝不是与世隔绝、完全封闭的心理活动。任何个人的心理活动是一刻也不能脱离社会的,不能不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个人要提高道德修养,必须善于从他人和社会中汲取丰富的道德营养,学习他人的优秀道德品质。高校教师在道德修养中应当注重以人为镜、见贤思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一是努力学习和仿效名家伟人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二是善于在同事之间从师学习,在教师群体中吸取营养;三是要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在师生互学、教学相长中,加强道德修养。特别应当指出,作为高校教师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朝气蓬勃,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快,富有批判精神,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有生气、最积极进取的群体。因此,高校教师在道德修养中不能忽视向自己的学生学习,要注意发现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从中受到启发,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是高校教师道德修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要行之于实践。道德修养之所以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投身社会实践,把道德认识、道德原则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最根本的方法。旧的道德说教的最大弊端就是同社会实践相脱离,把道德修养说成是与实践完全相脱节的“修身”“养性”“闭门思过”。道德修养固然有向内用力、内心养成的一面,但这只是道德修养的一个环节,而且绝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脱离社会实践的空洞抽象的形式主义的修养,是达不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的。任何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在对别人、对集体的各种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同样,要克服自己的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完成。即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而不去实践,道德修养便会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人的道德的行为或不道德的行为,只有在人和人相处的道德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脱离现实的实践,脱离人和人的关系,就不会有道德修养。因此,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身体力行,拳拳服膺,既要博学、慎思、明辨,更要笃行。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首先是教育教学和科研等职业劳动实践,其次是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和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在同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道德认识并化为实际行动,又通过实践对自己行动再进行反省、检查,并把反省中得出的新认识再贯彻到行动中去,从而促使新的道德观念战胜旧的道德观念,达到不断提高道德品质的目的。总之,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往复循环,不断升华,永无止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揭示的包括高校教师道德修养在内的社会主义时期一切道德修养的共同规律。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时代浪潮汹涌澎湃。在多元文化、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颓废主义等腐朽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知识分子队伍中出现了不少“没有道德的专家”“失去灵魂的人才”,甚至存在一种“智育愈盛、德育愈衰”的教育怪圈。列宁曾经强调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7]。高等学校教师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培育有道德的、人格健全的高层次人才的历史重任。这对高等学校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完成这一光荣历史使命,高等学校教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不仅要做智慧的启迪者,更要做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