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雨晴,王晓帅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新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认识深化与表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可谓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本质,具有丰富的本体论价值意蕴。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和“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的实践改造历史,充分体现着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作为中国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依靠力量。过去五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在涉及民生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一大批惠民政策的实施,使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各项机制体制改革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享有较多切实的民主权利,提高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抓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必然也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时代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顺应这一规律,因应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直接推动我们各项政策方针重心的转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各项举措推进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与落脚点。在我国伟大事业的发展中要依靠人民,贯彻落实共享的发展理念,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人民主体思想中的人是“现实人”,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固定不变的人,现实的人是在现实的劳动中不断发展的人。人的发展具有历史维度,除人是历史创造者之外,还包括历史的属人性以及历史的条件性和过程性。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现实的人既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人,还可以认识到现实的人是主观能动的、自由自觉的。因此,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按照自我意愿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满足自我发展的基本需要,从而实现自我以及物质世界的双向发展[3]。现实人的活动创造人的历史,现实的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单个人的发展,而是多个人所构成力量的集合影响。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着眼于我国的现实需要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将人的主体地位放置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之中。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以单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中心,而是强调作为“人民”的集合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现实人在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接近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解放,是人民主体思想的终极价值指向。
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规定了党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属性。实践决定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最早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相应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下习近平赋予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新的内涵。不同时期领导人关于人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是自身认识论不断深化的成果。
为人民服务最早出现于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5]。至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确立下来。在毛泽东思想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发展社会的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出“双百”“二为”方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从“打土豪,分田地”放手发动广大农民,反对压迫与剥削,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的土地革命;到带领全民族抗战,反对外来侵略与压迫的抗日战争;再到建国初期实施“一化三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等,都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所秉承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实事求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的著名论断。改革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重拾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心。为提高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先富带后富,是所有人一起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由此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人民[6]。一是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和主体力量,人民的迫切需求和现实满足推动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二是共同富裕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出现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故此江泽民在毛泽东和邓小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联系。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与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胡锦涛认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和价值所在。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为人民求发展、谋福祉。经济建设中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为人民谋发展、促发展、促繁荣,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切实惠及每一个人。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精神层面满足人的需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谈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时,习近平强调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国家各项改革进入关键期,面对社会上的各类复杂关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贯彻党的宗旨、执政理念、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治国理政的各项活动之中,明确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社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建设的必有之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各项改革的进程,改革成果惠及每个人,增强人民在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认识,在总结几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宝贵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在新时代下对党执政为民的决心和根本宗旨认识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创新与深化成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是贯彻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过程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与问题的正确应对,是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问题的最好回答。
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习近平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践行的基本原则。自2013年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全民参与的意愿空前高涨,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激发全民创造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人民的需求为指导,让人民群众切实享有创新成果。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于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着重解决过去发展的不协调形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厘清关系,补足短板,均衡资源配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绿色发展,保障人民的后续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十三五规划”制定了若干制度,出台了有关绿色消费的文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放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世界人民利益互惠的必由之路。设立丝路基金,构建“一带一路”,借助对外开放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统筹自由贸易区内外发展,重塑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和全球合理经济体系,推进国际多领域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旨在让更多的人民享有发展的成果,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洞悉时代潮流和世界变革的大趋势,把握中国的现实国情,深化认识各项规律,审时度势,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信念的笃行。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统筹各项具体工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刺激点,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旨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政府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体推进各项体制机构改革,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大力实施惠民工程。习近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认识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人”,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深化社会生态体制改革,真正惠民利民。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目的,增强人民获得感。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等。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坚定马克思的政治信仰和人民的幸福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片呼声。党只有坚强有力了,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与支持,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无往不胜。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政治协商优势,用具体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通过,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修宪为国家监察制度改革提供了根本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出台,使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价值意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当代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