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京 京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石家庄 050024)
齐国樑(1883—1968),字碧亭,直隶宁津县人。他是我国近代知名教育家,女子师范教育奠基人之一。1907年,齐国樑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后来进入北洋大学堂师范科学习。1908年,他被选派到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深造学习,1915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16年,经张伯苓推荐,担任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31—1932年期间,他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研究院。齐国樑在1916—1949年期间,一直潜心致力于女子师范教育,为中国女子教育事业尤其是女子家政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齐国樑承继了北洋女子师范的教育传统,将家政学作为女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一生致力于推行女子家政教育,注重完善家政教育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养成,并积极将家政教育推向社会、服务社会。在从事女子家政教育实践的同时,他先后编写了《中国女子教育》《个性之差别及教育上之适应》等著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家政教育思想。他的家政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中国女子教育史、职业教育史上有着长远的意义,其家政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对我国家政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齐国樑女子家政教育思想来源于外部和内部的双层原因。从外部而言,他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留学国外求学经历的影响;从内部而言,主要来源于他对中国教育落后的深刻反思,以及领导女师办学实践的经验改造。
齐国樑先后赴日本、美国学习和研究教育,深刻感受到日本、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他观察到,国外非常注重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家政教育。他曾指出,日本的女子学校非常重视家事教育,原因是日本的女子在家庭之中,承担着重要的家务,包括家庭中的清洁、整理、缝衣、饮食、教养子女、照顾家人,都需要做到周全。因此,这就会使家庭健全,国家和社会也会获益。鉴于此,他极力提倡女子实用教育。[1]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感受到日本家事教育的进步与完善,立志回国后,一定要大力兴办家事教育。1929年留美期间,他感受到美国各级学校要比日本更加重视家事教育,而美国的家事教育也更为进步,女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贡献更大。“因之国家建设及兴盛更受其益,所以本人回国后,又决议提倡家庭教育。”[1]日本与美国的女子教育、家政教育的先进表象无疑使齐国樑深受启发,使得他立下宏愿,归国后要创办女子家政教育。因此,在1917年,他设立了家事专修科,以培养中等女校师资。1929年,他请设家政学院,由省部议决设立女子师范学院,首先成立家政系,以造就家政科师资。
齐国樑在多年从事女子教育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端。他指出,我们国家办教育的人,其学识常常不能与时俱进,这就导致我们国家的教育不能与时俱进。他的这个观点在留学日本及美国之后,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他指出,虽然欧美社会的女子社会地位很高,所从事的活动非常广泛,但是对于日常的家庭事务,都是亲自处理,皆不轻视。欧美家庭整饬有序,对于子女,教养有方,常为曾游彼方者所道称。这是他对美国女子家庭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在观察美国女子家事教育之后,他反思我国的女子教育:“我国女子,只见其表,不审其内情,徒慕彼方女子在外之活跃、尊荣,而不知其在家之勤劳负责。此种错误之观点,亟应以教育之力,加以彻底的开导及纠正。”[2]他认为,我国女子在了解西方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及活动后,亟思仿效,追仿西方的男女自由平等之思想,将家事视为仆役之职责。“兴学以来,一般女生,初骛高远,而卑弃日常家务。嗣更误解平等自由之义,求学作事,辄以比拟男性为标准。思想行动,并以轶出旧辄为高尚。以致女学日兴,家事愈益废弛,新智识愈普遍,家庭中食、衣、住、卫生、育儿等要务,愈被视为奴役之职责,而不值主妇之一顾。”[2]在认识到中国女子家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后,齐国樑深刻意识到亟需兴办家政教育,树立了改变中国女子教育现状的愿望。
办理家政学科、倡导家政文化是齐国樑一生坚持不懈的教育追求,这也是他作为近代教育家的一张教育名片。在他的办学实践中,他将家政教育理念运用于家政学科的办学实践之中,树立起鲜明的家政文化旗帜。他的办学实践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家政教育理念发蒙阶段。他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被日本家政教育所震撼。他积极将日本的家政教育模式采纳到办学实践之中,改良中国的女子教育。二是家政教育初试阶段。他归国后,深感国内女子教育与国外女子教育的反差,开始寻求女子家政教育之路,在女师添加了家事专修科。三是家政教育理念深化阶段。他在美国考察教育归国后,办学理念上升到新的层面。1929年,他建立了家政系,完善家政学科的设置。四是家政教育思想成熟阶段。从1929年成立家政系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8年之中,家政系从初具规模,办学条件逐渐完善以及办学质量逐渐提高,最终成为全国家政学科的一面旗帜。齐国樑的家政教育轨迹经历了从起初家政教育理念的萌发,到初步实践,再到在实践中思想和理念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齐国樑女子家政教育思想体系在他的不断改革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他以家政教育为女子教育的核心内容,奠定了家政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他以改善我国家庭生活为教育目的;以理论与实践并行为教学原则;同时以家政人才的全面发展为课程导向。
首先,沿袭并坚守家政教育的传统。齐国樑继承了北洋女子师范的传统,把家政教育置于重要位置。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家政为必修课。[3]他于1918年设立家事专修科,培养中等女校师资。1929年,又建立了家政系。当时,全国高校中仅有燕京大学在1922年设有家政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女师迁到了西北,他继续坚持创办家政教育。他当时分析家政学科受到忽视的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该系教授和设备不够完备,成绩不佳,导致学生不愿进入家政系;另一方面,很多人误认为,学习家政的价值不明显,不学习家政仍然可以过正常的日常生活,没有必要进行专门家政学科的学习。因此,他积极倡导和呼吁学校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家政教育。
其次,家政教育应该成为女子教育的中心部分。齐国樑认为,一个家庭是否幸福,是否实现了理想,可以说相差太远。我们不要简单认为,女子担任良妻贤母便是开倒车,如果母不良妻不贤,却为大家多不愿的……应该替国家社会着想,一致起来提倡,共同资助,切不可以儿戏视之。[4]3—41938年,他在西北大后方极力推行女子教育,强烈呼吁加强家政教育的基础工作。他指出,一个家庭的改善应该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而家庭教育应该成为普通女子教育的中心部分。这种认识无论是在平时还是战时都应坚持。如果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氛围,不仅可以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而且可以增强建设国家、防卫国家的力量。然而,由于女子天性是适合从事家事,应该给予特殊的训练,发挥家庭的效能。[2]他指出当时我国家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至于各级学校,对于女生家事实习,缺乏适宜设备及特殊训练,尤难达建设良好家庭生活之目的。长此以往,女教前途,殊难进步!家庭改善,尤少希望”[2]。他认为,家政教育应成为女子教育的中心内容,并会直接影响家庭的改善以及家庭的效能。
最后,重视家政教育的实施与推广。为了在全国推行女子家政教育,齐国樑曾多次向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献言献策。针对当时家政教育的缺陷,他提出了七条纠正意见:(1)请教育部通令各级学校,对于家事教学,应该聘请合格的专业师资,购置标准的设备。(2)各省教育厅,应该由全省选择设备完全,成绩优良的女子师范一至二所,令其效仿体育科及劳作师范科的制度,增设家事师范科,旨在培养合格的小学家事(劳作)的师资力量。(3)全国师范学院,应该设置家政系,旨在储备中等学校的合格师资力量。(4)请教育部颁布各级学校家事设备标准。(5)高中毕业会考或专科以上学校在举行入学考试时,对于女生,应该加试育儿常识及家事概要的内容。(6)由教育部选派国内外大学家政系毕业,并对家事教育有专门研究之人,作为部家事督学。(7)请教育部选择已设家政系之师范学院,令其筹建家政研究所。[2]齐国樑的呼吁得到了教育部回应,教育部委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家政系编高初级家事、缝纫、刺绣、烹饪各科学校课程及设备标准。[5]
其一,从宏观而言,家政教育是改善家庭、社会革新的需要。齐国樑指出,中国的社会以家庭作为基本的单位,而一个国家是以家庭为基石的构成。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家庭作为基础,很难期望一个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因此,在当前的中国,家庭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政教育是改善家庭的教育,推而广之,由家而国以至整个社会的革新,都是家政教育的目的。”[4]18他在《我们为何要研究家政学》中指出:“家庭在社会上,既占重要的位置,家政学的知识又为我们必具的常识,要想提高家庭生活,专门依靠固有的经验,是不能达到完美的地步。必得按照科学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才能有改良的一日。”[6]可以说,齐国樑一生秉持试图通过改造家庭而改造社会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中国贫弱的原因在于家庭不够健全,如果欲图改变这个贫弱不堪的中国社会,建设富强的国家,就需要从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做起,也就是家庭改革做起。因此,他强调家政教育不仅要注重女德、知识、家庭技能等培训,把中国女性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而且家政教育更是为了改良社会,挽回民族的命运。[4]18这种观点贯穿他办学的始终。1948年,他在日本参观了女子教育之后,归国后设立家事专修课;在美国参观了女子教育之后,归国后开设家政系。 “家事重于一切,一切基于家事。”[7]这种教育理念也反映了他试图通过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建立新的家政教育,推广家政知识,最终改变广大民众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以此实现民族的复兴之路。
其二,从微观而言,培养知识与技能全方面发展的新女性。1938年,齐国樑制定了可操作的家政专业课程标准。他以专业训练作为家政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1)培养中等学校家事教育的师资力量;(2)培养学生成为在家庭中善良的主妇并具备贤慈的母性;(3)培养家政专业的学术性的专门人才(目的是期望这些人才能够对家政学的学理及技术上有所创造,其研究能够适合中国国情);(4)期望培养家庭改进的倡导者(期望通过以社会教化的方式改进一般的家庭)。依据家政教学的目的,他提出了家政专业的训练方针:(1)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服务家庭、教养子女等素养,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2)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3)培养学生具备笃定的家事教育的专业信念;(4)培养学生养成乐于操作的劳动习惯;(5)培养学生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知识和技能;(6)陶冶并塑造学生具备寻求真理、追求科学的意识和能力;(7)培养学生具备改进家庭的领导精神。他提出的七项训练方针体现出了他对女子家政人才的培养目标。
家政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实用性学科,因此,齐国樑一直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注重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并行。在家政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专业科目中,家事教学的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上学期,每周三小时。家政专业科目中规定的衣、食、住、医等方面课程,分别安排实习及实验课程。如关于衣的课程设置,第一学年《织品与衣服》课程,每周讲授二小时实习二次每次约二时余,为八学分;第二学年《实用服装学》课程,每周讲授二小时实习二次每次约二时余,为八学分;第三学年《衣服洗染及调色》课程,每周讲授一小时实习一次约二时余,为四学分。[4]205可以看出,家政专业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习相结合,每门专业课每周都安排实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操练相互融合。为了提供给学生实习机会,齐国樑专门设立了儿童保育实验室,“补助家庭教育不足,增加母亲工作之效率。注重实验,藉供做行。幼儿部保育期间至多两年,即至儿童满四岁为止”[9]。儿童保育实验室的设立为家政系的学生提供了实验场所,可以将所学家政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另一方面,发挥家政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齐国樑注重把家政教育推行到社会。1936年春,女师在天津设立妇女民众学校,该学校旨在妇女之解放,进而造就全面之教育。学校以4个月为一期,采用研讨式教学,教育的对象是缺乏文化的劳动妇女,主要对她们进行家事知识的普及。女师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民众教育当中,通过讨论和教授的方式,使广大的民众了解到人生的意义,体验到人生的真谛,培养她们改善日常生活以及改进社会思想的能力。[4]7齐国樑在西北地区继续把家政教育推行到民众中去。一方面,他在城固和兰州举办家事教育实验区;另一方面,他把个人的薪资捐出来,充用为中等学校家事科设备费,以此倡导陕、甘、川等省的女校家事教学,试图推动大后方各省的家事教育。[10]611939年,齐国樑在城固开设了家事讲习班,旨在推行家政教育。他设立了“衣服学”“食物学”“育儿法”“家庭布置及管理”“家庭卫士及看护”“手工”等六个课程科目。“衣服学”及“手工”课程分别由家政系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讲授,讲授与实习同时进行。由于“食物学”课程人数较多,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并规定每组隔周实习一次。由于学校设备的缺乏,“育儿法”“家庭布置及管理”“家庭卫士及看护”课程,则设置为轮流参观学生的家庭,以此作为实习。[4]12任教的同学对课程教授十分热心踊跃,所教授教材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并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时的上课情形也异常活跃。
家政系的课程种类甚繁,涵盖了必修与选修两类科目。家政系课程标准的组织纲要中明确指出,衣、食、住、医生、管理、教育等课目,均很重要。三四年级每学期必修课目的学分数,虽然尽力缩减,但仍然超过部订标准一二学分。由于与家政学科目相关的学科理论较多,实质上家政学学科兼具有文、理、艺三科的性质。具体课程如下:“一、教育的(教法的或形式的)专业课目: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家事教学法、教事教学实习、家事教学及设备参观。二、家政的(教材的或实质的)专业课程包括:a.关于家事一般的,家政学概论b.关于衣的,织品与衣服、实用服装学、衣服洗染及调色;c.关于食的,食物选择与调色、食物分析、生理化学、食物经济、食物细菌学、营养学;d.关于住的,家庭布置、园艺学及园庭布置、家畜饲养;e.关于医生的,疾病大意及医药常识、家庭卫生看护、儿童保育;f.关于管理的,家庭管理、家庭管理实习及家庭参观;g.关于教育的,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及儿童教育;h.毕业论文编制。”[4]205—206
从以上家政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可以发现,所设科目的种类丰富、内容域广,涉及到文、理、艺等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备丰富常识的专门性家政教育人才。齐国樑依据学校经济、人才及学生兴趣、学力而设立了选修课目,设立的目的一为普通知能之扩充,一为某种学术之深造。家政系设立了图画、刺绣及编制、音乐唱歌、乐理弹琴、高级服装学、高级烹饪学、食物制造研究、家庭工业化学、家庭机械学、护病学、统计学及家庭调查、民众教育、工艺等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设了涵盖多种学科领域的选修科目。为保证学生完成设置的科目,另以学分制为约束。组织纲要规定:家政系的课程以学分计算,在每学期每周授课一小时,预习及复习占两小时以上者,为一学分。“凡上课一小时,预习及复习不足二小时者,其学分数量,酌量折算。”[20]
第一,培养了大批优秀家政专业人才。女师经过数年的探索办学,跻身于全国家政教育的领导地位,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1917年,家事专修科首次开始招生,著名革命烈士郭隆真即为该专业的学生。1929年家政学科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年共培养家政学科本科生213名。[12]“近年来轻视家政学的趋势改变,并且家政人才亦有供不应求之势。1934年,春季家政系毕业同学8人之中,有十余处争相延聘,可见家政学在我国已有蒸蒸日上之势。”[6]依据1937年毕业学生的调查去向统计显示,家政系共查询到3人,其中,崔毓秀任“本校家政系助教”,王献平任“宁夏女子中学校长”,郝培如任“本校师范学院附中教员”[4]8。
第二,探索了家政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美国和日本,甚至国内各学校对于家政学科的分类尚未一致。美国的家政专业归属于职业技术学科类,日本家政学科自归为学科大类,燕京大学的家政学科归属于理科类。[12]教育部制定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的第一章学科的第二条规定:“本科分文科、理科、家事科。”[13]840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学科设置也是依照教育部规程而设,家政科单独设立。然而,无论家政学科如何进行学科分类归属,它的学科职业属性是很突出的。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换言之,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授受技艺。齐国樑秉持“对于所学所行,务期现代化,科学化,且能见诸实用,不涉空泛,方为合宜”[14]84。他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今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校社合作”的模式相一致。无论是女师的课程设计,抑或是教学原则,都体现出既注重理论的提升,又注重实际应用;既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养成。如女师设立的儿童保育实验室,搭建了学校与社会连接的桥梁。此外,齐国樑带领下的家政学科十分注重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推行民众教育,将家政教育推向社会,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社会化职能。
第三,奠定了家政教育的地位及影响。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在齐国樑的办学改革下,取得了备受瞩目的办学成绩及社会反响。“惨淡经营,成绩斐然,凡赴该校参观者,莫弗称之。”[15]齐国樑指出了当时全国创办家政教育的情形,“私立的大学当中,已有燕京大学,岭南大学,设有家政系,省立大学中,已有本校设立家政系。其他的大学,例如东北大学,新近也添设家政专修科,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亦设有家政课程。至于中小学校,向来很少有家事科,近来趋势,亦渐趋改变。就河北省而论,已有教厅规定,中小学校均要添设家事课程”[6]。从以上家政学科设置的分布可以看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是较早设立家政学科的院校,并积极将家政教育推行到中小学校,扩大家政教育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该校的家政系与西北联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合并,齐国樑仍然坚持家政教育办学,且家政系一直独立办学。可以说,齐国樑创办的家政教育学科是时间最早、连续性最强的高校之一。同时,他在西北大后方积极倡导推行家政教育。“家政系师生得以赴陕甘两地继续教学,藉留我院之一线生机,乘机推进后方家事教育。”[4]161944年,甘肃省政府教育厅下令各女子师范学校加授家事学科。此外,他多次将家政教育的一些建议上呈教育部,并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如编写的国家《家事专科职业学校课程标准》。这些均表明了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已跻身于家政教育发展的前列。
概而言之,探讨齐国樑的女子家政教育思想,对我国家政教育理论的完善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我国家政院校的办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应充分挖掘其家政教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承继其思想的精髓。齐国樑关于家政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家政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教育目的、教学原则、课程设置等内容,都可以为当今我国家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