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露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左丘明作为史学家,深晓个人才识对于国家兴亡、家庭成败及个人荣辱的重要意义,其“成人”教育理念,在强调主体仁德的同时,对于才识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左传》谓:“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1]1459把人是否能举止得宜、动合乎礼作为“成人”的标准。其所谓礼,又非徒具虚文之谓,更有内涵之强调。公元前537年,鲁昭公出使晋国,一举一动皆合乎“礼”,晋平公大赞其知礼,女叔齐却说鲁侯所行是“仪”,而不是“礼”。因为鲁国三桓专权,民知有臣而不知有君,鲁昭公不知自强,却整天在外在容止上下功夫,这是最大的非“礼”。由此可知,《左传》所谓有“礼”之人,也即“成人”,不能徒具仪表,更应有其内在之规定。具体而言,包括仁德、忠敬、谦让、才识等要素。
《左传》论三不朽,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1]1088首重高尚之品德。在《左传》作者看来,德为礼之核心,仁则为德之重要体现。国之兴亡、家之成败、个人之荣辱,首看其人德之有无。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明言:“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1]1089因在位者有德爱民,故百姓和乐,而国家因之长治久安。《左传》又言:“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1]880把德作为决定战争成败的首要因素。所以,晋文公欲与楚国争霸,在元帅人选上,没有使用从亡有功的狐偃、先轸、赵衰等人,而是以有德之郤縠为帅。《左传》称他:“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1]445正因郤縠喜好《诗》《书》,谨守礼乐之教,在他的调教下,晋军“少长有礼”,为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奠定了基础,《左传》也盛赞晋国取胜的关键是“能以德攻”。管仲屡以“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告诫齐桓公,终成齐国霸业。楚庄王励精图治,国力空前强盛,中原诸侯如晋、宋、郑、陈等,皆为其所败,无敢撄其锋者,于是志得意满,观兵于周疆,问周鼎之大小轻重,有吞并天下之心,王孙满却轻轻以“在德不在鼎”一言答之,令其雄心顿失,铩羽而归。
可以看出,作为成人重要标志的“礼”,在左氏这里经常与德并提,具有仁德是成人的首要要素。所谓仁德,即孔子“仁者爱人”之意,爱人则人亦爱己,此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必要条件。
《说文解字》云:“忠,敬也,尽心曰忠。”可以说,忠敬强调的是主体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人,皆要尽力于所事,而以敬畏之心行之,唯恐事有所废。
《左传》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1]328又言:“临患不忘国,忠也。”[1]1205又云:“上思利民,忠也。”[1]111反之,“弃事不忠”“以私害公,非忠也”[1]553。所强调的就是主体于所任之职事应尽心竭力。鲁庄公十年,齐师伐鲁,曹刿问庄公何以战,庄公先言分人以衣食,后言祭祀丰盛,曹刿皆未之许。庄公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始欣然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1]183在他看来,国君之责在于明察秋毫,使国无冤狱,这样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各尽其责。做到这一点,就能得到百姓拥护。季文子为相,先后辅佐鲁国三位君主,“而无私积”,左氏许其为“忠”,因为他没有以权谋私,而是忠于所事。楚令尹子囊临终尚告诫继任者,让其修筑国都城墙,以保楚国安定,左氏也赞其为“忠”。秦之子桑、晋之魏献子皆以举荐得人,能尽力于所事,也被左氏称为“忠”。
《左传》说:“敬,民之主也。”[1]1151又言:“能敬无灾。”[1]1242又曰:“守官废命,不敬。”[1]304又云:“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1]860忠于所事,还须时刻以敬畏之心行之,不然则易生懈怠,以致废事。晋惠公即位,天子赐命,惠公受玉而不敬,左氏断言他不能长有晋国,因为:“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1]338晋郤锜到鲁国乞师,临事不敬,左氏断其必亡,因为郤氏作为晋国命卿,“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1]860?反之,晋赵盾与灵公有隙,灵公使鉏麑刺杀之,赵盾勤于公事,天未五更,已经盛服将朝,刺客亦叹:“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1]658遂以一死了事。正反相形,正可见出左氏对时刻保持诚敬之心的强调。
可以说,“忠敬”是《左传》成人的必备品质。能忠敬者,不仅身得荣宠,而家国亦因之兴盛;反之,则身有祸殃,而家国亦因之而败。
《左传》说:“让,礼之主也。”[1]999又言:“卑让,德之基也。”[1]516又云:“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1]1317在左氏看来,谦让也是礼之根本,德之根基,有礼有德者必卑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上下同心而成就事业。
管仲有功于王室,僖公十二年,天子欲以上卿之礼招待管仲。管仲认为,齐国还有国氏、高氏地位在己之上,自己若接受上卿之礼就是僭越礼制。虽然天子一再坚持,但管仲卒受下卿之礼而还,左氏赞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1]342其实,管仲所以能在齐国取得成功,除了齐桓公的信任与自己的才能外,还与他谦卑守礼,不为国、高等所忌,能取得国内大族支持有关。否则,如果国、高等人认为管仲有取代自己的可能,时刻防范,处处掣肘,即便有桓公支持,管仲恐怕也难全力施为。城濮战前,晋文公命狐偃统帅上军,狐偃让于狐毛。命赵衰为卿,又让于栾枝、先轸,于是晋军少长有礼,上下同心,大败楚国,一战而霸。凡此种种,皆可见让为美德,能让则民和,民和则事成。
反之,左氏认为:“不让则不和。”[1]1553不和则相争,不仅己身会遭祸殃,且可能给家国人民带来灾难。齐桓公为春秋明君,晚年昏庸,未能早定太子,身死之后,五公子争立,几不得葬。而五公子各有奥援,相互争斗,相继为君,齐国霸业遂衰。郑共叔段介恃母宠,贪得无厌,有不臣之心,以致起兵与庄公相争,最终兵败身走,且累及其母,若非颍考叔进言,其母几不得脱。但贤如颍考叔,亦难免陷争执之病。郑庄公伐许,颍考叔与子都争车,惹怒子都,登城之时,被子都用暗箭射死。司马迁称春秋之时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此多起于君臣、父子、兄弟、同僚、朋友之间不能相让而相争,以至身死事败,家国百姓亦因而受累。《左传》于此等事历历言之,不胜枚举,其意正在为世人提供明鉴。
《左传》虽然讲仁德、忠敬,重廉洁、谦让,但并不迂腐,对于主体之才识亦极为重视。儒家重义利之辨,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39孟子见梁惠王,明确反对言“利”,所倡者“仁义”而已。董仲舒则讲:“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均把义与利对立言之。《左传》则把义与利统一起来,强调:“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1]788-789又言:“德、义,利之本也。”[1]445又云:“义,利之本也。”[1]1317讲求在义的基础上去追求正当之利。虽然孔子也有“见利思义”之说,但在具体倾向上,左氏更为鲜明地表达出对于事功的渴求。也正基于此,朱熹对《左传》颇多不满,认为:“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尝谓左氏是个滑头熟事,趋炎附势之人。”[2]2149又言:“左氏是一个审利害之几,善避就底人。……只知有利害,不知有义理。”[2]2149-2150正因为《左传》极其重视功利,所以对于主体之才识,也即成就事功之能力极其重视。
儒家多崇王抑霸,但左氏对建立功业之霸者却颇多赞美。如楚庄王幼年即位,内有权臣觊觎,外有庸蛮之叛,他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平定叛乱,巩固王位。并进而北上争霸中原,服郑、败晋、溃萧、围宋、县陈,甚至问鼎于周室,建立不世功业。后世儒者因其为蛮夷之君,甚至不认可楚庄王为五霸之一,左氏对楚庄王却评价甚高。相反,宋襄公喜好仁义,以公子目夷为仁,欲让位于目夷,因目夷坚辞而作罢。即位后,也有志图霸,却无其才识。在泓之战,坚守古人“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等说,导致宋军大败,门官全歼。关于此战,《公羊传》评价甚高,认为宋襄公不乘人之危,临大事而不忘大礼,“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对于襄公不达世变之迂腐行为,左氏颇不以为然,其借子鱼之口,对襄公进行了尖锐批评。认为襄公不忍心伤害楚军,却让宋军伤亡惨重,根本不懂得战争。在左氏看来,宋襄公从一开始就错判了形势。宋国实力偏弱,地处齐、晋、楚等大国之间,又是亡国之后,根本不具备争霸的条件。而襄公在具体操作时,又只会空谈仁义,而无其才能,最终给宋国带来巨大损失。纵观《左传》,对于春秋时期的明君贤臣,凡能为国建功、为民谋利者,如齐桓、晋文、秦穆、楚庄、管仲、子产等,左氏皆极力赞美。即此可见,左氏所谓成人,不仅有道德完善之要求,更有卓越才能之强调,德才兼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人格。
《左传》“成人”教育的基本思想就是以礼为核心,强化对社会成员仁德、忠敬、谦让、才识等品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个体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而个体人格的完善,意味着他们能够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更为有效地分工合作,从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左传》“成人”教育思想蕴含的精神财富,把《左传》“成人”教育思想的精华进行“创新与继承”为一体的创造性转化,并用于当下公民的素质教育,这对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左传》“成人”中包含的道德要求、秩序规范、育人理念等思想对公民加强道德认知、规范思想行为、提升精神境界、实现身心和谐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