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精神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2018-04-03 09:38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潮

李 晶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重视文本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重要方法。《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通过对其进行总体性的分析,挖掘蕴藏其中的精神价值,有利于不断反思当前我们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形态》中蕴藏的精神宝藏

《形态》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使他们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这一革命性变革所蕴藏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形态》的创作、批判对象及理论贡献方面。

(一)《形态》的创作体现了为人类幸福、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担当精神

马恩创作《形态》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而为之。这部著作一方面是他们立足时代背景,适应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创作的;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思想,构建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早在中学时期就已显露出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坚持把“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的统一作为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在这一理想的指导下,马克思历经《莱茵报》时期和《德法年鉴》时期,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与此同时,恩格斯在服完兵役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空想社会主义,觉察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在社会革命中的伟大历史作用,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然而这一转变过程,却是异常艰辛,是马恩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在积极回应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中形成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的序言中,对自己的理论探索过程作了简要概括,在回忆《形态》创作目的时指出:“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1]

19世纪30至40年代正值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社会上流行各种解释欧洲社会冲突的根由、判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和思潮,在当时的社会思潮中,“真正的社会主义”和施蒂纳无政府主义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危害最为严重。在《形态》第一卷的序言中,马恩明确提出:“第一卷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这些自以为是狼、也被人看成是狼的绵羊,指出他们的咩咩叫声只不过是以哲学的形式来重复德国市民的观念,而哲学这些宣讲者的夸夸其谈只不过反映出德国现实状况的可悲。”[2]509-510

日本学者广松涉详细描述了马恩撰写《形态》的直接动机:1844年秋,麦克斯·施蒂纳出版了《惟一者及其所有物》;1845年2月,马恩出版了旨在批判鲍威尔的《神圣家族》;1845年5月,赫斯出版了批判鲍威尔、施蒂纳和费尔巴哈的《最后的哲学家们》;费尔巴哈针对施蒂纳在《维干德季刊》第2号上刊发了《因〈惟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正是在这样激烈论争的状态下,《维干德季刊》第3号同时刊登了鲍威尔和施蒂纳的论文。鲍威尔给费尔巴哈定性,对其“变种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进行了反批判,对赫斯的《最后的哲学家们》也进行了反批判。施蒂纳也对刊登在第2号上的费尔巴哈的论文及赫斯的《最后的哲学家们》进行了反批判。在阅读了《维干德季刊》第3号之后,当时已经成为亲密伙伴,在“流亡地”布鲁塞尔彼此住得很近的马克思、恩格斯、赫斯三人决定进行反批判。据考证,现存《形态》最旧层的部分与对刊登在《维干德季刊》第3号上的鲍威尔论文的反批判是密不可分的[3]。

(二)《形态》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与形形色色的非社会主义思潮作斗争的批判精神

《形态》共分两卷。第一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马恩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和麦克斯·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自己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进行论证。马恩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人的学说,揭露了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唯心主义实质,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530同时,马恩还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共产主义”观。费尔巴哈认为共产主义是每个人占有自己的社会本质的社会,共产主义者是占有了人的类本质的社会的人,因而认为自己是共产主义者。马恩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527。由此马恩完成了从走向费尔巴哈到脱离和超越费尔巴哈的思想历程,并在对其的批判中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针对施蒂纳《惟一者及其所有物》极力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共产主义,马恩指出:“施蒂纳不是真的不要政府,而是不用别人的政府,是要建立自己的政府。”[4]第二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马恩指出,以赫斯、格律恩和克利盖等为代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伪科学”,其真实目的就是用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人类之爱来代替共产主义。

面对当时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对激烈的学术争鸣,面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际,马恩站在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角度,敢于向各种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提出不同意见。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由老师转为论敌的鲍威尔,马恩对他的批判不带个人恩怨,只是客观地从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出发,指出鲍威尔没有离开思辨的基地来解决思辨的矛盾。通过对德国现代哲学的批判,马恩引导德国民众认清了各种思潮的真实面目,也实现了“揭穿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揭穿这种投合耽于幻想、精神萎靡的德国民众口味的哲学斗争,使之信誉扫地”[2]510的目的。

(三)《形态》的理论贡献体现了建构新世界观的探索精神

《形态》是170多年前创作的,现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形态》所蕴含的价值却穿越时空,依旧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其价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是在批判现代德国哲学的过程中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形态》中,马恩阐述了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马恩对自己所发现的唯物史观做了如下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544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我们今天分析判断社会思潮产生的原因、形式、本质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二是提供了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分析方法。马恩在《形态》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多样,本文只是有针对性地选取如何对待社会思潮的方法。第一,历史分析法。把社会思潮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把握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环境与条件。第二,阶级分析法。《形态》中揭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550第三,事实分析法。《形态》中的《对布鲁诺·鲍威尔反批评的回答》,通过揭示鲍威尔对《神圣家族》的批判所引证的材料不是马恩的《神圣家族》,而是来自第三方《威斯特法利亚汽船》的评述,从而揭示了鲍威尔反批评的荒谬性。马恩提供的这些分析辨别社会思潮的方法,在今天有助于我们拨开纷繁复杂、盘根错节的社会思潮迷雾,找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提供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形态》中,马恩从三个层面和意义上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即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论述了意识形态阶级性、普遍性及特殊性、非独立性等特征;阐述了意识形态的产生与消亡规律、媒介规律以及转化规律,从而构建了一套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马恩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们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和思想启迪。

二、《形态》的现实意义

回顾经典,观照现实,我们发现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恩撰写《形态》的时代特征有着众多相似之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之相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矛盾与问题又投射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与社会上各种纷至沓来的思潮不断融合、碰撞,从而影响、干扰和推动着人们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各种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彼此之间形成此消彼长、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双向互动关系,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领域的一个新的特点,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项新任务和主题。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离不开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形态》中蕴藏的担当精神、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对我们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到明辨是非、有破有立、坚定自励有着极大的精神动力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担当精神以探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从国内因素来看,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由此导致深层次的矛盾大量涌现并相互交织,价值观领域呈现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混乱状态,容易导致价值标准模糊。从国际因素来看,西方持续而隐蔽的意识形态渗透,其危害性不可低估。以苏联为例,雷日科夫认为:“在推行言论自由的那几年,人们不是寻找建设性的办法来医治社会疾病,而是利用言论自由来毁灭这个社会。”[5]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更是加强了意识形态的渗透。法国IFOP民意测验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在问“二战中你认为哪个国家对战胜纳粹德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时,1945年时57%的法国人认为是苏联、20%的人认为是美国、12%的人认为是英国。然而2015年同样一个问题,却有54%的法国人认为是美国,只有23%的人认为是苏联,还有18%的人认为是英国。70年间,历史竟被彻底改变了模样[6]!

后冷战时代,中国一直是西式民主推销的重点对象。长期以来,美国的一些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一方面资助一些精英分子以学术的名义传播西方的价值观,论证西方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选择西方模式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频频资助中国的“民运”“藏独”“东突”等势力,从事各种反华反党的活动。前有苏联之鉴,现有“历史在眼皮底下被篡改”的事实,我们更应该以马恩为榜样,直面现实,不胆怯,立足时代,自觉抵制西方民主思想的渗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二)坚持批判精神以明辨是非,理性辨清各种社会思潮

思潮是社会的晴雨表,各种思潮争论的背后,是社会问题的反映。2010年至2016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连续7年评选年度十大思潮,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连续7年入选;新儒家(文化保守主义)、普世价值论、民粹主义等思潮6次入选,新左派、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5次入选。

依据马恩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思潮的持续流行,一方面是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的结果;另一方面归根到底是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复杂多样的社会利益关系和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所致。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碰撞,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并且经过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放大,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面对纷扰的思潮动向,我们应坚持批判精神,明辨是非,理性辨清各种社会思潮。尤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以及事实分析法,辨清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走向、人心走向影响大的思潮,拒绝人云亦云的盲从,破除对外来思潮的迷信,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对于各种思潮,我们在批判的同时,更多地是要关注思潮背后的利益诉求,通过推动改革,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从根本上铲除错误思潮生长与传播的土壤。

(三)坚持探索精神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7]马恩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也是在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慢慢摸索建立起来的。这也告诉我们,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交流交锋交融,出现多种多样思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弘扬主旋律,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就是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产生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背景,摸清它们的传播规律,了解它们在不同阶段呈现的特点,揭露它们的本质,预测它们的社会影响和发展趋势;探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分析中国现实社会问题,加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探索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途径,自觉地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

三、学习《形态》引发的思考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8]那么,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呢?

第一,坚持担当精神,深入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入学讲话时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9]当前,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激荡、争锋乃至融通异常频繁和复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我们,尤其是共产党员、青年知识分子、领导干部等要坚持担当精神,从党的命运、民族兴亡、国家兴衰的高度,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论,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理解,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并最终落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上来。

第二,坚持批判精神,破除各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0]“发展着的理论”必须要面对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破除各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如何面对现实”的问题。“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12我们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证明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那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批判的精神,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分析对现实社会问题作出一定反映的各种社会思潮,对这些社会思潮作出肤浅与深刻、片面与全面、表象与本质、幼稚与深邃的判断,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坚持探索精神,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1]因此,理论作用的发挥需要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重要一环。我们必须坚持探索精神,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首先,探索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其次,加强宣传前沿阵地建设。把党校、高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等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建好管好用好各类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再次,探索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发挥主流媒体、网络的正面传播功能,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掌握舆论主导权。最后,探索理论话语向传播话语的转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感染力、吸引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央文件精神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花大力气自上而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我们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项学习任务,更应该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结合自身角色,深入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我们才能自觉抵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各种社会思潮,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92-59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张一兵,审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5.

[4]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8.

[5] 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徐昌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15.

[6] 郑若麟.二战欧洲战场贡献最大的国家是谁?[EB/OL].[2017-10-18].http:∥zqyq.youth.cn/2015/0820/1209229.shtml.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

[8]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9]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1).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11]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猜你喜欢
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爱晚亭
民主集中制刍议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