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2)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校经管类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流程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相关的应用能力。
安徽中医药大学从2006年开始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医学类院校中开设该专业较早的院校,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能既结合我校特色,又能凸显专业特点,培养出优秀的中医和人力资源管理复合型人才,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本科层面课程是72理论学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多半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作为主讲教师,自2008年接触这门课程已经讲授了九轮,课程教学中总结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而课堂中大量的时间是进行理论介绍,造成学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理论课程,而造成只重视理论的学习,而不注重实践和应用。同时过多的理论学习也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只学会了记忆理论知识,而不能很好应用,无法掌握相关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主要采取教师讲授法为主,结合简单的多媒体应用和小组作业展示,个别章节应用案例教学的形式。由于相关软硬件以及课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包括教师实践能力不强、教师教学科研压力大导致没有精力去设计丰富的课程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比较枯燥,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比较脱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和效果。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考核方式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我们以多项指标综合评定,考核方式闭卷+团队作业+课堂讨论+考勤的综合评定方式,占总分比分别是70%、18%、6%、6%。在综合成绩评定中期末成绩占比70%,将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到了30%,平时成绩的评价由考勤、课堂讨论、作业形式展现。虽然这样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仍然存在着以分数定输赢、只为考勤不认真听课、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团队展示不积极等问题。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2015年起全面启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也面临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实践。针对这一系列现象,伴随着我校2015年开始的教学改革,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也进行了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时从之前的72理论调整为24理论学时+16实验实训+8自主学习的模式,新增了实验实训和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并且将原先设置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第4学期的该课程调至第1学期,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铺垫的基础上,后续增加六大模块的专业课程及相关实验环节,打造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框架,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实际运行中展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考勤次数太过频繁,势必影响上课节奏。但如果考勤太少又可能出现漏判现象。在实际中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既不需要所有的学生都点名而导致浪费时间,也起到监督学生上课纪律的作用。
课堂讨论中我们采取的是针对上课内容设计问题,课中随机提问,根据学生的参与次数和参与效果进行成绩评定。
实践中我们的方式是让学生自行分成几个小组,根据课程设计几个专题,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资料整理、PPT制作、展示等角色分工,小组展示后由各小组相互打分来决定该项的最终成绩。这种方式实践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种小组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实践受到学生欢迎,并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展开的主要形式之一。
实验实训我们每次4学时的专题形式展开,总共16学时,涉及到课程中的主要四大模块。实践中配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作业展示环节,用以弥补理论学时不足的问题。
但是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如考勤应该占总分比多少合适;课堂讨论在平时成绩中占比只有20%,也就是满分只有6分,提高学生积极性上比较有限;此外,学生讨论形式以提问为主,使得学生多数在观察其他学生是否参与,如果整体参与意识不强就会导致讨论效果不好;实验实训的考核形式该如何确定,且占总分多少是合适的比例。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丰富,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导,且课程实践性较强,不能只依靠传统课堂教学完成课程学习,需要实验课堂辅助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基于以上课程特点,我们思考如何引入合理的考核评定指标。
为了能有效实践并获得学生的效果反馈,我们编制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改革实施调查表,表中包括了21个问题。调查表向在校已学习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三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放,总共收回有效样卷166份,其中展现的问题可以为我们的考核体系设计提出解决方案。
在此次调查中,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反馈考勤占总分比应提高至9%(原方案6%)、课堂讨论占比应提高至12%(原方案6%)、作业分占比维持原有的18%、期末考试分占总分比从原先的70%下调至60%-50%、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在24学时、理论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保持在1/2。调查显示学生希望提高考勤、课堂讨论、作业在总分中的比例,而降低期末考试在总分中比例。
在此次调查中,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反馈实验实训应有16学时、实验实训学时占总学时比应维持在1/3学时、实验实训分占总分比应至少30%、自学指导学时分配应维持在8学时、自我指导学时占总学时比维持在1/6、自我指导分占总分比10%-15%。调查显示学生对实验实训和自主学习环节的展开非常认同。实验实训环节对于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自主学习环节又使得学生锻炼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往的考试方式是闭卷方式,这种考核多以知识点为主,命题僵化,形式刻板,很难检测学生多样性的学习行为、个性化的智能水平、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闭卷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很难客观评判学生的学业水平。在此次调查中,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反馈期末考试形式应由闭卷调整为开卷。
调查中学生还就课堂讨论、作业展示、实验实训、自主学习的形式提出了很多建议,如课堂讨论和作业展示形式倾向于“小组专项讨论”或“个人专题作业”、实验实训展开形式倾向于户外拓展、自学指导展开的形式可以为团队学习等。对于此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考核改革方案满意度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比较满意。当然学生也就我们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教学考核中偏向实际应用型、可以组织校外实践或企业模拟形式进行考核、增加实训课学时和考核占比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增加学习过程的考核比例、提高能力评定的比例、考核形式的改变、考核方式和考核主体多元化这几大举措,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考核体系。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最终希望能达成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水平、专业能力的有效掌握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妙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改革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2(08):184-185.
[2]初铭畅,李晓梅,邓海,等.基于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