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格局视角下基层工会运作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两个案例的分析

2018-04-03 08:32姚仰生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会主席工会干部运作

姚仰生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劳动关系与工会理论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507)

一、引言

2015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启动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为“全总”)机关的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总 “坚持以上带下,指导各级工会主动对接、及时跟进,整个工会系统改革全面展开、态势良好”[1]。2017年2月召开的全国工会基层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全总将集中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全面开创工会基层工作新局面[2]。

尽管此次会议提出了工会基层工作新局面包括工会运用互联网服务职工群众等创新做法,但是,从根本上说,我国各级工会的工作格局依然未变,仍然是“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这一工作格局是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的通知》(总工发〔2005〕30号)首次提出的。从提出后至今,这一多方格局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努力促成和实现的目标,也是各级工会组织运作的工作环境。

在基层工会层面,这一工作格局一般被表述为,“党委领导、企业/行政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由于基层工会情况的复杂性,这一多方格局的表述有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工会工作者带来困扰。有基层工会干部曾表达过这样的困惑:“看似完美的多方格局,如果有一方不给力,工会怎么办?”实际上,在这一格局中,党委领导和企业/行政重视是前提和基础,各方支持是补充,工会运作和职工参与才是核心。

基层工会处于工会体系的底层,是上级工会政策和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基层工会能否有效运作,对中国工会的作用发挥影响重大。因此,基层工会的激活和作用发挥一直以来都是上级工会的一个工作重点。由全总主导的工会系统改革,归根到底,就是基层工会的有效运作。基层工会没有做强,短板未补,活力未增,工会基层工作新局面不可能成功开创。

近年来,以基层工会为对象的调查和研究日益增多,但绝大多数研究的侧重点在于面上,主要是从宏观和中观的层面研究基层工会的组织机制、组建形式或存在问题①。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基层工会的现状,但是,基层工会数量巨大,在广覆盖的情形下,具体到个案的基层工会是如何有效运作的,其运作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工会工作格局在现实中是如何构建和发挥作用的?这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需要鲜活的佐证案例。因此,本文拟以两个个案为例,以工会工作格局微视角分析探讨不同性质的基层工会有效运作的影响因素。

二、两个案例:基层工会运作的两种模式

(一)基层工会及其有效运作

基层工会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建立在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中的工会组织,也包括乡镇(街道)工会、社区工会联合会等工会基层组织。基层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3]。一般情况下,乡镇(街道)工会也履行地方工会的职能。由于机关工会具有特殊性,其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与企业工会有较大的区别,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本文所指的基层工会,仅指事业单位工会和企业工会,不包括机关工会、街镇工会和社区工会联合会。

基层工会的有效运作,用各级工会文件均用到的形象表述,就是“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基层工会组织建立起来,运转起来,活跃起来。具体而言,“建起来”是指建会,即基层工会组织要依法建会,申领社团法人资格证;“转起来”是指基层工会组织在建会后能正常运转,切切实实开展各项工作;“活起来”则指基层工会组织比较活跃,有活动,能发挥作用。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工会组织对此多会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但不管如何,把工会建成职工之家则是共同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基层工会的有效运作,是指基层工会依法建立后能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依法依章程正常开展各项工作。

(二)两个典型案例

我国的基层工会类型主要包括机关工会、事业单位工会和企业工会。从我国工会工作的实践看,基层工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企业工会。近些年,全总下发的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等相关文件中,企业工会工作尤其是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近年来大部分群体性劳动关系冲突事件均发生在非公企业,由此也暴露出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薄弱。

一直以来,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在内的公有单位基层工会,由于党的领导比较有力等原因,工作开展相对规范。近年来,在全总及各级工会的努力下,工会工作的大环境有了较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改变了原来对工会的消极态度,非公企业的工会工作规范化程度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目前,不少国企在正常用工之外还比较普遍存在使用劳务派遣工、外包工等用工形式。公有单位和非公企业工会呈现出日益趋同的态势。

选择以下两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的考虑:A集团工会属于地级市工会管理的民营企业,其下属单位有学校、幼儿园等民办非企业组织;B单位是省属的事业单位,但实行企业化管理,既有事业单位编制内职工,也有劳动合同制职工,还有外包工和劳务派遣工。这两个案例均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关系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反映出日益趋同的基层工会的现状。

笔者从2009年开始从事工会干部培训和研究,由于工作的原因,长期联系并服务基层工会干部。这两个案例来源于教学过程中与基层工会干部的非正式访谈。出于研究伦理,下文在保证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将对有关信息进行技术处理。

1.案例一②:一个基层工会良性运作的案例

A集团位于广东省某地级市,其前身是A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3年,集团组建,主业仍为房地产开发,但开始多元化经营。旗下拥有房地产公司、购物中心、物业服务公司、中小学及幼儿园等。目前,注册资本总合超4亿元,职工近700人。

根据集团纪事,在集团成立前的2000年,企业已成立了党支部。同年,还建立了一所幼儿园。2004年,集团和当地一家名校合作,成立了一所民办中学。2014年,集团党委成立。

2003年12月,集团工会委员会成立。集团工会共有11名工会干部,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1名,委员9人。委员包括组织委员、生产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女工委员、安全委员、青工委员和后勤委员。工会每年都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干部由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均为兼职。

在集团工会的网页中,集团工会这样介绍自己:“成立至今,工会始终秉承‘以员工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员工摆在主体位置,积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搭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桥梁,形成和谐共赢的良好形势。”集团工会近年来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包括“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市AAA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市工会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市工会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等。

2.案例二③:一个基层工会消极运作的案例

B单位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事业单位,但实施企业化管理,其业务范围主要是上级单位的部分业务的直接延伸,上级单位负责筹划、指挥,B单位负责实施。21世纪初开始,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B单位成立了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机构,人员招聘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化管理,即单位和职工建立的是劳动关系。自此,在B单位,既有属于事业编制的人员,也有和单位签劳动合同的人员,保安、保洁和司机在2008年后外包给其他公司,变成外包工和劳务派遣工。现有职工近1000人。职工薪酬体系比较复杂。

B单位工会的成立应该和B单位的历史一样悠久。现任领导并不清楚工会成立的具体时间。B单位官网未见与工会相关的介绍。20世纪90年代后,工会主席一直由党委副书记兼任。2002年,工会主席、副主席及委员进行了调整,但并未按要求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工会干部名单。现设有主席1名,副主席1名,工会委员7名,均为兼职。从2002年至今十几年,B单位工会未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未按要求进行换届选举,但每年会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会上,工会主席代表工会做工会工作报告。

三、基层工会运作中的影响因素:工会工作格局如何构建

(一)上级工会的指导和介入直接影响基层工会的运作效果

中国工会实行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双重领导,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的原则。这是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中发〔1989〕12号)规定的:“工会、共青团、妇联受同级党委和它们上级组织的双重领导,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2015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群团组织实行分级管理、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的体制,工会、共青团、妇联受同级党委和各自上级组织双重领导”[4]。

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的领导,是由《工会法》的相关条款规定的。下级工会的建立必须由上级工会批准。《工会法》第十条规定,“基层工会、地方各级总工会、全国或者地方产业工会组织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工会法》第九条规定,“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这种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包括基层工会在内的下级工会要认真贯彻上级工会的决议和工作部署。此外,根据《中国工会章程》第二十三、二十七条的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主席、副主席以及经费审查委员会的选举结果,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另一方面,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也负有指导和帮助的义务。《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均有条款明确规定,“上级工会可以派员帮助和指导企业职工组建工会”。这一规定在2006年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有更详细的规定:“上级工会负有对企业工会指导和服务的职责,为企业工会开展工作提供法律、政策、信息、培训和会员优惠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工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企业工会在履行职责遇到困难时,可请上级工会代行企业工会维权职责。”

正是由于这种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上级工会为基层工会的有效运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指导和介入直接影响基层工会的运作效果。实践证明,一些出现影响较大的劳资群体性事件的企业,在上级工会(一般是以省级总工会和地市级工会为主成立工作组)介入后,其工会的运作大多数都发生显著的改变。东莞裕元鞋厂2014年4月因社保问题发生停工事件,当年7月广东省总工会成立工作组进驻高埗镇,指导企业工会开展民主建会工作。截至当年9月,“过去,该企业员工工会入会率只有5%,如今员工的入会率已达到68%。据介绍,自从今年工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在企业开展以来,省、市、镇工会三级联动,并派驻工作组驻点企业,有效促进了企业工会建设,目前员工对企业工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逐渐增强”[5]。比较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工会较难得到省级工会的指导,除非发生影响较大的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企业工会的直接上级工会一般为镇街总工会,该级总工会大多人手比较紧缺,资源比较匮乏,一般情况下,对企业工会的指导也比较有限,尤其是一些辖区内企业较多的镇街,可能存在着想深入企业指导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总体而言,不少基层工会干部感受到这些年工会的影响力在发生变化。这大概和全总近几年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激活基层工会有一定的关系。从2010年开始,全总推行了“两个普遍”(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扩大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发展。其后,全总通过开展“双亮”“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④等活动,为各级工会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以A集团工会为例,由于其成立时职工人数超500人,在当地属于规模以上企业,一开始就得到上级工会的重视。上级工会派员指导A集团工会组建,为A集团工会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企业对工会组建非但不抵触,相反,持支持和认可态度。这一点对非公企业工会来说非常重要。由于体制原因,很多非公企业工会干部不敢开展工作,说到底就是由企业对工会的不认可决定的,怕惹老板不高兴。上级工会能主动介入,帮助企业建立工会,在现行体制和现实情形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至少是降低企业对工会的抵触和反感情绪。

当地上级工会将A集团工会树为典型,除了积极参加A集团工会的活动外,还推荐A集团工会参加各种活动,实际上相当于间接宣传了A集团,扩大了A集团的社会知名度。如此,自然更容易获得企业方的认同。此外,在困难职工帮扶等方面,上级工会也给了A集团不少资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单位工会除了工会经费缴纳、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书申领和更换问题外,几乎没有与其上级工会建立联系。更为离谱的是,B单位工会多年未换届,上级工会大概是由于其下辖的基层工会太多,也并未过问。这一现象在不少地方存在,尤其是非公企业工会。

(二)单位党政对工会的认识和态度主导着基层工会的工作深度

如前所述,我国工会接受上级工会和同级党委的领导。基层工会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在基层工会申领了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之后,从法律上说就是平等的。根据法律规定,基层工会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是互相支持的关系。《工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工作,工会应当支持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第四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应当为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第八章“工会与企业党组织、行政和上级工会”有更详细的规定。但遗憾的是,在现实工作中,《工会法》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认为“现在工会法的实施总体来看比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许多地方党政领导、企业领导对我们国家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与西方国家工会有什么不同,认识不足,还是把工会当作企业的对立面,有些地方党政领导,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有时候就不太支持工会工作,认为工会是给企业找麻烦”[6]。

近年来,由于上级工会特别是全总在党的领导下推行工会改革,工会工作的大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不少基层工会干部表示,领导对工会的态度直接影响工会工作的开展。要是领导不支持工会工作,基层工会工作基本无法真正开展。工会经费实行税务代收后,工会经费按要求有了独立账户,但不少单位(包括公有单位和非公企业)工会开展工会活动所需的经费仍然要得到单位领导的批准才能使用。有些基层工会不敢在单位门口挂上工会的牌子,原因是领导不同意、不高兴。有些非公企业工会问题更严重,老板对工会持反对态度的话,甚至工会都建不起来。不过,这一情况在全总2010年开始推行“两个普遍”之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在公有制单位,单位领导对工会的态度与其个人思想、经历及对工会的了解程度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领导思想开明,或有工会(分管工会)相关工作经历的,更容易支持工会工作。

非公企业老板对工会的认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随机性。同一地区,不同的企业,老板对工会的认识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企业,换了老板,也可能较严重地影响工会的运作。

以本文的两个企业为例。A集团的老板思想开明,据媒体报道的公开材料,他将“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奉为座右铭,秉承“来自社会,回报社会”理念,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其个人积极从事慈善事业。正因如此,其企业越做越大。他还担任过人大代表,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和互动。因此,其对工会的态度是从认同到后来的大力支持。如,集团工会每年都会搞很多活动,包括读书主题月给每位职工买书;工会经费不够用时,工会主席去申请费用,基本都能获得审批。

而B单位的党政领导思想比较保守,没有工会工作相关经历,对工会的作用发挥认识不充分、不到位。该单位工会没有独立账户,工会在“五一”、春节等节假日会组织文体活动或发放慰问品,费用从单位报销。在全总发布了工会经费的使用管理规定之后,该单位的活动和慰问品发放均取消。比较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该单位工会没有专职工会干部,没有固定的工会经费,甚至连固定的办公室都没有,可谓“三无”工会。

由此可见,基层单位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的态度左右着基层工会工作的深度。

(三)基层工会干部的配备和素质影响基层工会运作的氛围

对于基层工会来说,第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能否按要求配备专职工会干部。如果没有人,工作谁来做?《工会法》第十三条、《中国工会章程》第二十五条对此均有类似规定,“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人数由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协商确定”。《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按不低于企业职工人数的千分之三配备,具体人数由上级工会、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协商确定”。但由于《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有关基层工会干部配备的条款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基层工会未设置专职工会主席或工会专职工作人员,造成基层工会干部兼职普遍化,其直接后果就是,基层工会较少开展职工代表大会或工资集体协商等核心业务,转而开展文体活动等非核心业务。

当然,对于基层工会来说,工会主席的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说,工会主席决定着基层工会的运作层次和氛围。工会主席有思想有魄力有能力,知法懂法用法,一般情况下,基层工会的运作相应地就会规范和良好。在现实生活中,工会主席能否团结副主席和工会委员,能否发挥工会小组长的作用,对基层工会工作的影响极大。基层工会要良性运作,需要完善工会干部的配备。目前,公有单位工会干部的配备比较符合规范,但大部分非公企业并未按要求配备专职工会主席或专职工会干部。实际上,不管是公有单位还是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思想认识、素质能力及其对职工的感情和态度对基层工会的运作有较大的影响。工会主席若对工会有积极的态度,对职工有感情,愿意为职工服务,则企业工会的各项工作开展会比较规范,工作氛围也会比较融洽。

A集团工会的工会主席经过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该工会主席能力强,考虑问题具有大局观,同时,为人和善,作风正派,关心职工,其奉行的是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正是在其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工会委员、工会小组长都能认真履职,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得工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得企业和会员的一致高度认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单位的工会主席思想较保守,不善于调动工会干部积极性,也未能深入会员听取心声。单位的工会工作总体上处于被动状态。近年来,在职职工和单位发生纠纷几乎都直接进入诉讼状态,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并没发挥作用。

(四)职工群众的认同度及参与度是检验基层工会运作质量的试金石

《工会法》第二条规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了工会和职工的关系。职工是基层工会服务的主体,如果没有职工,工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由于体制等诸多因素,在基层工会运作中,职工也是经常被忽视的群体。“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领导干部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欲望不会太强”,“他们不必采用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方法去争取选票”[7]。尽管如此,职工群众的认同度及参与度对基层工会的运作仍有较大的影响,是对基层工会运作质量的检验。目前,不管是公有单位还是非公企业,基层工会的文体活动比较容易获得职工群众的认同,也是职工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活动。但是,基层工会若只搞文体活动,而没有开展职工代表大会或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会核心业务,则容易被职工戏谑为“文体工会”成“福利工会”。

A集团工会的工会主席有比较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开展工作时,能真心替职工着想,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除了集团工会积极主办“读书月”等活动外,还鼓励下属二级单位开展活动,要求最广泛地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到工会工作中。该集团工会严格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议程中增加了“会员评家”的环节,让会员代表对主席、副主席和工会委员、小组长的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由此提升了职工对工会的认同度。该集团的职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除了“读书月”和文体活动外,工会还组织活动征集合理化建议。下属的学校、幼儿园的职工代表大会工作也很规范。工会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保证了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效地促进了集团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B单位工会每年基本都会组织一次单位层面的文体活动,这是职工参与度最高的一次活动。据了解,B单位的大部分职工对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比较认同,对工会的慰问、帮扶、福利等工作也比较认可,但对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则认同度很低。原因大概在于,职工代表常年不换,且大部分是中层干部,代表性不够。现任的职工代表也没有按要求进行议题收集和议案写作。因此,该单位工会从质量上看,可以说是“文体工会”或“福利工会”,在劳动关系的和谐构建上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四、结论与探讨

基层工会的有效运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上级工会、同级党委、单位行政、工会干部、职工群众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工会的运作。上级工会作为基层工会成立的批准组织,对基层工会成立后运作的规范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基层工会工作的指导和介入程度直接影响基层工会的运作效果。单位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对基层工会工作起着主导作用。领导重视和认同工会工作,基层工会工作就会开展得比较深入,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工会主席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基层工会工作的氛围。基层工会工作说到底是要为职工群众直接服务的,职工群众是基层工会的主体,其对工会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是判断基层工会工作质量的关键指标。

本文的两个案例,较好地验证了上述结论。A集团工会得到了上级工会的支持,企业领导重视工会工作,工会主席热心为职工服务,很好地在企业和职工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其工作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认同。该工会没有专职工会干部,但工会主席善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因此,该集团工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取得了“全国模范之家”的荣誉称号,整个工会工作处于良性运作的状态。B单位工会的上级工会没有尽到该尽的职责,对B单位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不够,没有及时纠正其运作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该单位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单位工会运作不规范,没有很好地落实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虽然能够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和发放职工福利,但其工会工作并未获得广大职工的认同。从总体上看,该单位工会未能较好地维护职工的权益,因此,职工有问题不找工会,大多通过诉讼的渠道表达诉求。

全总提出的工会工作格局,是比较契合我国工会体制的特点的。十几年来,各级工会按照全总的要求,努力推动多方工作格局的建立。在基层工会层面,若各方主体采取合作的态度,则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就规范有效得多。近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愿意采取合作的态度,这对于推动工会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当前,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一是,全总提出的多方工作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工会工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因非公企业老板抵触工会而造成所在的企业工会建立不起来的现象,更普遍的情况是工会建起来了却“转不了”。越往基层,情况越复杂。在由多方组成的工会工作格局中,若其中有一方不支持、不配合,工会该如何应对?二是,在基层工会运作过程中,各相关方到底采取何种策略会影响工会工作格局的形成?在现行体制框架下,到底该通过什么途径建立一种机制,以确保各方主体采取合作的态度推动基层工会良性运作,这是全总推动工会系统改革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劳动关系和工会理论研究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

注释:

①相关文献有:南华工商学院课题组.珠三角基层工会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及活动方式调查——以广州、佛山为例[J].唯实,2012(1);吴亚平,乔健,李珂.基层工会组建形式的多样性及维权实效性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刘赞杰,贺余德,房克乐,王政.基层工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对策思路的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5(2)等。

②除特别说明外,本文关于A集团及其工会的相关资料均来自该集团的官网。

③除特别说明外,本文关于B单位及其工会的相关资料均来自田野调查所得。

④双亮活动是指全总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企业工会实施“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的意见》(总工发〔2012〕24号),要求在企业工会开展“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活动。

猜你喜欢
工会主席工会干部运作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上级工会要为工会干部撑腰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