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视角下绥化市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研究

2018-04-03 07:51冯鹏羽梁广东邹大伟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绥化市美丽乡村旅游

冯鹏羽 梁广东 邹大伟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要给乡亲们造福。2017年国家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绥化市位于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素有“黑土明珠”和“北国大粮仓”美誉,寒地黑土有机质含量是黄土层的10倍,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深厚的乡风文化成为开展乡村旅游重要的基础。

一、绥化市开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破解绥化市农村供给侧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各类问题,诸如,供需结构不平衡,农业发展方式持续性差、农民增收效果缓慢、传统农业生产手段承载力弱等深层次矛盾。这些矛盾的持久存在,不仅制约“三农”发展,更严重影响“美丽乡村”美好图景的实现,在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合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农民增收意愿,是对农村资源充分利用的现实回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优化产业结构,不断走出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利局面。

(二)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渠道。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17年国家一号文件强调,要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的造血功能,在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农业生产中崭新的自我造血行动,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体现,也是“三农“内生动力释放的重要源泉。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开展精准扶贫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回应。2014年我省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大力开展冰雪、温泉、森林、湿地、边境旅游,重点扶持符合条件的乡村开展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建设,做精“农家乐”“乡村旅馆”等品牌,以此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不断覆盖精准扶贫范围,夯实精准扶贫力度,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举措。他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发展乡村旅游,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美化乡村环境,规划乡村景观、传播乡土味道,传承乡土文化,展现乡村风貌,发掘乡村历史等方面的工作,从不维度构建美丽乡村,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国家目标。

二、绥化市发展乡村旅游的SWORT学理分析

(一)绥化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绥化市位优势明显,绥化市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3.5万km2,大体是“二山一水七分田”,南临北国冰城哈尔滨,北望黑河口岸,东邻伊春,西接大庆,交通便利。绥化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资源上乘。绥化市农业基础雄厚。绥化市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数量达1301个,驰名商标4个,知名商标68个,所辖肇东是中国玉米综合利用之乡,海伦是中国优质大豆之乡,庆安是中国绿色水稻之乡等,绥化市乡土文化积淀深厚。绥化有1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7项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海伦剪纸、绥棱黑陶、兰西挂钱、望奎皮影、庆安版画等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乡土文化遗产,久负盛名。

(二)绥化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劣势分析。气候原因造成适旅时间短,由于绥化市地处温带、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3℃—4.5℃之间,9月下旬就出现初霜,气候条件对乡村旅游的制约较大,乡村旅游多为户外,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全年营业,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受到影响很大。

1.接待条件。在接待条件方而,住宿、饮食、交通、购物、娱乐等方而还有待提高。接待条件及能力有限。一般性的农村旅游场所多为保持原始的乡土风貌,多在原有的住房设置接待用房,在住宿、饮食、卫生等方面条件相对简陋,设施不够健全,仅仅依靠较低的价格吸引参观者。尽管有一些高档的乡村旅游企业,由于周边各类设施不够完善,造成内部装修等设施齐全,与外在周边的不协调,客源也不多。

2.从业人员。目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多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来,没有从事过旅游行业,没有经过旅游服务培训,对旅游服务常识缺乏了解,服务不正规,服务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当前,绥化市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各类人员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专业的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意识、水平不高。营销宣传手段单一。

(三)绥化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

1.政策不断支持。2010年我省出台了《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加强了我省乡村顶层设计,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014年我省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发展乡村旅游列为农村扶贫的重要内容来抓。2015年,绥化市5个村屯被列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16年绥化市有100个村屯被列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2.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家假日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假日休闲的热衷,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远离城市,走向乡村,体验淳朴的农村风情。

3.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近年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国家政策也全力倾斜,特别是在交通设施、网络建设、通信能源、文化卫生等方面效果明显,农村的各类设施不断更新换代,极大地缩短了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图景不断展现。

(四)绥化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挑战。同行业竞争激烈。对于绥化而言,周边城市如哈尔滨、伊春、大庆等城市的同类旅游也方兴未艾,发展的如火如荼;另外来自传统旅游的竞争,虽然在旅游内容和资源上有一些不同,但在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上存在一定的竞争;最后在边缘化的旅游“替代品”也给乡村旅游造成压力,例如,休闲浴场,娱乐公园、体育场馆等。内容、形式等方面同质化的乡村旅游催生一些乡村旅游的“短命”现象。

三、绥化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引导。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理解与认识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国家的政策文件做为工作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规划。同时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规划。坚持合理、适度、协调的原则。

(二)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行业秩序。旅游产品的生命线是就是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级旅游业管理部门要加强乡村旅游的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景观建设的维护与利用、住宿设施的建设,服务质量的水平、安全措施的管控等方面,开展全面、系统、科学的监督、跟踪、指导,多层面、多角度提高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分类指导、合理配置资源。旅游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发展规划部门要构建协同机制,对绥化市乡村旅游业进行分类指导,防止出现严重的同质性竞争,要根据绥化市城市社会整体发展的布局,结合各市县的乡村发展特点,统筹设计,合理引导各市县开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处于良好竞争和发展的态势。

(四)强化乡村特色,合理选择旅游内容。乡村旅游的从业者要根据国家省市的政策导向选择乡村旅游的投资内容,坚持差异化、传统化、可持续化的发展策略,全力打造旅游品牌,设置旅游内容。要在全市县的整体布置中找到自身可以立足的不同旅游项目。围绕产品主题和文化内涵,精心策划和开发一些参与性强、趣味强的活动项目,例如,菜地认养、春季播种、果蔬采摘、溪边垂钓、抢秋收等活动都是消费者既能积极参与又能放松身心、从中获得感悟的旅游项目。

(五)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当前,参与乡村旅游的各类管理和服务人员,多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文化水平不高、职业能力不够、专业知识欠缺,已经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因此各级职业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开办公益性质的专业知识培训、业务能力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服务能力培训等,将最新最前瞻的旅游业发展动态和知识普及到农村;乡村旅游的高级管理者也要从深层次认清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不高影响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要重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并将之纳入重要日程,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代,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乡村旅游良性健康发展。

(六)重视生态保护,增强可以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需要绿色发展,而不是不要发展。常保绿水青山,更需要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生态环境的破坏之上,各类职能部门要加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同样重要,各级政府在对该产业鼓励支持的前提下,还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开发是有度的,只有政府、企业、从事人员、游客多方协同,共同打造旅游发展的生态共同体,构建生态良好的生态农村,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1]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全文[EB/OL].(2017-10-18)[2017-10-20].http://www.sohu.com/a/199211784_99958057.

[2]胡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5):62-64.

[3]覃志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思路与建议[J].当代经济,2017(6):25-26.

[4]陈晓华.陈晓华副部长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6(6):10-17.

猜你喜欢
绥化市美丽乡村旅游
“我”的说明书
童年趣事
夜空
绥化市粮食局 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
旅游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