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昵男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四肢骨折为临床常见病症。引起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交通意外、工伤等。内固定治疗为处理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但值得说明的是,虽说这种处理法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存在术后畸形愈合以及骨不连等风险,不但不利于患者疾病转归,也为其家庭增加负担,降低生活品质。为了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的临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6年 1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的4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畸形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命题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 1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的4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以及畸形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以及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卫生计生委最新颁布的关于骨不连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男患者31例,女患者11例。年龄区间为18.52-62.36岁,平均年龄为(42.85±3.24)岁。就疾病种类而言:肱骨2例,锁骨4例,尺骨4例,股骨干6例,胫骨20例,股骨6例。受试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接受实验调查。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1 术前准备和术前术后抗生素使用 术前常规进行备皮,做好各项检查。评价患者手术耐受性。术前24 h内静注抗生素,对于开放性损伤者,应在术前0.5 h注射抗生素。完成手术后5~7 d,倘若体温≥39℃,应当更换抗生素种类,予以降温,术后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避免感染[2]。
1.2.2 内固定疗法 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使用克氏针固定,股骨干骨折者利用交锁髓内钉,胫骨骨折者利用动力加压钢板,肱骨骨折利用动力加压钢板,锁骨骨折行单纯克氏针+钢丝固定。
1.2.3 手术后外固定 胫骨骨折术后进行下肢牵引或者皮牵引,保证中立位,沙袋制动,穿“丁字鞋”。胫骨骨折使用长腿石膏外固定。尺骨骨折术后加用石膏外固定。双侧下肢使用沙袋制动,穿着“丁字鞋”。肱骨骨折者术后行前臂悬吊制动。锁骨骨折者术后应用三角巾悬吊制动。
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骨不连以及畸形愈合情况。胫骨骨折中,畸形愈合10例,骨不连6例,假性关节形成4例。股骨胫骨骨折出现髋内翻6例。尺骨骨折骨不连4例,肱骨骨折骨不连2例,锁骨骨折骨不连4例。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6例。所有病患中,螺钉拔出4例,内固定物断裂6例,螺钉松动4例,感染4例。
骨折畸形愈合主要指的骨折错位性愈合引致的患肢外观明显畸形引起的功能障碍。骨不连指的是接受内固定术8个月后,骨折两端没有达到骨性连接标准,断骨骨面不存在骨化现象,且无骨小梁经过。对该组4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患者的患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①骨折位置解剖特征。局部血液供应畅通,为帮助骨折部位愈合的重要性因素。其直接关乎于在骨折愈合时间长短。骨骼的血运依赖于关节囊、肌腱、韧带、干骺端以及血管来维持正常。倘若上述途径出现营养供血异常[3],则会引起骨折部位愈合能力降低。如果以上途径丧失了血液供给能力,骨折位置就会出现缺血性坏死。
②骨折严重。发生骨折之后,除了骨骼受损之外,四周软组织以及肌肉也会受到严重损伤,患者合并明显的骨折移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形成血肿。新生血管形成速度变慢,侵入性水肿完成机化时间延长,引起软骨内骨化过程也变慢[4]。所以说,当发生严重骨折时,骨折端骨膜剥离部分越为广泛,骨膜完整性越差,骨折面接触更少,引起骨折不愈合。
③内固定植入物选择。四肢骨折患者接受完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对内固定植入物材料进行严格筛选,不得对患者使用劣质材料[5]。因为质量不过关的材料置入后极易发生断裂、松动甚至生锈,导致骨不连。
④术后感染。感染会引起骨折端坏死,进而加长了局部充血时长,只有当感染被控制后,这种情况才能得以缓解。局部充血时间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痂形成以及转化时间,进而对骨折愈合造成影响。如果进行内固定术的四肢骨折患者发生感染,还会增加致残率以及医疗花费。
⑤未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病患接受内固定术后,暂时失去了相关功能,要想康复,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来实现。术后骨折病患参加训练时,应以缓冲骨折端应力以及帮助骨折愈合为原则。功能锻炼为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如果患者没有在术后进行术后锻炼或者进行错误锻炼,会引起自身功能障碍。为了避免发生内固定物松动以及螺钉脱出,患者术后不得盲目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该项工作。
⑥治疗方法因素。在使用内固定法对患者开展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严格掌握相关手术指征。由于手术本身就是创伤因素,在进行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扩髓,剥离骨膜以及钻孔等操作。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运,影响骨折愈合。手术熟练程度,内固定方式选择以及术中常规落实情况,保护健康组织意识等,均会对骨折愈合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医生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①畸形愈合治疗。不管是哪个骨折部位出现畸形愈合,均会对病患的关节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屈曲伸直障碍。会引起关节动力和静力稳定结构发生变化,关节炎症以及代偿部位劳损等等。对于此,医生应当结合病患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手术矫正,倘若病患够足骨折位置没有完全愈合之前出现畸形,应尽早对其开展手术外固定。如果已经形成了稳固畸形愈合,必须对其开展关节活动后,进行矫正治疗。
②骨不连治疗。按对于骨不连病患,可进行自体骨移植术。在进行该项手术过程中,应切除患者局部不稳定瘢痕,后选择相对完整皮肤侧开展植骨术。对于已经出现骨折端硬化的病患,应当开展克氏针钻孔,以提升血运。或者将发生硬化的骨质全部切除,加速骨折愈合。手术进行过程中,应避免骨折畸形移位或者短缩。同时做好抗菌措施,避免感染。
综上所述,接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病患出现畸形愈合以及骨不连的原因和手术因素、材料选择、术后功能锻炼科学性、感染以及骨折部位存在相关性。对于该类型患者,应全面加强预防力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帮助骨折愈合,减少康复时间,以全面提升病患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