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 214513)
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的差异只是体现智能的组成成分不同,即擅长的部分不同.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利用优势弥补不足的地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有重点的发展学生的部分智能.在实验中,学生各自分工,具有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在实验中都会有自己擅长的部分,提高课堂的参与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劣势智能的发展.善于动手的学生会积极操作,在操作中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操作方面略逊一筹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在实验中丧失对实验的兴趣.全面发展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均衡的发展所有智能,而是有重点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忽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验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个进步.但是由于教学资源的的缺乏以及教育观念的落后,实验教学在实际的课堂中要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课程的改革,教育理念的转变,实验已经普遍走进课堂,但是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实验器材的有限性制约了我们的课堂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开发生活中的实验器材,利用微实验调动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微实验的器材基本都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利用常见的物品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索生活和物理的兴趣.从生活经验中升华,从物理技术走向应用.例如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中,我们就选取的鞋盒、泡沫、棉布、报纸、塑料袋等;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里,器材是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传播里用的是一个衣架和细线;浮沉子就是利用一大一小两个瓶子;验证是否存在大气压的实验,用一个玻璃杯和一张卡片;口吹喷雾器就是利用两根吸管和一个矿泉水瓶.
微实验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课堂,所以我们做的微实验都是与课本紧密相连的,为课堂内容做铺垫的实验.要在课堂效率更高,微实验就必须具备易操作的特点.例如验证大气压强的实验,我们就是用一张硬纸片覆盖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倒置,观察卡片的运动状态.这一操作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大气压的存在,杯子转向各个方向时,纸片都不掉,进一步让学生说出大气像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可以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提高他们学习物理和应用所学内容的兴趣,在做中学,从实际应用理解大气压,而不是空谈理论.
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乐教乐学,幸福生活.发展课堂微实验恰好契合了这一理念.在信息时代学生了解的现象的广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按部就班的重复实验已经吸引不了他们的眼球.学生只有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增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课堂内一些常规实验学生操作起来不是很顺利,比如说电学的电路连接,很多学生容易有畏难情绪.我们课堂上可以用水果电池发电,在操作中,让学生熟练电路连接,并且会判断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以及如何增大电流、增大电压.并且进一步向学生传输多角度思考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物理课堂可以以一个微实验作为开端,引发学生思考,起到抓住学生吸引力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同时也可以为新课做铺垫.例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这一部分,教师可以用吹风机和乒乓球做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想乒乓球的运动状态.让实验与他们的认知形成冲突,然后再去引入流体压强和流速这一部分的内容.
部分物理概念用语言描述比较抽象,借助微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在实验的引导下,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实验现象,新课知识也易被接受.在介绍磁感线这一物理概念时,学生的理解难以具体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铁屑做演示实验.轻敲玻璃板,发现铁屑在条形磁体周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同时用小磁针确定该点的磁场方向.光的直线传播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气体中光的传播可以利用烟雾或者拍起粉笔灰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磁感线和光线都是利用建立模型法来探究的,属于抽象概念,用实验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更好的突破了教学难点.笔者将微实验与课本活动结合,为部分认知不到位的学生将物理具体化,有利于他们的智能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微实验的简单易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之外的场所自己学习.这不仅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在实践中获得特殊的体验也是对新知的延伸、扩展.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进行过鸡蛋撞地球的实验,学生们用各种方式来减小鸡蛋降落时的速度,自发的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有利用降落伞来增大阻力的,也有在鸡蛋外包泡沫的,还有把鸡蛋绑在一个三棱锥中间的.活动中实验的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学生们探索的热情已经空前的高涨.不管是基础好的还是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都在实验中获得了自己的认知,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多思考、多挖掘微实验,给学生充足的动手的机会,丰富课堂教学,这样他们对物理这一有趣的学科会越来越感兴趣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时,自己找寻实验器材进行安全可靠的微实验,获得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