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华,马新民
“有求必应”与“一呼百应”:党心与民心辩证关系再思考
王中华1,马新民2
(1.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2.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积极探索“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打造“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基层党组织。“有求必应”是“一呼百应”的前提和基础,“一呼百应”是“有求必应”的成效和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动诠释了党心民心交相辉映的内涵。包河区改变以纵向控制为主的单位党建模式,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化大党建模式,党组织设置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拉近了党心民心。打造群众身边的服务型党组织,实现党建工作融入社区服务、企业发展和组织建设,依靠引领发展服务发展赢得民心。积极开拓互联网+党建新模式,着力打造智慧党建,按照“线下做实、线上做活”的思路,促进线上线下党心民心互动相连。
基层党建;“有求必应”;“一呼百应”;党心;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大主题内涵“不忘初心”,这里包含不忘“党心”和“民心”。所谓“党心”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就是强调党员领导对民族的奉献,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所谓“民心”就是人民共同的心意,就是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心理认同和接受程度。“党心”和“民心”如何,事关党群关系是否密切,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事关执政党政权的生死存亡。自2017年年初开始,合肥市包河区在全区街道社区、农村、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学校系统等领域全面启动基层党组织“两应”标准化建设。中共包河区委全力打造“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基层党组织,正是践行始终不忘“党心”和“民心”的宗旨与理念,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群众需求链、生活链、生产链、产业链相衔接,扎实开展连心行动,贴心服务,温暖民心,赢得民心,凝聚党心,促进党心民心交相辉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2]民心向背乃是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政党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的根本因素。包河区全面推进“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正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过程中,对执政党执政经验和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深刻体现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使命担当和理念创新,生动诠释了党心民心密不可分的内涵。
顺应民心,党心所向。“有求必应”的基石是“有求须应”,即对群众诉求必须做出回应。这体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义,体现着共产党人的阶级立场和所应有的人民情怀。“有求必应”的关键是“有求能应”,即对群众诉求有能力回应。它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有求必应”的深化是“未求先应”,即想群众之未想、急群众之将急,着力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也是共产党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和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民心所向,党心所赖。“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一呼百应”体现党心依赖民心,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胜利之本、力量之源。当群众对党组织的号召“一呼百应”时,说明党已成为群众真实而不是自封的领袖,党的号召和指示,已成为群众自觉行动的指南,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才坚如磐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党心民心,交相呼应。“有求必应”体现了共产党人和各级党组织对人民利益的始终关切,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一呼百应”则展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真心拥护和风雨同舟;只有“有求必应”,才有“一呼百应”,没有“有求必应”,哪来“一呼百应”“有求必应”是“一呼百应”的前提和基础,“一呼百应”是“有求必应”的成效和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包河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两应”为目标,继承和发扬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全方位的引领和实实在在的服务中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党心,实现了党心民心交相呼应、心心相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4]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既需要“有求必应”,又需要“有求能应”,既需要坚持和创新服务理念,又需要创新服务的平台载体,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提升服务能力。
“支部建在连上”“支部建在单位中”“支部建在行政链上”,这是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常规模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纯将基层党组织设在行政链上的党建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社会需要,基层党组织服务的覆盖面、渗透性和精准性都面临挑战,“服务不了”“服务不着”“服务不好”的问题日益显现:一是在党员流动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难以有效集聚、整合党员力量,服务能力跟不上,“服务不了”的问题突出;二是传统的党支部设置所形成的相对固化的服务覆盖面造成了“服务不着”的问题;三是基层党组织与群众间的“距离”又造成党组织提供的服务与基层群众实际需求间的张力,“服务不好”的困境也困扰着各级基层党组织。
合肥市包河区适应党建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改变以纵向控制为主的单位党建模式,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组织网络,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通过组织变革有针对性地解决“服务不了”“服务不着”“服务不好”的问题,打通党心民心沟通障碍。包河区在城市社区推进楼组党建,形成“社区建党委、网格建支部、楼栋建小组”新型三级组织网络,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基层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包河区在农村和农业产业园推进产业链党建,形成“都市产业联盟建党总支、产业协会建党支部、产业联合体建党小组”新型三级组织网络,将基层党组织延伸到农村的日常生产活动中,不断拉近与新型职业农民的距离;在包河经济开发区推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形成“开发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综合党委、社区建党建工作站、企业单建或联建党支部或小组”新型三级组织网络,将党组织设立在产业链条上,不断拉近与非公从业者的距离。包河区重点拓展非公党建、商圈党建、创客党建、商业街区党建、商务楼宇党建、专业市场党建、商会党建、产业联盟党建等新兴领域,将党组织设立在商圈链条上,不断拉近与现代都市商业从业者的距离。包河区全面推行区域化大党建模式,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专业社工组织等各类组织“多组联建”的组织体系,不断拉近与多种组织的距离。包河区在实现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功能性党小组、特色型党小组和项目化党建,实行“三在”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突破了传统党组织纵向设置模式固定僵化的弊端,实现了隶属于不同党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和人心交流。包河“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了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延伸了基层党组织触角,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向基层群众传递了党的能量和温暖,实现了党心民心无缝对接,切实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工作”[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2]做到“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我们党才能永远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事业才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合肥市包河区全力推进“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深悟“有求必应”方能“一呼百应”的内在机理,打造群众身边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生动创造了“融入式党建”新道路,有效克服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两张皮现象,有效对接了群众的利益需求与党的政治诉求,依靠引领发展和服务发展真正赢得民心。
依靠“党建引领发展”赢得民心。合肥市包河区“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问题为引领、以利益问题为导向,在街道社区、农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各个党建领域创新体制和方法,实现党建工作融入社区服务、企业发展和组织建设,不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凝聚民心。在城市社区,社区党组织与驻地单位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实行共商共建共享共办,注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引导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在商业街区,商圈党组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服务为根本,全面加强对商圈各项工作的领导,促进商圈经济不断发展。在农村和农业产业园,乡村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建工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党组织搭建载体促进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把组织资源和优势转化为发展资源和优势,推进都市产业全面发展。在工业开发园,以党建与企业市场化建设目标趋同和利益趋同为方向,管委会党组织注重党建引导和融入产业链,建立产业与党建协同发展联盟和协同发展创新中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合肥市包河区通过党建引领发展,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统筹政府、社区、企业资源利益,兼顾国家、市场、社会运行逻辑,构建干部、党员、群众“命运共同体”,通过互利共赢真正赢得民心。
依靠“党建服务发展”赢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尤其是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共包河区委在全面推进“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街道社区、农村,还是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使党建服务发展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合肥市包河区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立足实际,积极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服务载体、工作队伍和管理制度,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在城市社区,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行“两委两站”模式,实行服务项目化运作,实行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制,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服务社区发展;在商业街区,建立商圈和党员综合服务中心,实行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制,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服务商圈转型发展;在农村和农业产业园,建立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实行农村党建“聚合”工程,服务本村村民和外来创业者创业发展;在工业开发园,建立社区非公党建工作站和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建立“五项”运行制度,服务非公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组织发展。包河区在全面推进“两应”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利用党建传递生命力和展现发展能力,通过党建提高效率和凝聚人心,形成的是基层党组织与群众间的“零距离”,推进的是基层党组织对群众的“有求必应”,获得的是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一呼百应”,正所谓“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6]。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人民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互联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调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7]在2016年10月9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他强调:要发挥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凝聚社会共识。包河区在全面推进“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积极开拓互联网+党建新模式,着力打造智慧党建,按照“线下做实、线上做活”的思路,促进线上线下党心民心互动相连。
合肥市包河区积极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利用社区党组织、非公党建工作站、商圈党员服务中心、农村产业园党群综合服务站、工业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八小时之外党员先锋站等实体化党建服务载体的同时,积极开发建设互联网党建服务载体,运用线上线下互动形式,搭建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良性互动平台。通过成立新媒体工作室、上线微信公众号、启用智慧党建APP等,实现党员网上报到、党费网上缴纳、党课网上学习、党务网上办理、履职网上评分、民意网上征集、风采网上展示、优秀网上评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与满意度。整合辖区微信群、QQ群,打造网友会客厅、网上议事厅,推行“网上听民意,网下分头办”,定期召开网友恳谈会,及时督办解决。包河区开展智慧党建,实现管理服务零距离,通过贴心服务党员和群众,真正赢得民心。
合肥市包河区正视当前党建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的挑战,适应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要求,切实解决党组织的政治诉求与群众的利益诉求错位、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基层自身发展需求错位的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工作理念从“管制”到“服务”、群众工作格局从“分割”到“联动”、群众工作手段从“传统”到“数字”的转变,创新智慧党建工作方法,促进线上线下有效互动。以“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为目标,基层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协调各类人员、组织、资源和能力,广泛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实现民愿,从而深得民心。
“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包河区在推进“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通过将党植根在人民中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回答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有求必应”“一呼百应”何以可能的问题,也正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与服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使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使人民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2]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4]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5]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25.
[6]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6.
[7]习近平.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0(1).
“Giving Response to Every Request” and “Being able to Rally Multitudes at the Party’s Call”: Rethinking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ty and People
WANG Zhong-hua1,MA Xin-min2
(1.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2.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hui Audit College, Hefei 230601, Anhui)
In recent years, the Party Committee in Baohe District, Hefei City has actively explor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Responding”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hat is,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should give rapid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sses, and then will be able to rally multitudes at the party’s call. “Giving response to every request”and then “being able to rally multitudes at the party’s call” should exist side by side. Without the former, the latter will not exist, it interprets vividly the connotation of feeling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people.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mode has now changed from the unit-based party building mode to the regional party building mode, established from the tangible coverage to the effective coverage, and hence closed the ga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re expected to win the popularity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 way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 around the masses, achieving party building work into community service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relying on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bettering the service.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actively exploring the Smart Party Construc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responding the public online in time and then making what the public want and need real offline. Thus, the Smart Party Construction in the end will help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arty with the people online and offline.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giving response to every request”; “being able to rally multitudes at the party’s call”; the party feelings; popular feelings
2018-05-16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三在’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机制研究”(SK2017A0911)。
王中华(1978- )男,安徽岳西人,政治学博士,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党政治、基层党建研究;马新民(1974- ),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4.20
D64
A
1004-4310(2018)04-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