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基于实践、理论、文化视角

2018-04-03 05:09鹏,李
山东工会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者劳动

任 鹏,李 毅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马克思认为,“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1](p18)人是进行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而劳动则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恩格斯指出,人的思想产生于劳动,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意识产生于人的实践行为。马克思更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实践的社会性。他认为人的社会意识具有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性和阶级性。而作为精神生产的社会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因此作为反映社会现象的精神文化,其本质也必然是实践。精神文化的生产源自于社会实践,精神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人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精神特质和文化属性的确认[2]。因此,精神文化的形成并不是无源之水,其生产必须依附在社会实践中,并不断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基因,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作为人类精神生产产生的劳模精神,是全体劳动者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的劳动文化基因和劳动理论的结晶,是通过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的精神产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进行史无前例的革命劳动实践,是形成劳模精神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观,是劳模精神不断发展的理论源泉;中国源源不断的传统劳动文化,为劳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民族的基因和文化的品格。因此,从实践基础、理论源泉、文化传统三个维度对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进行考察,不仅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还实现了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的统一。

一、劳模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

(一)作为劳模精神现实基础的革命与建设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劳模精神的孕育、成长和发展,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我党在苏区领导根据地军民正式开展了革命劳动竞赛和劳动生产竞赛,由此产生了我国第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模范单位;抗日战争时期,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据地军民积极响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口号,开展了一系列大生产运动,具有代表的是“吴满有运动”和南泥湾生产运动,涌现出了大批劳动英雄,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培育了根据地军民以新态度对待劳动的新劳动思想;而解放战争时期,各地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作战,大力支持新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期间涌现出众多的“支前劳模”和“工业劳模”[3]。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广大劳动者以主人翁的姿态,满怀报效国家的劳动激情,参与到社会劳动生产中去,从各个行业、各个岗位涌现出众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特别是工业和农业领域,出现了许多让人钦佩和令人振奋的劳模事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广大劳动群众满怀劳动热情,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去。全体劳动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

实践表明,劳模精神是全体劳动者劳动实践的产物和结晶,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全体劳动者的劳动载体,是劳模精神生长的沃土,构成了劳模精神的现实基础。

(二)作为劳模精神活力源头的劳模群体的生产生活实践

劳模精神来源于全体劳动者的伟大劳动实践,劳模群体的奋斗经历和优秀品质是劳模精神形成的活力源头。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被称为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的农具厂工人赵占魁、中国“保尔·柯察金”的武器专家吴运铎等一大批劳模的光荣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4];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全国闻名的“孟泰精神”和“时传祥精神”,以他们为代表的新中国劳模代表,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意识,体现了工人阶级艰苦创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如铁人王进喜、村支书史来贺、纺织工人赵梦桃等大批劳动模范,集中展示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勇于啃“硬骨头”和愿做“老黄牛”的崇高劳动精神,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主义劳动者鲜明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全国掀起了“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和改革创新的社会风尚,先后涌现出了李素丽、徐虎、袁隆平、王选等一大批劳动模范,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的时代精神。

总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都会出现一批又一批劳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身影;不管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劳模代表都始终如一地对劳动创造充满了尊重和自信;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每一项辉煌成就的背后,都留下了劳动模范对于劳动创造的深深烙印,他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劳模精神永葆活力的重要源泉。

二、劳模精神生成的思想源泉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模精神的理论灵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不仅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和特点,也揭示了劳动对人类发展的中心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不仅通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还得依靠劳动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p194)人类通过劳动,激发自身的发展潜能,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服务。通过劳动的实践,人本身也获得了自我认知、自我创造、自我提升、自我实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增加了新的动力支持。总之,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人的生产劳动已经远远超越“维持生命体必需的物质的手段”的范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p529)。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刻地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通过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积极作用,为我们继承和弘扬劳动者伟大的劳动价值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成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阶级剥削,消除了异化劳动。这样一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并且以主人翁姿态自豪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辛勤劳动、积极创造。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指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以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文化传统为根基,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火热实践中去,才产生了伟大的劳模精神。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是劳模精神的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去,结合革命和建设实际,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生产和劳动实践的特点与实质,为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劳动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引,为广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自由自主地、有尊严地进行劳动创造提供了条件,为我国劳模精神的生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通过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层内涵,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6]。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把握,认为教育需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生产建设中要注重“脑体合一”,要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积极性,加强对体力劳动者的保护和尊重;同时,要团结知识分子,发挥脑力劳动者在革命建设中的作用[7](p233)。毛泽东的劳动观,极大地鼓舞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涌现出了许多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毛泽东对从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劳动模范给予极高的肯定,他认为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并号召全国人民向劳动模范学习。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8](p41),鼓励劳动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劳动思想,极大地调动了劳动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推动改革开放事业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特别重视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号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积极地向劳模学习,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了新的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观,尊重劳动正式被提升到理论高度,强调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9]。江泽民认为,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要在全社会学习和发扬劳动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形成学习先进和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和实现体面劳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思想。胡锦涛多次肯定和赞扬了劳模精神,他认为劳模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铸就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劳动模范人物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集中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崇高品格和时代风貌[10]。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也在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劳模精神也随着劳动观念的不断发展,在新时期迸发出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非常尊重劳动、关心劳动者,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劳动和劳动者。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学习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11](p31)。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及劳动精神,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劳动实践的历史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对中国化的劳动精神和理论品格的生动展示,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使命价值,为劳模精神的形成发展注入了中国特色的理论源泉。

三、劳模精神生成的文化基因

(一)劳动文化传统的积淀与传承

中华民族向来以热爱劳动、勤劳勇敢和吃苦耐劳的形象为外人称道,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美德。中华儿女以辛勤的劳动实践,创造了我国几千年来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蕴了中国人民热爱劳动、勤劳勇敢的优秀品性。在我国,从远古的先民开始,就已经开始形成崇尚劳动光荣的传统。早在神话和传说时代,就流传着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巢、神农氏教民稼穑、大舜善于耕田、大禹擅长治水的劳动故事,说明劳动创造在当时就被摆在很崇高的位置上。

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和灿烂文化,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对劳动创造的热爱,还展现了人们对劳动精神的推崇,对劳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齐民要术》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概述了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展现了当时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精湛的生产技术。成书于北宋时期的《梦溪笔谈》,是我国记载自然、人文科学成就的重要科普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古代劳动人民进行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历史事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技人文方面的劳动创造。而形成于明代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等方面的生产技术,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发明成就。事实证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们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因为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我们才拥有了历史上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才形成了催人奋进的劳动精神。

(二)劳动精神的人格化塑造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有许多歌咏生产劳动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诗经》记载着许多关于劳动的诗篇,如《七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农夫一年四季劳动生活的农耕图,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资料;《噫嘻》反映周初的农业生产和典礼的实况;《十亩之间》描写了几个小伙子相约去看采桑姑娘欢快而归的情景。这些劳动生产的景象反映了劳动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李绅的《锄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劳动者在田间辛苦劳作的生产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辛勤劳动者的尊重和深切同情;李白在《秋浦歌》中,通过表现火热的劳动场景,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形象,表达了对冶炼工人的赞美之情;白居易也创作过许多直接描写劳动场景的诗,其中的《观刈麦》,最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同情;李商隐在《咏史》中发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感叹,鲜明的体现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而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体现了知识分子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传统劳动文化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从古至今对于劳动实践的尊重和认同,融汇贯穿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血脉当中,最终形成了中国人民热爱劳动、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

纵观整个历史,中国人民劳动精神的形成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以及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热爱劳动、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贯穿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艰苦奋斗、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的形成。劳模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璀璨精神因子的继承与阐发,是与中国人民的劳动精神一脉相承的,是劳动精神在新时期的集中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劳动文化和劳动价值观,为劳模精神的形成注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让劳模精神从根基里就拥有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崇尚劳动的人格化品格。劳动是创造中华民族伟大辉煌的根本力量,劳模精神也将是推动中华民族继续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要深刻把握劳模精神的基本逻辑蕴含和精神时代特质,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劳动者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左亚文.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J].学术研究,2010(3).

[3]王永玺,等.简述中国劳模的历史发展[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3).

[4]刘艳萍,杨延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颜秉玺.马克思劳动观探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6]余守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之比较[J].教育探索,2006(6).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08.

[10]胡锦涛.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4-27.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习近平.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8.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者劳动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