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霞
(福州市仓山区第五中心小学,福州 仓山 350007)
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活动。它以教学为载体,探讨教学规律,体现教师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对于教师研修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不少公开课上,授课教师为“逼近完美”,在形式上越来越精雕细琢,在内容上更是演绎得“百花齐放”。可是拨开这层“精神盛宴”的面纱,被“包裹着”的很多问题便浮出水面,即教师们追逐的公开课,在喧闹的表象下,是否实实在在让学生唱主角?是否以突破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为前提,深度进行文本细读?在校本培训或者教研活动开设的过程中,此类问题尤为常见。因此,一堂能沉淀为“经典”的公开课,务必要从教学实效出发,以文本讲解为基础,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试以公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进行阐述:
1.追求花俏形态的效果意识
(执教《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师抓住课题中“春天”两字设置导语)
师:孩子们,五一假期回来,喜欢踏青的你们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吧?
生:老师,我刚从福州永泰的云顶山回来,那里的花海姹紫嫣红!
师:词汇量真丰富!“姹紫嫣红”这个词语用得好。
生:百花盛开,泉水叮咚……
…… ……
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激烈活跃。但对“煞费苦心”的设计深刻反思后,从教学效果上看,仅仅是形式上的“热烈泡沫”。它以多媒体课件播放“春景的美”作为出发点,采用花哨的形式绕弯路试图突破课文重难点——从盲童角度体会安静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导语设置造就了一时的“热闹”和“喧哗”,使得课前铺设的内容不够紧凑,显得冗长,浪费公开课宝贵的时间,也使学生的思考角度、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产生了偏移。
2.徒有虚表的课堂表演
出示语句:“安静在花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真是不可思议呀!想象一下,如果你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预示:摸摸索索、磕磕绊绊、踉踉跄跄)指名学生闭眼在讲台上表演“穿梭”。
课堂当中学生的“穿梭”表演踉踉跄跄,到处摸趴,与盲童的“穿梭”“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等形成鲜明对比,也因其“囧态”博得公开课师生的全场欢笑。教师试图通过学生演绎直观地领悟课文内容,却与其营造的意境和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徒有虚表,收效甚微,只能是“繁华”过后一场空。
3.毫无意义的文本拓展
师:孩子们,学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它的美丽和富饶深深地吸引着作者,也吸引着我们想去观赏一番。那么游览完了西沙群岛,请发挥你的想象力,最想对西沙群岛说些什么?
如上的课堂练笔,学生反复在笼统而又简单的“美”上绕圈子,课堂训练效果不佳。归结原因,从客观上分析,一是教师并未细读文本,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浮于表面,对西沙群岛独有的美没有作出具体介绍;二是这样的文本拓展,其表述过于宽泛简洁,训练的关键点不明晰,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不够明确,没有起到拓展思维的效果。
沈大安说:“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细读。”[1]细读文本对小学语文课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想要开好一节公开课,深入解读文本是前提。教师精心设置的公开课,要从整体上深挖文本,细读教材,才能设计出易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案,精彩的表象下才会有扎实的教学内容。
至于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理论界众说纷纭。朱光潜认为要“直面文本”,即在不看教参和查阅资料的情况下,去品味和咀嚼文本;而吕叔湘的看法是,时时刻刻都要把语言作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教师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文本细读,毕竟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始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学生面对一篇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能够解读到哪个层面?会出现怎样的疑问?如果误读了,教师将会怎样进行引导?……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阅读文本。二是课堂中注重情景的创设。众所周知,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情境的产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假设和想象,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情景再现,尝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
关于公开课的文本解读技巧,有以下几个策略:
心理学上有个重要的概念,即“有意注意”。它指的是人要通过主观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 ,而在这其中,对兴趣的依从性是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2]对于开公开课前的学生而言,在“众目睽睽”下比较紧张,看似注意力高度集中,其实基本还处在由非学习状态转向学习状态的准备阶段,此时教师要合理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从细读文本出发,安排精彩的导语,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活他们的思维状态。
在公开课的筹备阶段,教师在准确理解文本传达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希望对所选文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诠释,这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调动学生对已有的储存表象进行再次生成,创造出新形象。笔者认为,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图文并茂的板书是必要的。精美的板书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视觉图像思维能力。执教《咏柳》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四句诗所提到的景物并不多,即碧玉装扮的柳树,随风飘扬的柳丝,剪刀似的柳叶等。若从诗句本身入手,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题目中的“咏”字,也就无法体会这首诗的妙处。于是教师若能在黑板上简笔勾勒出能烘托“春”的代表事物,如天空那轮让人感到暖洋洋的太阳;几根柳丝随风起舞;小河上吹起的涟漪;河边小草探出的脑袋;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静静绽放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春天。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讲解《咏柳》, 教学效果会不同寻常。
一节好的公开课,需要教师从当下教学对象的需求出发,发挥智慧,挖掘文本价值,将作品的当时意义和当下价值嫁接,以求文本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组合的强大功能,通过网络技术搜集下载动画片、影视片段等动态视听资料,多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在执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师巧妙地播放了新闻报道中关于某村庄被洪水淹没的场景:一瞬间都化为乌有,曾经在枝头婉转歌唱的小鸟飞走了,亲人们背井离乡……一幕幕悲惨的画面。课堂中的视频资料为学生的情感共鸣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不难看出,借助多媒体,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能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积极地探索,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当中,而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创立独立探究的情境。语文教师要能发现、理解和体会到文本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并且懂得巧妙的教法,那么文本解读的教育价值和教学价值才能得以同步实现和融合。在一节公开课中,教师创设表演情境,借助态势语中的眼神、动作等因素来表现,既能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激发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秋天的雨》中“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其中的关键词语“你挤我碰”,教师让学生充当枝头上一个个橘子和柿子,他们形象地做出“你挤我碰”这一动作。学生笑声满堂的同时,也对该词语有深刻的体会。在讲解《荷花》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中的“挨挨挤挤”,“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等等,都采用上述的方法,教学效果都比较好。
在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假设和想象去创设情境,变单向的信息传递为教学的动态生成,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有灵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王本华曾指出,真正的语文课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渗透着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交织着语文方法的把握和学习。”[3]因此,一堂好的语文公开课,要摒弃那些“矫揉造作”和“花里胡哨”,要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设计的教案符合教学实际,遵守教学原理,让每个学生在相当程度上都能实现有效学习,有所收获。
[1]翟彩虹,金建瑛.细读文本,幸福地徜徉于阅读中[J] .小学语文教学,2012(33):44-45.
[2]陈骄阳,尹合银.语文课上情感的诱发[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6):60.
[3]王本华.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EB/OL].[2014-04-15].http ://www.eduwx.com/2014/mingzai_0415/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