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清
(厦门市逸夫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早在2012年,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温儒敏教授在《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如何看待前一阵课改及课标实施的效果”中指出:“课改以来也有另一种趋向,就是把课标片面理解为颠覆性的,不顾实际条件,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与声势。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就不敢再提工具性,两者被生硬地割裂开来,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掏空了语文;强调学生为主体,就死板规定老师不能多讲,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一堂课下来没有多少‘干货’。‘花架子’并不可能提升教学质量,反而把新课程‘名声’给败坏了。”[1]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的取舍;二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定位。解决第一个问题,必须得厘清三个概念: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提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及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程标准》),这就是目前最为系统、科学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我们经常狭义地理解为课本内容,而不是广义的概念: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所传递的信息。[2]二者的关系在于“教什么”和“用什么教”的区别。总而言之,教教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教材是一个教学载体,体现课程内容的要求;而教师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运用教材实现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的一个信息传递过程。
关于第二个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前文温教授所提到的“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最重要原因在于其基本立场的错误性,即认为学生无须通过系统的学习,仅凭对于已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就可独立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框架。“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思想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是突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从建构主义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来看,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忽视了这个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提供支架。维果斯基认为从教育实践层面上,提供支架意味着,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结构框架,然后逐渐地将责任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
所谓学习支架,是指设计者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有意识地提供对建构意义与解决问题起辅助作用的各类学习资源,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进一步发展与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习支架的建构,必然是以深入解读教材,实现教学目标为基础的。以下从四个方面来谈建构。学习支架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
在上“借景抒情”为主题的作文课当中,笔者制作了一节微课。微课的开头设计了这样一个“支架”:一个人骑着一匹马,背景是一片空白;画面转换,这一人一马,站在了大海边上的悬崖,下边波涛汹涌,远处山岛竦峙;画面再转换,这一人一马,站在了秋风萧瑟的古道上,近处老树盘枝,远处依稀有小桥人家。三个画面后,提出问题:这两幅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两首诗?他们分别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当中,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在课堂上不断地把“一人一马”变换场景,并畅谈他们所理解的画面中的情感,对于“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接下来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笔者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1.怎样让学生读懂简单的写景文章;2.怎样让学生学会评析这样的文章;3.怎样让学生学会写这样的片段、文章。归结起来就是笔者计划在这个单元实现三个目的:读得懂文章、讲得出好处、写得出作文。这是第一步的细化。第二步细化就是要怎么在课堂上解决这三个问题?它们都有共同的切入点,要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词语的运用及赏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赏析;多角度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会观察、感悟、热爱生活。第三步细化,怎么把这些阅读策略落实到课文之中?怎么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笔者是这样操作的:在详细讲解《春》《济南的冬天》两课的基础上,在《雨的四季》这课则以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作为教学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最后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串讲复习,并完成作文的教学。
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一课当中,有这么一句话:“与这种孤独相比,退学后把自己关在红门里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不算是孤独了。”笔者重新翻阅了《草房子》找到这段关于“红门”里孤独的描写:“白天,村巷里也没有太多的声响……朝远处飞去了。”通过拓展教学资源,设置“红门里”与“芦苇荡”两种孤独的对比,建构起学习支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平台,紧扣教学内容,明确具体任务,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一课当中,笔者在介绍了作者宗璞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在清华无忧地学习;50年作品《红豆》受到错误批判,停笔14年;60年代,一家人深受迫害;70、80年代照顾双亲,弟弟病逝;90年代在病痛当中,仍坚持写作。之后,让学生思考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们有的说焦虑,有的说悲痛,有的说喜悦……笔者抓住这个课堂生成的资源,并没有根据预设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从课文当中,找到表现作者感情色彩的文字,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不同的观点碰撞在一起,很快学生们就发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在不断变化的。随后笔者马上抛出了另一个讨论的问题《紫藤萝瀑布》这个题目可以改为《紫藤萝花》吗?学生们在之前对课文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很好地概括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在描写紫藤萝时使用了“流动”等动词,把花比作瀑布了; 二是因为瀑布象征着的是生命的长河,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于建构在学生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上,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合作学习的层进性支架。
[1]温儒敏.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2(3).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1.
[3]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