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义
(辽宁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把“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青年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增强青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构件,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均表明,一个强大的民族,必定能创造强大的文化并以之为依托,奉之为真理;而判断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强大与否,则要以文化自信的程度为衡量依据。可见,从根本上讲,文化自信即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对自身创造的文化之价值的充分自我肯定和积极贯彻践行。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的优质文化基因
上下五千年,在赤地神州之间,中华民族在共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缔造了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深厚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灿烂的文化源自于强大的物质基础,除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之外,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发明带来的技术优势,使得古代中国一度成为当时世界生产力最先进、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如此丰厚的物质土壤上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的岁月里滋养着中华民族并持续地得以传承完善之外,还广泛地影响与感染着同中国有交集的其他国家。鸦片战争前的两千多年岁月里,尽管中国不停地改朝换代,但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邻国对中国的朝觐却未曾中断过。外使来朝,表达的不仅是对封建王权的尊重敬畏,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拜景仰。通过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坚定了古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人一直对自身创造的文化抱有深深的优越感。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华夏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
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各族文化坚持以汉文化为主体,在相互对话和碰撞中不断交汇、交融、交流,各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中国各族人民增进思想认同的基础,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改革开放后,各类外来文化涌入。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出于政治目的的意识形态攻击亦趁虚而入,他们以历史虚无的手法曲解与改编事实,妄图丑化英雄、诋毁领袖、哗众取宠,解构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抹杀中国建设的不朽功绩。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艰巨,面对文化多元的新形势,面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不断渗透的新情况,如果我们迷失了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自我,就无法对人民群众做好价值引领,无法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好华夏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为此,筑牢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也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为人民提供坚定的信心、进取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统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汇聚起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具有世界形态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实践的同时,亦积极地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由于马克思主义具备的真理性、普遍性与价值性,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其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能够超越文化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局限,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性与契合性。最终,马克思主义被中华民族加以本土化、民族化和时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亦通过革命与萃取重获新生,两种文化融汇的结晶获得了具体的民族形式,凝结为富有活力、革命性的、同中国的具体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见,引进马克思主义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性地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改造世界的壮举,也是顺应时代、无愧民族的正确选择。而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2]。
1.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革命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此处专门探讨形成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殊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它孕育于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精髓的革命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文化自信之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厚重,饱含着大量的“革命”文化元素,其源远流长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担当意识、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无不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着丰富的文化给养和精神食粮,支撑着无数仁人志士为革命理想而奋斗不息,革命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而形成的。
2.革命文化是挺起民族自信的精神脊梁
纵观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我们看到了文化自信的精神丰碑。从清朝中后期开始没落,到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再到近代以来救亡图存运动不能彻底取得胜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处于犹豫与矛盾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困苦中取得了革命斗争的根本胜利,这一伟大的斗争本身就彰显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形成了具体的、实践的、系统的革命文化,“它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传统,也吸收了中国近代以来三大文化变革运动经验教训,形成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富有时代底蕴、富有中国气派的革命文化”[3],成为挺起民族自信的精神脊梁。
3.革命文化是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的动力
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极具感染力的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点,其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革命文化虽然形成于特定时期,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所蕴含的宝贵精神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普遍意义和时代特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生命力。比如,革命文化显现的对党忠诚的品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等都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精神武器。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脉源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新文化的精准阐释,为文化自信确立了理论和物质基础,培育了动力基因和开放心态,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灵魂。一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历经革故鼎新、信心满怀、怀疑争论和重建自信的艰苦历程,完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成为指引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直接继承于中国革命文化的优质基因,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中国品格和中国气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中国近现代的拼搏和中国当代的腾飞,从而更加坚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最根本的在于它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决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因素。在反复的凝练和探索中,我们提炼出要“倡导富强、民族、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凝聚着中国力量。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的重要体现,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价值所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同时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航标,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产生与发展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紧密相关,与中国伟大复兴道路同频共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并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相互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毫不动摇,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理论张力和现实解释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的综合力量,综合国力作为经济基础最生动的展现直接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而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又将作为一种反作用力推动国家的发展。
1.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归因于当代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决定的。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及历史背景,而真正能够建立起文化自信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源于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短短几十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中国经济正从低端、粗放型向中高端发展转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而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科技文化方面都具有文化意义,蕴含着文化自信。
2.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将推动未来中国的崛起与复兴
文化自信,其本质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上的信念,彰显着文化自主性和自豪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将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成员将沐浴在这一文化传统中,并继续发展这一文化。人们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充满信心。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与它的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主观体验和表现,如果民族的文化实力不强,就很难形成民族的文化自信。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也需要这个国家的文化自治与公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和文化滋养,是文化自信重要的理论来源。坚持文化自信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生生不息,正是源于人们对它的认同和肯定。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生活方式,以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等,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推崇的文化典范,可以说,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文化能与之媲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历史过程,我们文化的母体是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正是在此基础上传承、变革和创新的。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在转型和革新中出现过危机,但这只不过是漫长历史中一次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也曾出现过文化自信缺失,但中国依然作为一个整体持续存在;改革开放后,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衰弱,反而更具凝聚力和吸引力,究其原因,正是在于中国能够保持一致的文化同构性和中国人具有的高度文化认同。
2.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华文化理念的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坚定文化自信,关键是要实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情怀、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治国理政和解决人类社会难题提供有益启示,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化发展。因此,必须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条件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灿烂历史,继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态度,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激活其发展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历史运动本质和时代发展方向,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1.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内在动力
[4]马尔蒂尼:《罗马法中的委任》,载《私法学说汇纂(民法)》1994年第11卷,第199页;米切利:《前古典时期与古典时期罗马法原始文献中的总管与“代理人”》,载《IURA:罗马法与古代法国际期刊》2002年(第53卷),第121页及以下,及其《罗马法中“代理”研究(一)》,米兰:Giuffrè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柯珀拉·比萨扎:《从 iussum domini到contemplatio domini:代理史研究》,米兰:Giuffrè出版社,2008年,第262页及以下。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文化在近代以来的国运沉浮中艰难发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文化从此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获得了新生,还在与马克思主义具体的、历史的结合中,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了革命文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饱含了党和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精神诉求,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度春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进一步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自信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都生动诠释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中国道路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与本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理论指引将支撑中华民族价值理想的重新构建
价值理想的构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紧密相关。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而言,只有不断寻找与本民族文化相契合的思想和价值理念,坚持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引,才能最终自觉接受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探寻与本民族文化相互契合的理论,既包含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的问题,又蕴含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互统一和相互结合的问题。可以说,中国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不断延伸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实现民族凝聚的根本纽带,是不断增强社会意识形态的共识,是加强社会团结的内在驱动力,有利于增强人民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与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4]。在多元文化冲击与挑战的背景下,文化主体意识是青年学生成为“现实的与实际的主体”的一个“重要条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引导大学生在主体意识培养中坚定文化自信,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人格
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重政治、轻人文,容易使学生在众声喧哗的文化取向中丧失文化自信,产生政治思想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迷茫。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理念,强化文化理念的深层渗透,努力在各种文化形态中挖掘丰富的文化精神,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和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中增强文化主体意识。
2.深挖教学内容,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5]。这里的“文化素养”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培养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从文化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发轫以来就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紧紧相依,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在文化视域下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在理论讲授中提升文化内涵。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堂教学,注重从哲学、史实和道德规范等教学内容中提炼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合发展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智力源泉。
习近平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5]。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创新方式方法,在价值引领中增强大学生获得感。要转变教育观念,打破课堂教学“一言堂”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重新确立一种有利于师生平等沟通、有效互动的角色定位。要创新话语体系,将规范性的论述、学术性的表达和政治性的话语与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现实诉求相对接,将喜闻乐见的话语素材融入课程改革内容。要丰富教学手段,采用丰富、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授课形式,培育充满时尚气息的课堂文化,使教学“有滋有味”。
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底蕴。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效果是潜在的、隐性的、慢效的,但是其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6],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育人育才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积极构建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和以学科为支撑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学生、学术、学科三个要素之间互为交叉、网状立体的关系决定了“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养成中要统筹设计、协调推进。
1.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在专业课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优势和潜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质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作用和育人功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三学一体”总体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程,使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坚持以学术为基础,强化科研育人
学术是“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形成的关键环节,学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学术育人是学生得天独厚的资源,学生在习得学术的过程中,更大的收获则是将探寻的感悟内化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构建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推进育人育才质量与学术创新双向互动。挖掘培厚科研育人资源,促进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育人中,成为优质育人资源,让学生真信、真懂、真学、真心实践,推进育人育才质量与学术创新双向互动。
3.坚持以学科为支撑,强化学科育人
“以学科为支撑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将学科建设目标与育人育才目标统一起来”[7],这一要求包含互为支撑的两个方面,即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建立哲学社会学科学科体系的协同机制,这样才能推进育人育才目标与学科建设目标同向同行。要搭建学科育人支撑体系,引导学生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持系统性发展方向,按照“全面发展、梯次推进、重点突破”的理念,构建结构合理、生长有序的学科生态体系,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领航作用。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其对青年和人才的期待,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旨归和任务指明了方向。以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目标,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课堂教学之外,通过抓实抓活学校美育、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文化载体与实践内容,强化正面引领,丰富文化体验,不断丰富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青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学校美育是青年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重要纽带
学校美育通过运用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认识和体会艺术美的过程中接受熏陶与滋养,实现人格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国家对学校美育重视程度大有改观,但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实施效果上来看仍任重道远,如何利用美育工作感染人、塑造人、培养人,依然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学校美育推进机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融合机制,推动高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学生美育工作。要扎实推进美育课程建设,将文化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加快完善文化、音乐、美术、艺术等课程标准和教材修订,努力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要稳步拓展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地方美育内容,形成丰富优质、创新生动的美育文化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带来的便利性,积极探索“互联网+”美育新模式,满足新时代美育工作需求。
2.文体活动是青年学生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广大舞台
文体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它通过运用文学、艺术、体育、语言等媒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人文滋养和道德浸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背景下开展文体活动,就是要牢牢把握目标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开展各环节,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主题特征,鼓励青年学生在展示青春自信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创新活动形式,结合社会文化热点,创新主题内容,切实增强活动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要实现全员覆盖,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组织领导作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和学生文体骨干的带动作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效果。要树立品牌意识,结合学校特色探索特色活动项目,精心打造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师生价值追求的活动品牌,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体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魅力的关键良机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发挥社会实践作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社会实践中融入文化理念,就是要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推进学生成长成才、文化传承创新及社会发展等多方共赢。要积极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参观历史人物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成就展等,使学生深入文化中心,吸取历史宝贵经验和优秀思想品质。要积极开展公益服务活动,结合“三下乡”“四进社区”、扶贫支教和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城市社区、乡镇农村、企业场所等地,把学生和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要积极开展文化对话与交流,组织开展高校与高校、与社会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举办中外大学生文化交流对外开放日、境内外互访等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拓宽文化视野,丰富知识体系,在分析、比较、鉴别中筑牢文化自信的固有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