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的认知文体分析

2018-04-03 00:00王梦媛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魏征太宗隐喻

王梦媛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郑州,450000

1 问题的提出

《谏太宗十思疏》被历代史学家赞颂为“千古金鉴”“万世师表”,其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魏征。唐太宗即位初期,尚能够励精图治,使得社会生产发展较快,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贞观中期,在经历了短暂的“太平盛世”之后,唐太宗变得骄傲自满,丢掉勤俭作风,沉溺于享乐,劳民伤财兴建宫殿花园,却还借口“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1]。魏征对此非常担忧,多次上疏切谏,《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篇。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览奏后并没有下令严惩魏征,而是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不仅亲自书写诏书答复,赞扬魏征直言上谏的精神,并且命令侍从将这份谏书放在案头,用来警诫自己。这份奏章对唐太宗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中国共产党曾把它作为学习材料印发党内,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也把它列为必读课文。由此可见《谏太宗十思疏》影响深远。谏疏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更深入地探讨学习。

国内有关《谏太宗十思疏》的研究十分丰富,史桂芳等对《谏太宗十思疏》进行了文言品读[2];赵玉敏从教学角度提出《谏太宗十思疏》的备教策略[3];王斌从进谏时机、进谏角度、进谏对象三方面赏析了《谏太宗十思疏》的讽谏艺术[4];于海勇从《谏太宗十思疏》中归纳出责任意识、居安思危和公正的执政思想[5];杨忠以《谏太宗十思疏》英译为例指出译者在追求语篇对等过程中应发挥主体作用[6];张志平就《谏太宗十思疏》的两处注解提出与苏教版不同的看法[7];胡文婷认为《谏太宗十思疏》的题名存在着如文体错误、不符合史实等问题,建议重拟题为:《十思疏》或魏徵《十思疏》[8]等。

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研讨、语言特色、劝谏艺术、文言翻译等方面,很少涉及文本的认知解读,从认知的框架来解读文学作品,更能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的语言选择与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从认知文体学视角出发,以概念隐喻、意象图式、图形-背景三个理论切入,分析《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使读者能够合理深入地理解文本传递的丰富内涵。

2 认知文体学理论综述

认知文体学(Cognitive Stylistics)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在多个学术领域出现的“认知转向”而迅速兴起的一门学科,被定义为跨语言学、文学研究和认知科学的学科。该学派动态整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对文学文本进行详细准确的语言分析;注意文本生成和接受中涉及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9]。学界对认知文体学的理论基础有着不同的阐释,大多认同“认知文体学分析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提法,概念隐喻、意象图式、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分析常用的理论[10]。

2.1 概念隐喻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11]概念隐喻由始源域和目标域构成,其本质是“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运作机制是“两个领域之间的映射”[12]232,这种映射是单向、部分的,即只能是来自始源域的部分认识与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而且不是随意映射[13]。始源域通常是更直接、特定的概念,而目标域通常是更间接的抽象概念。通过隐喻人们使用熟悉的概念来解释那些更复杂和模糊的概念。例如,谈论恋爱关系的“Our relationship isoffthe track”这一句就使用了描述旅行的表达方式,其中就蕴含着“LOVE IS A JOURNEY”的概念隐喻,将抽象的“爱情”具体化为“旅行”,恋爱中的悲欢离合就像是旅行过程。隐喻的形成有其经验基础,这种经验基础根植于人类自身及日常生活实践,符合人的认知心理发展[14]。 例如,“MORE IS UP”就是典型的与经验相关的概念隐喻,因为人们普遍认同数量的增多和高度的增加有着相关性,正如童话故事《乌鸦喝水》,随着乌鸦衔来更多石子,瓶子中的水位上升,乌鸦最终才能喝到水。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事物或概念由于某种相关性产生了联系,从而进行投射。

2.2 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人类的重要认知规律之一[14]。“意象”是心理学术语,通常指没有外界的具体实物刺激,人的心智中依然能呈现出事物形象的认知能力[15]173;“图式”是指“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15]175。MetaphorsWeLiveBy一书首次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于隐喻分析之中。“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产生于身体经验[16];“意象图式”具有想象性,它在理解、认知复杂概念,进行推理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的意象图式有容器图示、路径图示、方位图示等。例如,“The highway links Beijing and Shanghai.”就是一个路径图示,在这句话中包含着“出发点-路径-终点”的模式。再如,“She will rise to the top.”“He i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al hierarchy.”这两个句子中隐含的是上下图示。由于人们拥有社会权力的大小和多少不同,不同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就不同,如“上”往往跟“社会地位高”联系在一起,“下”则常与“社会地位低”联系在一起。

2.3 图形-背景

图形-背景的观点最初由丹麦心理学家Robin于1915年提出,后来由格式塔心理学家用于研究知觉。这是一种基于突显原理的理论。研究者认为知觉可以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知觉者往往容易感受到环境中具有高度结构的事物,即“图形”,而被知觉者忽略的细节模糊、未分化的部分就是“背景”,是突出部分的陪衬,认知的参照点。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文艺表演中,人们对于舞台上歌手和舞者的关注也是有差别的,观众注意的焦点往往取决于观看演出的动机与目的。比如舞者作为背景,给歌手伴跳时,突显的是歌手这个图形;若歌手只是给舞者伴唱,无论出名与否,在观众的眼里最多关注的也是舞者这个图形,歌手只是作为陪衬的背景。感知者的注意力要经历动态变化过程,随图形-背景的关系变化而转移。由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所感知到的事物呈现的特征也会不同。人们在世界中感知到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感知物体风格和风格差异的能力。

3 《谏太宗十思疏》的认知文体分析

3.1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3.1.1 国家是生物体

《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自然现象设喻做铺垫。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长生存是要有一定条件的。如果想要树木生长得好,就要首先使得它的根扎得稳固;如果想要泉水流得远,就要首先疏通它的源头,这些都是基于人们生活经验的认识。而在社会世界中,若要想国家安定,政局稳固,也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那就是“积德义”。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始源域中的树木与根、泉水与源泉都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抽象意义的国家似乎毫无关系,然而基于经验相关性,将“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概念与“国家”这一概念在概念层产生联系,进而映射到政治领域中国家的安定与统治者崇尚仁义。仁义的积累就是国家这个生物体的树根与源泉。魏征在进谏时有勇气,有谋略,并非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巧譬喻,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暗示“根本”“源泉”的重要性,然后自然而然亮出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逻辑推理严密。紧接着作者从反面进行论证,即例(2)中的“源不深”“根不固”“德不厚”,让人能够顺理成章地推导出“国不安”的结论,更进一步强调说明了“积德义”的重要性。统治者只有广施仁义,厚积德行,国家的根基才能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1.2 国君是舟,百姓是水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例(3)中的始源域是水与舟,映射为社会世界中国君(朝廷)与百姓的关系。生活实践中我们知道,水与舟休戚与共,水能够负载船只,但如果没有处理好水与船的关系,水也能够颠覆船只。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有这样的政治隐喻。《荀子·哀公》中记载:“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魏征的这句奏言中虽没有直接提到水,但他在奏议时相信,唐太宗一定熟知这一隐喻并能领会他进言的深意。百姓对于朝廷的怨恨不在大小,关键在于国君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谋略,如果使子民伤心失望,失了民心,那国家的统治也就岌岌可危了。这句话中魏征对自己所说的“积德义”又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即国家安定、政治稳固要厚积道德仁义的对象是人民百姓,要“以民为本”。

3.1.3 身体是容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与容器打交道,容器用于存储物质,并且是有界限的。建立在自身体验基础之上,将身体看作是一个容器,抽象经验域中的情感等可以存储在人体中。

(4)望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例(4)中魏征在论证想要国家安定,统治者一定要“厚积德义”这个观点时,将仁义道德看作物质,存储于身体这个容器中,即一位贤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会广施恩德,以仁义安抚子民,聚拢民心,以此赢得人民拥护,得到臣民的忠诚报效,这样国家的根基才能稳固,发展才能长久。例(5)中隐含的“君舟民水”的概念隐喻实际上也蕴含着“身体是容器”的隐喻。人民拥护统治者,即“水可载舟”,但若置于人民身体中的愤怒、积怨不断累积,随着这些情绪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即民众积怨爆发,从而推翻暴君的统治。例(6)中“满溢”一词体现出将抽象经验域中骄傲自满的情绪看作是物质,储存在身体这个容器中,就好比液体盛放在容器中,随着液体不断增多,最终会溢出容器。人们的饮食起居都离不开容器,以容器作比,这样的概念隐喻即使平常人都易于理解,更何况“明哲”的太宗。魏征利用通俗易懂的隐喻,劝诫唐太宗作为统治者要厚积德义,认真克制自己,不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谏疏中宣扬的“谦虚谨慎”的作风,“克己寡欲”的君道史观,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个人都要正视自己,摆正位置,不能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否则若自满狂妄的情绪超出了人的身体负荷,最终也会使自身毁灭。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许多人因经受不住诱惑而深陷泥淖,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这警示今天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各个方面锻炼提高自己。

3.2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意象图示分析

3.2.1 上下图示

上下图示最根本的身体经验基础要数人体的特征了,即人的身体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人的头部位于最上方,头是人体最尊贵的部分。

主持人:为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抓紧开展专项清欠行动,国办牵头督办,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审计部门要介入,对欠款“限时清零”。 清欠行动有何意义?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难点?如何克服推进?

(7)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8)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9)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10)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1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例(7)中,一个国家的“元首”即帝王,就是这个国家的头,属于上部;例(8)中,“下”指大臣和百姓,例(9)中,“下”指大臣,帝王以下的臣民就像人体的腿和脚,属于下部。上下图示也隐喻着人类的社会关系。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抽象的社会关系经验与上下图示所反映的空间关系之间的相似性,常常以垂直方向的位置来构建这种社会关系,如“上”往往喻示着身份地位高贵或者用于表达尊敬之情,“下”则常与社会地位低联系在一起或者用于表达自谦。例(10)中“下愚”与“明哲”对举,一方面表为臣之谦恭,另一方面又冀君以高明,形成鲜明对比。例(11)中说到做国君的人,帝位高高在上,位于国家权力的最顶端,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自然属于上部,而其他人属于下部,所以才会有“念高危”的表达。

(12)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经验也与上下有关,如楼上楼下,山上山下,上游下游等。例(12)是一个上游下游的上下图示。只有位于最低处的江海,才能容纳从上游流下来的众多河流之水。以此来提醒国君,虽然帝王之位高高在上,但一定要能够放低自身姿态,要胸襟宽广,有容纳百川的度量,只有这样才能听取臣下对于国家发展治理真正有益的谏言。

上面几个例子传递出“谦虚谨慎”的思想内涵,也勉励我们现代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知不足、常自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样才有利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

3.2.2 连接图示

(1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两个实体,一个连接关系,构成连接图示。上例中,“车”这一意象喻指臣民,“朽索”即腐烂的绳索,这一意象喻指严酷的刑罚、统治者的威风怒气,“奔”字突出两实体“车”“朽索”之间的连接关系,映射了刑罚与人民之间的关联。本来绳索已经腐烂,没有当机立断弃之换新,却还抱残守缺,用来驾驭飞奔的马车,结果可想而知,注定会车毁人亡。如果用残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用统治者的威风怒气来震慑子民,这样民众只图能够苟且免除刑罚,却丝毫不会感念统治者的仁慈,表面上毕恭毕敬,内心也不会心悦诚服。魏征的这一说理,呼应了前文“得民心”的重要性,提醒唐太宗应当谨慎地运用刑罚。

3.2.3 平衡图示

(1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平衡图示也是人类认知中的一种基本模式。Johnson第一个以系统的方式讨论平衡图示及其隐喻扩展。平衡图示首先被视为一种身体活动,平衡的意义开始通过我们的平衡行为和我们体内系统过程和状态的经验而出现[17]75。而后基于身体经验,从身体感觉扩展到心理、认知或逻辑领域等。在例(14)中,魏征劝谏君主,如果担忧言路不通,怕遭受蒙蔽,那么就要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如果忧心朝堂上出现谗佞奸邪之人,那么就要端正自己的品德,罢黜奸恶小人。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此形成一种理性平衡。延伸到现代社会,作为执政者或管理人员,要能够“虚心纳下”“公正纳言”,从而做出最有益的决策。

3.3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图形-背景分析

(1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图形-背景简而言之就是突显与隐含。图形作为注意的焦点,包含于背景之中但又比背景突出,背景处于暗处,在认知中处于隐含地位。例(15)中以天地、家国为背景,国君、皇权是图形;在天地之间,国君处于核心,地位最尊崇,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古代君为臣纲的制度之下,任何臣子向皇上谏言,都可能冒犯皇家的颜面,也是冒着巨大风险的,正所谓忠言逆耳。魏征自然不乏直言上谏的勇气和胆量,也更要懂得谏言的尺度和分寸。因此,在这句表达中,重点突出的是国君的高贵地位,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表明自己作为臣子并无半点僭越之心,而是极尽对皇帝的尊敬之情,从而为后续谏言做铺垫。国君看到这句谏文,注意的焦点自然更易集中到突显的“奉承”言语之上,而暂时忽略隐含的冒犯之情。

(1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例(16)中寥寥数语总结出以往各个朝代灭亡的教训,历代君王皆能创业而不能守成,大抵是创业时方能“竭诚待下”,得志后却常“纵情傲物”。以历史经验为背景,各朝代兴衰成败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身为统治者,也要理性克服这种普遍规律,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这一思想内涵运用到今天的社会,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我们已经取得多少成就,都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常居安思危。

《谏太宗十思疏》第三部分顺理成章而又言简意赅地提出“十思”,概括了君主对民、对臣、对己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十思”也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奏疏最后一句“无为之大道”的政治思想体现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统治者施政要贯彻“无为大道”的政治理念,以“十思”治理国家。在整篇奏疏中,以唐太宗当时所处的朝代为背景,以创业守成为图形,创业守成的关键在于君主要通过“十思”自戒,从而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状态。由此突显了“十思”的重要性。

4 结 语

本文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出发,基于概念隐喻、意向图示和图形-背景理论,解读《谏太宗十思疏》文本的语言哲理,阐释语言及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分析结果表明,《谏太宗十思疏》中包含了很多隐喻表达,如国家是生物体、国君是舟,百姓是水、身体是容器。这些隐喻表达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谏疏中的意象图式主要有上下图示、连接图示、平衡图示。魏征谏言时以天地、家国为背景,以国君、皇权为图形,以历史朝代为背景,以创业守成为图形,劝诫统治者要“厚积德义”,突显了“十思”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显示出魏征谏言的智慧。将语言形式的认知结构和读者的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文本的意义透彻理解。《谏太宗十思疏》中传达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民本”“克己寡欲”“谦虚谨慎”“修身养性”“公正纳言”“居安思危”等。 本研究对于从认知文体学视角阐释古文文本是一次积极尝试,帮助读者更深刻准确地体会古文语言蕴含的丰富内涵,相关理论应用为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值得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魏征太宗隐喻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魏征身后的落寞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肱骨良臣魏玄成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太宗纳谏
唐太宗的“砸”与“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