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报新闻宣传—— 如何体现“关注学生、关注学者、关注学术”

2018-04-03 01:48薛国兰
记者观察 2018年33期
关键词:校报新闻报道报纸

文/薛国兰

“关注学生、关注学者、关注学术”(“三关注”)在高校新闻宣传中,并不是新的命题,而是一直倡导的,但是否真正做到了,效果如何,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里,我想以一位高校校报一线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经验,谈几点关于如何做好“三关注”宣传报道的看法。

一、“三关注”报道的意义

商家说“客户是上帝”。曾在做广告宣传的时候,遇到几个行家,他们的第一句话问的是,你们的受众群体是什么?因为,他们要根据受众群体来预测广告的效果。

是的,高校校报有自己的受众群体,高校校报的受众群体是广大的在校教职员工、校友、家长、学校友人、关联的社会企业等,另外,还有全国的高中师生及其家长等。商家的上帝是客户,那么,高校校报的生命线则是自己的受众群体。

受众群体都关注什么?具体来说,在校教职工关注什么?他们除了需要了解学校的大政方针外,更关注和关心的是身边的人和事;校友关注什么?关注的是母校的发展现状;学生家长则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情况;中学生关注的是未来的大学生活;而目前成为大趋势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关注的则是学校的科研等情况。而所有这些受众群体所关注和需要了解的信息必须是准确的、真实的,所以,准确而真实地报道“三关注”,是高校对内对外的很好展示。

二、如何加强高校校报在“三关注”报道中的作用

“关注学生、关注学者、关注学术”,是高校校报不同于社会报纸之处,也是高校校报与社会报纸抗衡的优势。从而做好“三关注”报道,也是高校校报特色的体现。

我认为,大部分高校校报已经体现了上述特色。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凸显这一特色。当然是增加对学生、学者、学术的报道内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者为本,大力营造崇尚“三关注”的校园氛围。具体实施的办法是:

(一)要改变思路,转变观念

新闻价值的大小不能完全以领导的参与与否来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要以新闻事件本身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来决定。所以,在校报的宣传过程中,我们要体现出对学生、学者以及学术的关注,并就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和编辑,这样才能够在增加校报宣传力度的同时,突出其实际价值来。

还应该对新闻版面进合理的设计。在编辑和制作之前,可以将所有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筛选,压缩会议和一般事件的报道,从而为其他报道留出足够的版面。比如《山大校报》是周报,一周一期。报纸到读者手里,要经过比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况且校报报道的内容大都在学校网络媒体中报道过,这样,报纸上报道的内容到读者手里,几乎都已变成旧闻。笔者的建议是,除学校重大新闻外,可将一般的新闻报道变成“一周事件回眸”,以“简讯”或“一句话新闻”等形式报道,因为校报的其中一个功能是作为历史资料存档,所以学校发生的大事不能不在报纸上体现。另外,对重要的会议,也应根据情况,没必要所有会议都是时间、地点、参加人员、领导讲话等面面俱到,可以把会议新闻变成会议记录,并对会议内容进行简要的记录。因为,据笔者了解,大部分读者关注的是会议作出了哪些决定,解决了哪些问题,或下步要做什么工作,至于会议参加人员等对读者的意义不大。

(二)要加强对新闻报道的策划

好的新闻策划不仅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还能够增强其在其他报刊中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制作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编辑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前瞻性和策划能力,对报刊的版面排版进行优化设计,如,建设精品专栏,做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等深层报道等。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在平时加强对这些编辑人员的培训力度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所以,编辑人员在平时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新颖版面设计、积极学习版面设计技巧等方式来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制作出精美的校报来。

开辟学术研讨园地,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为了体现出对学生、学者、学术的关注,校报还应该在了解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学术、探讨问题的“一方领地”,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学术观点以投稿的方式投到校报邮箱中,再由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些学术内容进行分析,将一些观点新颖、有实际价值的学术观点放到校报上让大家来讨论和学习。

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桥。可以在校报中专门为学生开辟一个小的交流角,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有一片自己耕耘的“沃土”,在这里,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如,可以在校报中专门开辟一个交流角,在每一期校报中提出一个热点问题来让学生踊跃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报在制作的过程中还应该凸显出人文关怀,如,在报刊中增设“温馨的教工之家”“师生互动”等板块,并就师生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同时也可以报道一些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来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也是校报新闻宣传应加强的工作。

(三)不断提高记者的报道水平

有了思路,明确了报道内容,策划好了栏目,等于万事俱备,只等“米”下锅。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本报记者、学生记者、通讯员、特约记者、评论员的作用,深入生活,贴近实践、贴近主流群体,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用、所为,力求做到报道内容能够全面展示当代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反映当代高校的时代特点;报道出当代学者的多元性以及学校的学术动态。

当然,好马需配好鞍。精彩的内容,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且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理论研究认为,我国目前有7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新闻图片、新闻链接和图表新闻。当然,实际报道中,又从中延伸出好多形式,如目前常用的特写、速写、素描、白描等,如能灵活地、恰当地根据报道内容选择与其最佳的报道形式,定会产生优质的新闻作品。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不断提高记者的综合水平。

(四)需要编辑的精加工

一篇新闻报道的产生,最后需要我们的新闻编辑的精加工。对此,在读新闻内容进行编辑之前,编辑人员要了解读者的需要,并根据读者的关注点对内容进行精挑细选后,再决定报道作品的内容。在平时的编辑中,我把自己作为读者,并根据我的了解和认知,我觉得读者大都喜欢看、乐意读的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有亲身感受的新闻报道;短小精悍的新闻报道;能使自己有所思、有所悟的新闻报道;有自己关心的人和事的新闻报道;自己参与,以及为自己直接提供服务的新闻报道;有预告、预测性的新闻报道;幽默、风趣、形象、新鲜、活泼的新闻报道。如能不断地向读者奉献这样一些好的作品,让读者从图文并茂中了解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者、我们的学术,并从中有所悟、有所启迪,那我们的高校校报定会成为独具特色的行业报纸。

三、“三关注”引伸来说,就是如何将高校校报办成特色鲜明的行业报纸

要想做好校报的宣传工作,就应该在本着三关注原则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报纸的质量、报纸的发行、报纸的广告。因为这三者是互相影响,互为促动的,只有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促进校报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报纸的质量直接影响发行和广告收益。报纸的质量如果上不去,读者群自然会减少,读者群的减少意味着发行量上不去,发行量上不去,就更谈不上广告效益了,所以,一定要重视报纸的质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报纸的发行渠道,因为报纸的发行渠道对报纸的发行量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渠道不畅通,发行量跟不上,这样一来,就算报纸质量再高,也如好的产品积压在仓库,自然也就谈不上广告业务的持续发展了。

其次,广告业务发展不起来,校报就缺少强大的经济后盾。如广告收益好的话,校报就会有一定的资金来对校报进行创新,如通过增加优质稿源的稿费、提供精品栏目的策划费、调研费、运作费等方式来增加资金量。此外,还可成立专门的发行队伍、广告策划部等,分工到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加校报的经济收益,从而促进校报的不断发展。

笔者认为,搞好高校校报的有利条件是:1.近水楼台先得月,“学生、学者、学术”是高校独有的报道资源,可以通过抓住这三点来制作校报,从而增加校报的受众群体。2.高校教职员工人员密集,学历层次高,其对报刊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在报刊的制作中,还应该在报道热点内容的基础上,提高报纸的质量。3.跟随校友,让校报的受众群体遍及国内外。4.受众群体的广泛预示着巨大的广告市场潜力。

所以,如果在校报的宣传工作中能够较好地抓住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使之形成良性循环,那么我们的高校校报将会成为极有影响力的行业报纸。与此同时,我们的校报也会在众多网络媒体中独树一帜,传承传统媒体的优势。

猜你喜欢
校报新闻报道报纸
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叙事学研究
借助校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创新发展与传播对策
20年的校报情缘
确实不容易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非常魔典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
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