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奎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性质的詮释,同时,课程标准还强调,科学探究既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也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见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上好物理实验探究课呢?结合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思想,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量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机械记忆、题海战术代替了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背实验、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物理教学缺失了应有的学科特征。现在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也背离了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宗旨。近几年的中招考试命题要求已经指出,命题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科学探究的考查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加强实验基本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结合实验实际,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物理探究实验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实验都面面俱到地让学生全部经历实验探究的七个环节。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水的熔化》一节,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设计出这个实验的思路,然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最后分析总结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另如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做好引导,教给学生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生活经验尚少,对有些现象的思考还不到位,尚不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进行引导,教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如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节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拿着凸透镜看远处的树木和自己的手指,学生会发现所成像的大小、倒正实虚不同,引导学生猜想是什么引起凸透镜所成的像不同的呢?让学生观察思考,原来两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即物距不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改变物距,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后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初中物理的实验分为三类,一类是探究影响某个物理量大小的因素,这种实验我们都采用控制变量法,一类是数据分析类实验,这类实验要通过多组数据(至少三组)的分析最后总结出规律,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第三类实验是测量性实验,又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如长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间接的测量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对于每一类实验都有其实验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以便再次遇到相似实验时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和进行试验。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物理教材中除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以外,还设置了学生课后小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组织对物理实验有兴趣的学生成立课外小组,进行有关的实验研究以及小发明、小创作展览。这样不但可以引导这些学生增强科研意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较早地走上科研之路;还可以带动广大学生提高对物理学学科的认识,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五、放手学生,做好掌控
在实验课上,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自己动手进行试验,要不怕学生出错,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课上的一举一动,对于个别学生利用课堂上紧张而激烈的活动而浑水摸鱼搞小动作要及时制止,或者实验活动偏离实验目的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指导。
总之,实验探究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物理知识的一部分,教师要重视实验探究课,上好实验探究课。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召县皇路店镇鸭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