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泽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国策,语文课程落实这一国策的重要途径是古诗文教学。高中阶段,古诗文教学耗时最多,而困惑也最多,學的困境也正是教的困境。欲突破此困境,不能靠教学模式的模仿套用,而必须树立师古不泥古、融汇古今的教育理念,发扬汉语特色,走民族化道路。教育理念是一以贯之的道,教学模式则是千变万化的术。
此次研讨会上,吉林省教育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鹏伟先生做了题为《古代语文教育述要及其启示》的讲座。王教授的讲座亲和、温暖、慈悲、智慧,基于传统和母语学习特点,梳理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古诗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指明了突破困境的方向,展示了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具体路径,给与会教师带来非常深刻的启迪。
王鹏伟教授是东三省语文教研协作体的开创者、复兴者,是简约语文的倡导者,确立了东北语文“简约而厚重”的价值追求。王教授的讲座也带给我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一、传习经典,重新启蒙
能够流传至今的优秀文化,主要保留在三个方面,一在文字记载的经典作品中,二在人文胜迹里,三在今人的日常生活中。历经刀兵战火、老化天灾,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人文胜迹已少得可怜,大多经过了历代重建重修,在现代建筑的威逼挤兑下,失去了原来的风貌。遗存在当代民间生活里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为民俗家风、礼仪规范等,最具现世意义,但由于缺少自觉坚守的文化内核,已日渐失声失范。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我们的文化自信,破坏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比较来说,文字记载的经典作品最大程度地保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和精神,也是语文教师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首要载体。只要文化经典还在,能够读懂这些典籍的人还在,经典传习自然弦歌不辍,民族文化的血脉就不会断绝。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从哪些经典入手,弘扬优秀传统必须落在实处。不妨从蒙学经典学起,集中高效地掌握传统文化常识与典故,完成识字、属对、吟诗、作文等各项语文学习任务。如今,儿童需要富有民族特色的启蒙教育,高中生和成人也有必要亲炙我国古代蒙学精粹,借以获得重新启蒙。
二、求真探源,陶冶心性
语文教育就是通过言语实践、文化传承来培养人。古诗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要追求四真:一是为知识正名,语文学习首先要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获得母语真知;二是为文体正身,学什么像什么,培养规范的文体意识,研习传统章法结构,找好角度,深入体会,探求文章真义;三是去矫饰,探心源,诵读感悟,创意表达,贯通读写,抒发个体真情;四是喜读书,乐学问,崇实尚美,悟得人生真趣。失去这四真,学文言,习古诗就变得华而不实、玄虚难解。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恢复经典本义,融入时代新知。
我们应从古代语文教育中汲取智慧,坚守母语教育优良传统,不违常情,不害常理,修身立人,守正出新。具体来说,可从5个方面去践行。
1.读好书,阅世事。学习语文,多数学生是背教辅书,走转圈路。《语文课程标准》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是:“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传统文化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读通古人书,做好现代人。不求其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但求未来的青年知礼仪,懂规矩,明事理。
2.立真心,说人话。现状是学生的言语表达发心不诚,言不由衷。语文教学不能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吃激素,说大人话,说那些空话套话。道德文章不可分,面对古诗文经典名篇,我们要引导学生既习其文法,又明其人伦,修辞立其诚,为人立以真。
3.培兴趣,养性灵。“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培育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养成纯正恒久的趣味,长期熏习浸润,涵养性灵。要读出古诗文的语言形式之美,重视朗读和吟诵,近功利而超功利。
4.崇简约,尚自然。语文课堂教学要简化程序、精选内容,基于学生困惑,设计好主问题,处理好生成的问题;教态声音自然得体,不失本色个性。无论布衣华服,美在合身;一切方法手段,贵在适当。
5.强实践,厚积淀。经典阅读要放慢节奏,慢慢研习不间断,沉浸式体验和表达,才能有效积淀成语文素养。学习效率不能只看课容量的大小,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心灵在多长时间里、多大程度上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还是停滞,吸收了多少、转化了多少。读思悟写须深入,不能雨打沙滩点点坑。没有研读经典的慢,就没有博观泛览的快;没有日常教学的从容舒缓,就没有考场上的敏捷应对。
坚持文道统一,“文”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以文化人,改善人的心性和人际关系,移风易俗。经典作品是民族精神的宝藏,是先进文化的故乡。在语文课程中传习经典,要站稳语文的立场,诚如王鹏伟教授结合课例《寡人之于国也》所言:“孟子主张的王道和梁惠王的霸道不是语文,孟子如何游说梁惠王放弃霸道、实施王道,才是语文”。
文化的意义不在于大家异口同声地喊出了什么,而在于个人身心体验到了什么。传习经典,沿着自己的志向和趣味去体验践行,就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让文言在文化中复活,从经典中来,向生活中去,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以至全体国民的生活常识和生活常态,唤醒每个人的文化自觉,以自己的方式亲近经典,选择、倾听、独白、对话,在言与意的转换、诗与思的融通中陶冶心性,是语文教师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