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小提琴音乐的审美差异

2018-04-02 01:49胡元琛
艺术评鉴 2018年4期
关键词:审美美学

胡元琛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学及中西小提琴音乐的探究分析,详细阐述了中西小提琴音乐在音乐作品风格、音乐表现、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探究了中西小提琴音乐各自的特点及审美观念。

关键词:美学 中西小提琴音乐 审美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060-02

一、小提琴音乐发展简述

小提琴作为弓弦乐器由来已久,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拉万那斯特朗(类似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提琴类乐器在16世纪开始出现,在17世纪正式登上音乐舞台,为大众所瞩目。这时正处在音乐艺术的巴洛克时期,提琴类乐器在乐器形制上得到统一,人们公认克里莫纳的阿玛蒂家族使提琴类弓弦乐器定型,极大促进了乐器的发展。意大利作为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中心,占据了当时音乐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音乐有着绚丽的装饰和表现主义倾向,提琴类弓弦乐器形制的定型使得小提琴摆脱了仅仅是伴奏乐器的角色,其歌唱性得到充分发挥,演奏技术得以扩充,提琴类音乐得以迅猛发展,逐渐发展形成历史上第一个小提琴学派——意大利小提琴学派。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音乐作品风格华丽辉煌,演奏技巧高超多变,炫技演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意大利学派之后,又发展形成了法比学派、德奥学派以及近代的俄罗斯学派,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小提琴音乐。

小提琴在明末清初由大批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据可考证的史料记载,传教士南光国等人为南巡的康熙皇帝演奏西乐。但在当时也仅仅局限在传教士在宫廷中有限的音乐活动,也就是在巴洛克中后期,提琴类弓弦乐器已经传入中国,但并未发展开来。司徒梦岩是第一位真正使用小提琴演奏我国本土音乐作品,并在我国广泛传播、推广和发展小提琴的人,他留学欧洲学习了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制作方法,并将这些知识带回国内加以传播推广,为中国小提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20世纪30年代,以马思聪为代表的作曲家为小提琴量身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才使得中国小提琴发展初具规模。相较于西方小提琴音乐的发展,中国小提琴音乐尚显稚嫩,且由于中西方审美观念大相径庭,小提琴音乐这一听觉艺术也各不相同。中国推崇“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征服自然的竞争法则截然相反,许多西方音乐作品都含有音乐乐思与主题之间的竞争、对立与矛盾的冲突。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和谐与平衡,是因为中国作为大陆国家,普遍的农耕生活方式形成了农业文明,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秩序和状态,而“和”就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在中国哲学中,维持“和”体现在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即不偏不倚。不同于西方海洋文明搏击风浪,与大自然相抗衡的竞争思想,因此,中国音乐在一首乐曲中常常有一个或多个主题发展音乐,在共性中求变化,极少有强烈的对立与矛盾冲突。以我国代表性的小提琴经典作品《梁祝》为例,通过代表祝英台的小提琴与代表梁山伯的大提琴对答式音乐表现形式描绘了一段不向封建恶势力低头的凄美爱情故事。在《梁祝》整首作品中,只有“抗婚”一段有激烈对抗的音乐表现,独奏小提琴与乐队相互竞奏来推动音乐的发展,表达祝英台与封建恶势力的抗衡与斗争。而描绘自然、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音乐作品,其数量多于抗争性主题和纯粹对内心刻画的作品,如《丰收渔歌》《渔舟唱晚》等作品。抒情时讲究“发乎情,止于礼”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意境,反映出中国审美观点在农耕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追求和谐、讲究秩序以及“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

二、中、西小提琴音乐作品审美差异浅析

在审美中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和注重意境与神韵的表现等抽象方面的审美观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如中国山水画常用虚实法、空白法、顺延法去表现意境,而西方油画则注重色彩、线条、明暗等写实的、理性的审美观点,力求将事物描绘刻画到栩栩如生,分毫不差。中国音乐审美观也是重注重对音乐作品意境的追求和作者的个人品德与高盛情操的表达,追求“清、微、淡、远”的意韵美感,音乐作品多为标题音乐,如小提琴音乐的《庆丰收》《瑞丽江边》《春节序曲》等,给抽象的音乐作品冠以提示性的标题,对音乐内涵加以具体含义。而西方音乐严格按照诸多音乐要素如音乐动机、乐句、旋律、和声、织体等去发展音乐作品。西方音乐作品大多直奔主题,如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全曲由三个乐章所组成,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热情的快板。在乐队柔和的旋律衬托下,独奏小提琴在第二小节开门见山地引出了主部主题的陈述,抒情的旋律热情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

而中国音乐的重要主题一般在一段引子之后或乐句、乐段的末尾才会出现,如:中国小提琴作品《渔舟唱晚》,在一段优美抒情的引子旋律之后,作品主题宛如打渔结束,缓缓归来的渔船一般在第10小节出现。

演奏这一段引子时,弓子应当尽量拉长,使乐句得以充分表现余韵美,揉弦频率应当先急后缓,在听觉上追求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由于中国音乐在结构上比较自由,没有西方音乐作品严格地搭建了太多框架,给演奏者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和进行二度创作的空间,而听众在聆听音乐时也有很大的空间去对音乐作品加以感悟和想象。

不同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西音乐不同的的表达方式。中国人由于农耕文化的影响形成横向思维方式,整体擅长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事物整体的感性思维,西方人受海洋文化的影响,注重知识性以及对具体事物内在关系及原理的深刻把握,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方式。中国音乐审美观追求旋律线的美感,体现了中国音乐审美观偏重横向思维的特点,与西方音乐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着重以丰富的音乐织体及和声,加以炫丽的演奏技巧去表达音乐作品的审美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西方小提琴音乐作品中常常会有级进的和弦部分来发展音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从第97小节开始是一段渐强的、由三度音程构成的三连音,通过一连串级进的和弦三连音进行来表达音乐作品中激烈、有力的情绪,由于這一段的三连音是半音级进上行,所以音准不好掌握。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将双音拆分开来进行分解双音练习,掌握音准之后再按双音进行练习。演奏时音的时值要准确,从容地演奏第二拍的双音三连音,使乐曲听上去不是那么急促,旋律优美而流畅。这一段还容易因手臂僵硬而出现换弦问题,采用动作幅度较小的手腕换弦就可以避免。相反中国音乐作品常以旋律来进行音乐表达,如《渔舟唱晚》中同样是热闹激烈的音乐情绪的表达,作曲家就采用旋律线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一段通过加快旋律节奏来对渔船满载而归的热闹气氛进行表达,在演奏时,弓段不宜太长,弓速应当快一些,每一乐句换弓要干脆利落,强弱层次要分明。

三、结语

从这些举例中可以看出中西方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诸多不同之处,从音乐作曲、音乐表达及审美追求等方面体现了中西小提琴音乐的审美差异。只有这样明确了中西小提琴隐约之间的审美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个时代不同风格的中外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演奏中得以正确表达这些内涵以及中外小提琴音乐作品的风格特色,而不仅仅是用小提琴演奏出音高、节拍正确的乐音,要在演奏中加以符合作品内涵及音乐风格的审美表达。在明确和树立正确的中国音乐审美观后,要与西方音乐审美观区别开来,才能使得我国音乐作品在吸收西方音乐元素的同时,保持我国传统优秀的音乐风格特点,更好地在演奏小提琴音乐作品中体现出中西小提琴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和审美意趣,促进我国小提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杰·克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克.西方音乐史[M].余志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郭路遥.中西方音乐艺术交流的典范——小提琴协奏曲《梁祝》[J].当代音乐,2016,(20):82-84.

[3]丁芷诺.丁芷诺小提琴教学精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审美美学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纯白美学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